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天明寨 本書特色
《天明寨》是一部長篇小說,是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張恨水卷之一。講述的是清朝年間天平天國的暴行,清朝官員的腐敗,以及普通百姓聯合起來保衛自己的利益和家園。張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說,下啟通俗小說,雅俗共賞,“現代性”強,能夠與時俱進,同時他對章回小說進行了革新,促進了新文學與通俗文學的交融。
天明寨 內容簡介
《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張恨水卷:天明寨》發生在清咸豐二年的一個冬天,太平天國軍打到安徽潛山縣的一個鄉村,一路上毫無阻攔,地方官忙著斂財逃跑、抽大煙,而以李鳳池為首的鄉紳站出來保衛自己的家鄉,將老幼婦都轉入天明寨內,男丁踞險要地方把守,*終在“長毛軍”的圍困下被迫投降。文中揭露了天平天國軍隊等級分明、殺人如麻的現實,同時也反映了清朝腐敗昏庸的官場情況,平民在官府和戰亂的雙重夾擊中,只能自己拿起武器保衛自己的利益。
天明寨 目錄
**章 兩個壯士跳躍而出
第二章 辦糧臺紳士家里會議
第三章 如此為地方服務
第四章 多事人先吃官司
第五章 見官不能伸冤,求人還須受屈
第六章 燃炮掛紅登門謝罪
第七章 日暮途窮救命無錢
第八章 送銀子進去與送客出來
第九章 腐儒告奮勇又種禍根
第十章 舅老爺的手法
第十一章 長毛先聲奪人
第十二章 村紳開議辦鄉防
第十三章 百忙中燈下看新娘
第十四章 頗覺愉快的一個早晨
第十五章 岳家見逼仇家更見逼
第十六章 慌亂中之鎮定者
第十七章 杜門謝客閉門待客
第十八章 痛快的報復
第十九章 俘虜著一個天兵
第二十章 大戰的前夜
第二十一章 未交鋒先失利
第二十二章 望田園兮腸斷
第二十三章 夜襲
第二十四章 開始捉妖
第二十五章 如此收買人心
第二十六章 引敵入境騎虎莫下
第二十七章 示威之一幕
第二十八章 父子分別利用
第二十九章 集眾圍山
第三十章 抵抗
第三十一章 敵與友
第三十二章 合圍以后
第三十三章 先生之死志決矣
第三十四章 夜營中翁婿見面
第三十五章 將計就計
第三十六章 寇深矣
第三十七章 鞠躬盡瘁
第_一十八章 石達開來了
第三十九章 太平軍安民
第四十章 和平了結好自為之
天明寨 節選
《天明寨/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張恨水卷》: **章 兩個壯士跳躍而出 在清咸豐二年一個冬天里,漢族人亡國已經有二百年了。經過了這樣久的時候,人民拖著辮子剃了青光的半邊頭皮,以為是當然,并不知道這是有違原來面目的。 安徽潛山縣一個鄉村人家,立著黃磚墻的堂屋,太陽由天井里斜照到堂屋正中地皮上來。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手捧了一只竹編的小籃,坐在太陽地里。一個鄉下剃頭匠左手抱住他的頭,右手夾了雪亮的剃刀,正在他頭皮上瑟瑟地削著頭發。靠左一個長了五寸長胡子的莊稼人,擁了一件翻白色的藍布棉襖,兩手捧了個泥火爐子,坐在房門門檻上。老人閑望著剃頭匠道:“剃了這屆頭,你大概要到過年的時候再來了。”剃頭匠笑道:“三老爹,你說怪不怪?我們這碗飯吃不長了,吃一天是一天了。”三老爹道:“李二,你要到哪里去發財?明年開春上江南摘茶葉去嗎?”李二笑道:“發財?都要逃命了,你老人家沒有聽見說嗎?長毛造反,殺到了湖北了。”那個被剃頭的漢子也道:“是的,聽說長毛很厲害,帶有天兵天將下凡,殺死官兵不少。聽說他們多養著頭發像道人一樣的,所以叫長毛。”李二笑道:“所以我說,他們來了,我就沒有飯吃了。三老爹,你肚子里的鼓詞兒多。我問問你,據傳說在明朝的時候,大家都不剃頭的,是有這話嗎?” 三老爹聽說,引起了滿肚皮的歷史,很是高興,一手按住了泥火爐,一手連連摸了幾下胡子,點點頭道:“是的,在明朝我們是不剃頭的。不但是明朝,由明朝往上一數,哪朝也不剃頭。”李二道:“為什么到了大清手上,就剃起頭來了呢?”三老爹談話談到這里,將兩只老眼圓圓地瞪著,向李二低聲道:“難道你不知道現在是韃子坐天下呀。”李二道:“倒是聽見說,怎么叫韃子呢?是紅毛國的人嗎?”他口里說著,心里是有了很大的疑問,那其薄如毫毛的剃刀很不經意直下去了一點,就在那漢子頭皮上割了一條口子。紅光一線,擱在頂心,提起刀來,他啊了一聲。 那漢子叫起來道:“你這是怎么了?割了我一條口子了吧?”李二笑道:“不要緊,見紅,你運氣上了頭,應發財了。”那漢子哼了一聲,沒有說話,等他將頭剃完了,立刻伸手到頭皮上去摸了兩把,指著李二道:“你這種手藝,就是長毛不來,也沒有飯吃了。”他說這話時,已經是很生氣,自然是聲音也未免大一點,就是大門外也有人聽見。隨著這聲音,進來兩個人,一個是四十上下的莊稼人,挑了一副空籮擔。一個是三十來歲的人,身上穿了黑布袍子,外套紅呢背心,頭上披著風帽,手上卻提了個燈籠。 三老爹看到,便迎上前笑道:“儲丙元二哥來了,大概很忙啊!這時候出來就帶了燈籠,不夜深不回去了。”他且不理三老爹的話,將風帽取了,露出頭上的紅頂瓜皮帽,取下風帽的時候,摔了兩摔,表示他生氣,問道:“剛才哪位大聲叫長毛?”李二指著那漢子道:“是王得發老四說的。”儲二哥問他道:“得發,你不知道這話是要腦袋瓜子的事嗎?你怎么亂說呢?我不是這里的地保我不管這閑事。你們要知道,這幾天縣里風聲緊得很,已經貼了告示,造謠生事者斬。你在哪里知道長毛會來?” 這堂屋里被這位地保用言語一質問,大家都慌了,互相紅著臉,對望著。儲丙元道:“不瞞三位說,今天上午縣差下了鄉,忽然說是老爺要點卯。點卯向來是正月里的事,為什么在這樣年終歲畢點起卯來呢?我想說不定和那張告示有關,只好連夜上縣。”三老爹道:“原來有這種情形了,怪不得這幾天四鄉紛紛地說著反了反了。我以為又是染坊里壞了染缸,故意造下這種謠言。這樣看起來,倒是真事。二哥,你坐一會兒,燒茶你喝。” 儲丙元對那挑擔子的壯漢道:“坐坐吧,我也要見見李鳳老才走呢。他老爹是個世故深的人,謠言到底是怎樣一回事?”那挑擔壯漢只說“是的,是的”,好像認為這辦法是*妥不過。剃了頭的王得發,深悔自己說錯了話,趕快將靠墻的一張桌子拖出來,在墻上取下了稻草把,將桌上堆積著有幾分厚的灰塵擦抹了一陣,口里喊著道:“哪兒去了?甲長來了,快燒茶喝。”他說話的時候,是昂頭向著對內室的門,無疑地,這是在叫他的老婆做事。果然地,屋里有女人答應著,說是“曉得”。那位王三老爹也就把插在褲帶子上的旱煙袋和衣袋里香橡皮做的煙盒子一塊兒取出來敬客。 這位剃頭匠李二,外號十八張嘴,是個*喜歡說話的人,這幾天聽到了許多謠言,本來就忍不住要說,現在地保當面說起縣里風聲很緊,這謠言不能完全是假的了,若是不問,心里實在難受,可是照實地問了,又怕碰地保的釘子。他兩手抱在胸前,站在太陽光里曬著,懸起一只腳來顛顫著,做個很悠閑的樣子,望了天道:“太太平平地過日子多好,一個人為什么給頭過不去,要造反?”三老爹陪地保坐著呢,口里銜了旱煙袋,噴出兩口煙來,笑道:“你們這年輕的小伙子知道什么?俗言道的有,大年三十夜殺家韃子。從前朱洪武就是這樣干起來的。”說到這里,將聲音縮小得一點子大,朝著儲丙元道:“聽說長毛頭子也姓洪,說是朱洪武的后代。”儲丙元笑道:“三老爹,你這叫海話了,朱洪武的后代怎么姓洪?” ……
天明寨 作者簡介
張恨水(1895-1967),現代著名報人及作家。原名張心遠,祖籍安徽潛山,生于江西。一生致力于通俗文學寫作,成就卓著,創作了《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紙醉金迷》《夜深沉》《巴山夜雨》等中長篇小說一百多部,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他不僅是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的多產作家,而且是暢銷書作家,有“章回小說大師”“中國大仲馬”“民國第1寫手”等美譽。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