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zhàn)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yè)與企業(yè)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擴域詞的增熵功能:基于信息論的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226114
- 條形碼:9787564226114 ; 978-7-5642-261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擴域詞的增熵功能:基于信息論的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緒論 ; 理論綜述 ; 擴域詞的增熵功能 ; 擴域詞增熵功能的檢測 ; 擴域詞在問句中的含義 ; 英語擴域詞的用法六章, 其主要內容包括: 關鍵問題 ; 擴域詞的類型 ; 擴域詞的語義 ; 擴域詞在問句中的用法等。
擴域詞的增熵功能:基于信息論的研究 目錄
**章 緒論
1.1 關鍵問題
1.2 擴域詞的類型
1.3 擴域詞的語義
1.3.1 “到底”的義項和用法
1.3.2 “究竟”的義項和用法
1.3.3 “端”的義項和用法
1.3.4 “端的”的義項和用法
1.4 擴域詞在問句中的用法
1.4.1 表達困惑
1.4.2 表示責備
1.4.3 加強反問語氣
1.4.4 追問期待的答案
1.4.5 追問*終決定和結局
1.4.6 表示答案很難得
1.5 基本觀點
第二章 理論綜述
2.1 擴域詞的意義研究
2.1.1 深究/追究說
2.1.2 追究真相說
2.1.3 追究結果說
2.2 擴域詞的功能研究
2.2.1 加強語氣說
2.2.2 追問到底說
2.2.3 除阻說
2.3 小結
第三章 擴域詞的增熵功能
3.1 擴域詞在問句中的疑惑義與含義
3.2 疑惑者
3.2.1 問話人
3.2.2 問話人和聽話人
3.2.3 認知者
3.2.4 聽話人或讀者
3.3 問句的研究
3.3.1 問句的句法學研究
3.3.2 問句的語義學研究
3.3.3 問句的語用學研究
3.4 疑問語氣的強化
3.5 強化疑問語氣的詞語
3.5.1 表真詞
3.5.2 詛咒語
3.5.3 極量詞
3.5.4 任選詞
3.5.5 范圍詞
3.6 增熵功能
3.6.1 擴域詞與疑惑度的關聯(lián)
3.6.2 信息與不確定性的關系
3.6.3 自信息
3.6.4 信息熵
3.6.5 問句的信息熵
3.6.6 問句的*大信息熵
3.6.7 擴域詞增加問句答案的不確定度
……
第四章 擴域詞增熵功能的檢測
第五章 擴域詞在問句中的含義
第六章 英語擴域詞的用法
擴域詞的增熵功能:基于信息論的研究 節(jié)選
《擴域詞的增熵功能:基于信息論的研究》: 3.1 擴域詞在問句中的疑惑義與含義 “端”“端的”“到底”“究竟”等從語義上看本身就具有“*終”“完結”的意義。 1.端、端的 “端”字意為事物的一頭或一方面,如“發(fā)端”“首端”“末端”“頂端”“兩端”,又進一步引申為“開端”“事端”“爭端”。《說文》:“耑,物初生之題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段玉裁注:“(端)用為發(fā)耑、耑緒字者,假借也。”“端”不過是“耑”的通假字而已。根據(jù)《古代漢語虛詞詞典》,“端”在六朝產生了“究竟”“到底”的意義,用于問句,表達疑惑語氣。 (1)容華坐消歇,端為誰辛苦?(《文選·鮑照·行藥至城東橋》) (2)四海旱多霖雨少,此中端有臥龍無?(《王文公文集·龍泉寺石井》) (3)余年端有幾?風月且婆娑。(《劍南詩稿·幽事》) (4)向來諸老端何似?未必千年便不如?(《誠齋集·夜坐》) “的”意為射箭的目標。“端的”是由同義副詞“端”和“的”復合而成(《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在問句中表示“究竟”的意思,表示疑惑的意義。 (5)端的為誰成病也?(《全宋詞·成德·浪淘沙》) (6)你下去許多時才出來,端的是甚妖邪?(《西游記》第四十三回》) (7)再煩劉兄休辭生受,連夜去北京路上,探聽起程的日期,端的從那條路上來?(《水滸傳》第十五回)) (8)后面帶著這個好漢,端的是誰,正是:相撲叢中人盡伏,拽拳飛腳如刀毒。劣性發(fā)時似山倒,焦挺從來沒面目。(《水滸傳》第六十六回) (9)西門慶道:“端的是誰拿了,由他慢慢兒尋罷。”(《金瓶梅》第四十三回) (10)月娘道:“剛才他每告我說,他房里不見了金鐲子,端的不知是那里的?”(《金瓶梅》第四十三回) 2.到底 “到底”是動賓式,字面的意義是“到底部”,有“*終”的意思。“到底”表示洞穴的底部,路徑的終點,空間的*邊緣。這是穴居的殘留,表示人在洞穴的深處。《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對“到底”的解釋是“表示追究”。我們認為把“到底”解釋為追問到底是望文生義的解釋。與其把“到底”等詞語解釋為追問到底還不如把它們解釋為追查到底,即細查、詳查、徹查或者深究,因為許多語境不顯現(xiàn)追問的行為。擴域義是“到底”的基本語義。“到底”在問句中表示徹底、全面、仔細的追查、了解、思考和回憶等行為和心理。它含有隱喻和借代映射。擴域詞依賴于“具體的是抽象的”母喻,不是指代具體事物的盡頭、末尾,而是利用了旅程的意象,以涉人深度和旅程的距離比喻抽象范圍的廣度、時間的跨度、探索和思考的深度。同時,又以空間的邊緣借代疑惑語氣,以搜索答案的范圍的廣度借代產生搜索行為的原因,以進行到底的行為借代對答案的不解,所以“到底”以空間的廣度和距離的長度暗示人們的困惑度。講話人用擴大追查范圍和思考深度表達認知者很難明白問題的答案。 ……
擴域詞的增熵功能:基于信息論的研究 作者簡介
蔣勇(1966年8月10日一),男,四川省南充市人,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教研室主仟,英語語言文學博士。現(xiàn)主要從事英語、漢語的教學工作和語言學的研究工作。講授現(xiàn)代漢語、語用學、歐美語言學史、西方語言學、語言學專業(yè)英語、認知語言學、當代中國流行文化。研究領域包括普通語言學、認知語言學、語用學、修辭學、信息與博弈,現(xiàn)存正研究極性詞語、梯級思維、虛擬思維。獨立主持四項課題:201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負極詞的空間映射研究”(1 2BYYl 20),201 2年教育部人文襯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一般項目“詞語極性特征的信息論研究”(1 2YJA40031),20000年上海市社科青年課題“借代原理與言語交際”(KBH31 52505),復目大學2008年“金穗”項目“漢語極性詞語研究”。曾在語言學權威期刊《外語教學與研究》及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60多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