-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五馬路:從外灘到跑馬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130913
- 條形碼:9787567130913 ; 978-7-5671-309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五馬路:從外灘到跑馬廳 本書特色
19世紀60年代美國紐約曼哈頓的第五大道形成初期,它的建設者就相信這里*終會成為世界商業的中心。現代城市發展的起飛跑道一旦建成,一切就容不得人們停下來思考。在歷史發展的后150 年,全世界的目光果然聚焦在那里。是它,讓紐約 成為美國的紐約;是它,更讓紐約成為世界的紐約。 同一時期,我們將目光轉向東方,在西人稱之遠東的中國上海也誕生了一條馬路——五馬路,它以非同小可地承載著當時城市的夢想。早期,在五馬路側旁,人們先是開設了茶樓,它高臺建構—— 一個非常傳統的城市標志,由此,城市擁有非凡的新視界。在它 的召喚下,一些多數屬于娛樂領域而非商業經濟領域的項目被引 2 入,成為近代城市娛樂文化的開端。李鴻章,王韜,康有為,孫中 山,蔡元培,黃炎培,于右任,陳獨秀,蘇曼殊,蔣介石,胡適,等 等,中國近現代史上的標志性人物,大都在五馬路這個文化舞臺 上亮相,留下了深厚的歷史足印。這個西人排列的五馬路,今天 成了人們了解上海、研究近代上海文化流變的驛站,有著豐富的 文化內涵。
五馬路:從外灘到跑馬廳 內容簡介
談及上海的近代歷史文化, 怎么也繞不過五馬路, 它的茶園、戲院、飲食、書肆、古玩、人物, 都值得細細研究, 是一段濃縮上海近代的辟路開道、建筑更新、制度建設的歷史。本書鉤沉探微, 在盡可能地收集歷史片段的基礎上, 以*平實的語言, 真實地記錄下這條馬路上曾經發生的故事, 使其**次以整體、主角的形態, 呈現在讀者面前。
五馬路:從外灘到跑馬廳 目錄
五馬路:從外灘到跑馬廳 作者簡介
張曉棟,上海史研究專家。曾任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編輯室主任、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編輯室主任,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副編審。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