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歡喜冤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498923
- 條形碼:9787503498923 ; 978-7-5034-989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歡喜冤家 本書特色
《歡喜冤家》是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張恨水卷之一,是張恨水創作高峰期著名作品。展現當紅女伶追求真愛卻抽身不得的可悲命運。她敢恨敢愛,賢惠勤勞;他勤奮謙卑,大度寬容,郎情妾意,你儂我儂,雙方家庭卻各有矛盾、無法容身,一場悲歡離合的家庭倫理大戲,就此上演……
歡喜冤家 內容簡介
《歡喜冤家/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張恨水卷》講述了當紅女伶白桂英厭倦了逢場作戲的賣藝生活,不顧母親家人反對,毅然離開舞臺。郁悶中桂英結識小公務員王玉和,頂著母親壓力與之結合,從此舉案齊眉。玉和不幸丟了差事謀不到出路,帶桂英回了鄉下老家。盡管夫妻二人小心謹慎,卻仍被王家兄嫂挑剔,夫婦倆只得帶著新生女兒回到北平,暫住自家。白母鄙薄嫌棄之意形于言表,令玉和委屈苦惱。生計逼迫下桂英決定重新登臺,卻導致夫妻誤會,終令玉和無法忍受,離家出走,令桂英悲痛欲絕……
歡喜冤家 目錄
自序
**回 甘苦不同歌聲到煞尾 甜酸莫辨倩影記從頭
第二回 一念虛榮停歌投大吏 十分誠意拱手送情人
第三回 投刺怯嚴威緣慳一面 贈儀消宿約報止千金
第四回 心事重歸來匆匆送客 風光問嫁后郁郁思人
第五回 不語只溫存少年可愛 試歌轉凄楚怨女興悲
第六回 兩地纏綿旁人暗結網 半生倜儻知己故談狐
第七回 為悅己容頻來露心跡 解美人意隔座受衣香
第八回 座有解人定情在杯酒 目無余子立誓做花鈴
第九回 漸起疑團情書漏消息 忽生急病妙計定風波
第十回 好語珠圓媒妁翻靈舌 寸心麻亂晨昏計聘錢
第十一回 解悶時都忘纏綿無限 棄官言不得啼笑皆非
第十二回 閨夢逐征車還憐小別 農家苦夏日轉異遠來
第十三回 掘地取藏銀艱難贈弟 登門獻重幣揮霍為卿
第十四回 冷熱只因財留餐沽酒 聰明還弄舌餞別放歌
第十五回 如愿以償千金博此夕 見機而作一曲話當年
第十六回 伉儷情深解鈴原有術 逢迎道苦托缽竟無門
第十七回 一代鶯花消磨七件事 滿城風雨高臥二分愁
第十八回 頻道不如歸形成槁木 可憐無所好目送飛鴻
第十九回 離膝去依依枯榮莫卜 回鄉愁戚戚甘苦難同
第二十回 舉目盡非親且餐粗糲 捧心原是病頻夢家山
第二十一回 革面卻繁華衣衫盡換 健身安貧賤井臼同操
第二十二回 奇貨可居雙身釋重負 百喙莫辯千里報讕言
第二十三回 無限傷心偎爐度長夜 不堪同首含淚看新春
第二十四回生女不留人川資暗贈 求官還作客京市空來
第二十五回 鎩羽空回托足嗟無地 埋名可隱傷心愧有家
第二十六回 一飯艱難王郎原自愧 十年薄幸馮婦競重來
第二十七回 喜怒總無因心藏隱痛 聲容渾不似弦托悲音
第二十八回 情敵難忘借杯澆塊壘 醉鄉堪老酣睡是生涯
第二十九回 宴客避良人強為歡笑 開門迎傖父故作癡聾
第三十回 歸去已柔腸何曾奮斗 別來空忍淚終冒嫌疑
第三十一回 言所難宣癲狂半夕醉 勢在必走決絕一封書
第三十二回 垂淚尚登場悲歌欲絕 傷心難撒手忍辱空還
歡喜冤家 節選
《歡喜冤家/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張恨水卷》: **回 甘苦不同歌聲到煞尾 甜酸莫辨倩影記從頭 這書開場的所在,乃是一個舊式戲館的后臺,臺上正唱著戲,后臺的戲子在鑼鼓聲中紛紛地扮戲,雜亂極了。這是北京的唯一的坤伶班子,后臺除了管事和梳頭跟包的人而外,也全是女子。 一個扮楊貴妃的角色,穿了宮裝,戴了鳳冠,站在上場門后邊,手上夾了一支煙卷在抽著。她面前站了兩個扮太監、六個扮宮女的配角,簇擁著一團。一個扮高力士的丑角,將手上的云拂在宮女頭上舉了起來,大聲喊道:“小劉,小劉,跟我買的麻花燒餅呢?我這就上場了,吃不吃呢?”管事的田寶三搶上前來道:“別亂!要打上了。嘿!楊老板,您馬后點兒,程老板還沒有來。”說著,他向那個扮楊貴妃的說話。她噴著煙道:“我怎么馬后呢?多唱一段四平調嗎?哪個師傅教的《醉酒》是那樣子唱法?”田寶三道:“請佟老板多說幾句廢話……”扮高力士的冷笑道:“得!到了我們這兒就是廢話了。”田寶三道:“佟老板,您別盡挑眼……楊老板你叫板。”那個扮楊貴妃的搶上一步抓住門簾子,正待說話,又向后一退。扮高力士道:“這是怎么回事?高力士沒上,娘娘就叫板了。打上了,老周,咱們上吧。”門簾一掀,兩個太監上場去了。 田寶三見楊貴妃瞪了一雙眼睛,便向前對她拱了拱手道:“對不住,今天我真急,有點兒亂。您瞧就剩《醉酒》了。這新人的家庭,全沒有扮,來得及嗎?”楊老板道:“我楊桂芬不伺候大角兒,你不會預備墊個戲,讓我們瞎抓干什么?剛才我是沒嚷出來,嚷出來了,臺底下準是個滿堂彩的倒好。唱這多年戲,連一出《醉酒》都唱不過來,這不成笑話了嗎?別人有了主兒,我們還得靠唱戲吃飯啦!”她說到這里,早聽到戲臺上,太監已經說著“遠遠望見娘娘來了”,只好搶上前一步,抓著門簾,叫了一聲“擺駕”,將手指上夾的煙卷頭向地上一擲,退后讓宮女們上場,接著也就出臺了。 田寶三回轉身,站在后臺當中,兩手一揚道:“就剩今天一天了,大家都不給我一個面子,打電話,派人找,什么都辦到了,還是頭齊腳不齊,這叫我怎么辦?沒法子,墊個化緣吧。”他口里說著話,人在后臺亂跑,抓了幾個女孩子,將她們拖到一處,亂指點著道:“你扮和尚,你扮老道,你扮相公,你扮院子,去!”說著,用手將這四個小角兒一推。這四個小角兒看了他一眼,不敢說什么,各自扮戲去了。田寶三在后臺跳著腳道:“戲也墊了,再要不來,我可沒法子。”說時,在身上又掏出小表來看了看,搖著頭道:“我真不懂這名角兒是什么心眼兒,到了這個節骨眼兒了,還要給我們為難,我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他媽……” 忽然好幾個嚷了起來道:“程老板來了!”果然有四個花枝招展的女子笑嘻嘻地走進來了。**個就是叫程老板的程秋云,緊跟了她后面的叫白桂英,是這班子里的兩個臺柱。*后面一個叫于秀寶,一個叫金小樓,也都是重要的配角。田寶三搶上前,迎著程秋云笑道:“四位在哪兒來?我們哪里沒有找到,真急了。我除了招呼她們馬后點兒外,又墊了個戲。”程秋云臉上紅紅的,笑道:“我們有個飯局,你忙什么?到了上場的時候,我自然會來。今天是臨別紀念,你瞧,又賣個十成座不是?我憑著這些聽戲的面子,也不能誤卯。不用墊戲,我們說扮就扮。田大爺,你得明白,今天我可是盡義務來的,你可得委屈點兒。”田寶三笑道:“得啦,程老板,你扮戲去吧。” 程秋云走了,白桂英站著,手上拿了條花綢手絹當了扇子,在臉上拂了幾拂,笑道:“今天天氣真熱得很!”田寶三看她臉上時,酒暈紅到耳朵邊來,身上穿了印花粉紅緞子夾袍,越發烘托得艷色凌人。她拿著手絹的那只手,光了大半截手胳臂在外,戴了一只玉鐲子,越顯得手臂溜圓。她前額的劉海發梳得很長,幾乎可以要罩到睫毛上那雙滴溜溜靈活的眼睛,只管看了人活轉。田寶三笑道:“程老板因為要出閣了,所以那樣高興。白老板今天也是這樣高興,又是什么喜事呢?”白桂英依然將手絹在臉邊拂著,微笑道:“自己心里痛快了,就高興;不痛快了,就不高興,要有什么事情才高興嗎?”田寶三碰了這樣一個釘子,倒沒有什么話好說,只得點著頭道:“到了時候了,你去扮戲吧。”白桂英笑道:“忙什么,我在半中間才上場呢。誰有煙?送我一根抽抽。”田寶三連忙在身上掏出煙盒子來,笑道:“我的煙不大好,白老板抽不抽?”白桂英笑道:“只要有煙過癮,我倒不論好壞。你若真有心請我,不會去買一包煙來請我?”田寶三笑道:“這算什么?你先抽這一根。”說著,將那根煙卷遞了過去。白桂英將煙卷銜在嘴里,將兩個手指頭夾了兩夾,笑道:“送煙來怎么不送火來?”田寶三答應了一聲“是”,連忙找了一盒火柴來,擦了一根,彎著腰將她的煙卷點著。她噴出一口煙來,道了一聲“勞駕”,高跟皮鞋走得如風擺楊柳一般,到她的特別化裝室去了。 原來這個戲館子,叫三喜茶園,是個純粹的舊館子,后臺的糟亂簡直不可言語來形容。后來伶人思想進化,在這里唱戲的臺柱有些不滿意于后臺的秩序。因之就另辟兩個特別化裝室,留給臺柱扮戲。這兩間屋子,便是程白二人各占了一間。 白桂英走進了她自己的屋子,跟包的早是拿出了衣服,坐在那里等著扮戲。白桂英洗過了臉,抹了胭脂粉,見壁上只掛了兩件旗袍,便問道:“老李,有的是行頭,干嗎不給我多拿幾件來?”老李道:“往日唱新人的家庭,都是這兩件。”白桂英道:“干嗎和往日打比,今天不是臨別紀念嗎?”這句話說完,有人在門外答道:“程老板是臨別紀念,怎么白老板也是臨別紀念呢?”田寶三手上拿了一盒煙,笑嘻嘻地走進來了。白桂英笑道:“這竹杠算我敲著了,真送我一包煙卷?”田寶三道:“真個的,白老板不打算干了嗎?你要一不干,我們這班子就散了。我們這班子,不比別家,全是靠本戲叫座。程老板走了,你又走了,哪里找這兩個人抵缺去?”白桂英打開煙盒子,又取了一根煙卷抽著,笑道:“那活該了。我能為了這個班子唱一輩子嗎?我今年二十五歲了,再過幾年,我成了老太婆,唱戲不吃香,嫁人也不吃香,我怎么辦呢?”田寶三笑道:“這樣子說,我們也要喝白老板一杯子喜酒了。姑爺是誰?”白桂英道:“什么姑爺呀?我找汪督辦去。我到了那里,他要我不要我,我還不知道呢。”田寶三道:“大家都要去,我也沒法。這是小姐們的終身大事,誰敢多說一句話呀?”白桂英道:“坤伶有的是,你們不會再去找兩個人?本戲也沒什么難,多說兩回就行了。”程秋云這時匆匆地走來了,嚷道:“你們說話有完沒完?該上場了。”白桂英這才換了衣服,站到上場門去等候。 ……
歡喜冤家 作者簡介
張恨水(1895-1967),現代著名報人及作家。原名張心遠,祖籍安徽潛山,生于江西。一生致力于通俗文學寫作,成就卓著,創作了《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紙醉金迷》《夜深沉》《巴山夜雨》等中長篇小說一百多部,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他不僅是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的多產作家,而且是暢銷書作家,有“章回小說大師”“中國大仲馬”“民國第1寫手”等美譽。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