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領導干部談政治忠誠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637609
- 條形碼:9787516637609 ; 978-7-5166-3760-9
- 裝幀:藝術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與領導干部談政治忠誠 本書特色
忠誠是黨員干部的黨性原則和政治品質,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政治基礎,是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政治保證。新時代,信仰執著,服從大局,立場堅定,對黨、對人民、對國家“獻至誠”,應該是黨員干部在政治忠誠上達到的*境界。黨員干部如何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呢?本書作者從政治忠誠的重要性談起,深刻闡述新時期黨員干部政治忠誠的具體要求、踐行政治忠誠的路徑與方法、如何進一步錘煉政治忠誠品質,助力領導干部錘煉忠誠品格,樹立忠誠形象,砥礪忠誠之行,切實提升政治素養。書中案例豐富,還引用了一些古代典故、歷史事件等,可讀性強,可作為黨員干部的政治教育讀本。
與領導干部談政治忠誠 內容簡介
1. 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暢銷書作者劉玉瑛*力作。
2. 深刻闡述政治忠誠的重要性、政治忠誠的具體要求、踐行政治忠誠的路徑與方法。
3. 領導干部踐行政治忠誠、提升政治素養**讀本。
與領導干部談政治忠誠 目錄
前 言 ………………………………………………………………………1
**章 忠誠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1
一、傳統道德首要的道德規范……………………………………………3
(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3
(二)天下至德,莫大于忠………………………………………………4
二、為人做官的基本原則…………………………………………………4
(一)做人不可背棄的原則………………………………………………5
(二)做官不可缺少的素質………………………………………………5
(三)*珍貴的財寶是忠信………………………………………………6
三、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7
(一)忠誠文化涵養了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7
(二)忠誠文化激發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量……………………………9
(三)忠誠文化孕育了中華民族的政治品格……………………………10
第二章 政治忠誠是共產黨人的基本政治倫理…………………………13
一、政治忠誠是檢驗共產黨人是否履行義務的重要標準………………15
(一)對黨忠誠老實是黨對黨員的始終如一要求………………………15
(二)對黨忠誠老實是黨員對政治責任的莊重承諾……………………17
二、政治忠誠是檢驗共產黨人黨性原則強弱的重要尺度………………19
(一)政治忠誠是共產黨人重要的黨性原則……………………………19
(二)保持政治忠誠是堅持黨性原則的表現……………………………20
三、政治忠誠是檢驗共產黨人核心價值信仰的重要準繩………………21
(一)政治忠誠的落腳點是踐行黨的核心價值…………………………22
(二)踐行黨的核心價值是政治忠誠的具體體現………………………24
第三章 政治忠誠是黨員干部首要的政治品質…………………………29
一、政治忠誠,才能擔當歷史使命………………………………………31
(一)肩負對民族的責任,實現偉大夢想………………………………31
(二)肩負對人民的責任,推進偉大事業………………………………34
(三)肩負對黨的責任,建設偉大工程…………………………………38
二、政治忠誠,才能踐行黨的宗旨………………………………………43
(一)保持政治忠誠,才能牢固樹立宗旨意識…………………………43
(二)保持政治忠誠,才能不斷提高服務本領…………………………45
(三)保持政治忠誠,才能真正為群眾干實事…………………………49
三、政治忠誠,才能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54
(一)保持政治忠誠,才能做到“三個代表”…………………………54
(二)保持政治忠誠,才能做到純正清白………………………………59
(三)保持政治忠誠,才能始終表里如一………………………………61
第四章 新的歷史時期強調政治忠誠的重要性…………………………67
一、政治忠誠是應對國內外復雜環境變化的客觀要求…………………69
(一)政治忠誠是應對嚴峻執政考驗的迫切要求………………………69
(二)政治忠誠是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內在要求………………………70
(三)政治忠誠關系新時期黨的形象和人心向背………………………72
二、政治忠誠是破解黨的建設所面臨問題的迫切要求…………………74
(一)政治忠誠是保持黨的事業發展的根本要求………………………75
(二)政治忠誠是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有力武器………………………79
(三)政治忠誠關系黨的執政公信力的不斷提升………………………79
三、政治忠誠是為適應黨員干部隊伍變化的現實要求…………………80
(一)政治忠誠是黨員干部事業發展的“加速器”……………………81
(二)政治忠誠是黨員干部抵御誘惑的“護身符”……………………88
(三)政治忠誠是黨員干部防止懈怠的“防懶劑”……………………90
第五章 新時期黨員干部政治忠誠的具體要求…………………………93
一、對黨的信仰忠誠………………………………………………………95
(一)馬克思主義是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95
(二)忠誠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101
(三)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堅持人民立場………………………………103
二、對黨組織忠誠…………………………………………………………106
(一)堅決地維護黨中央權威……………………………………………107
(二)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110
(三)自覺奉行黨的優良作風……………………………………………112
三、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忠誠……………………………………114
(一)學習、發展和珍重黨的理論………………………………………114
(二)堅定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117
(三)始終保持講政治的思想意識………………………………………119
第六章 黨員干部踐行政治忠誠的路徑與方法…………………………123
一、涵養政治素養是核心,踐行黨的宗旨是根本………………………125
(一)補足忠誠之鈣,扎牢信仰之根……………………………………125
(二)把握政治方向,永葆忠誠形象……………………………………129
(三)修煉思想品行,培育道德素質……………………………………134
二、履職盡責為民是前提,堅持敢于擔當是基礎………………………141
(一)強化服務意識,持正守白,勤于自省……………………………143
(二)提升責任意識,攻堅克難,用權為民……………………………146
(三)發揚擔當精神,勇于奉獻,主動干事……………………………149
三、嚴守紀律規矩是條件,遵循依法執政是保障………………………152
(一)立起法治思維,始終爭當表率……………………………………152
(二)遵守黨紀國法,堅守為官底線……………………………………158
(三)嚴守紀律規矩,保持個人干凈……………………………………161
四、堅守廉潔自律是關鍵,有權不可任性是正道………………………166
(一)保持清廉本色:激濁揚清,敬廉崇潔……………………………167
(二)自覺愛崗敬業:勤政盡責,勇于創新……………………………169
(三)密切聯系群眾:甘做公仆,永葆情懷……………………………173
(四)弘揚務實作風:謀事要實,凝聚人心……………………………176
第七章 黨員干部要進一步錘煉政治忠誠品質…………………………179
一、錘煉忠誠品格,涵養忠誠之心,從思想上筑牢忠誠之基…………181
(一)認清忠誠本質,永葆赤子之心,切實筑牢理想信念……………181
(二)涵養忠誠底蘊,對黨絕對忠誠,切實提升自身修養……………189
(三)感悟忠誠可貴,彰顯公仆本色,切實涵養忠誠之心……………194
二、樹立忠誠形象,學做忠誠之人,從認識上明辨忠誠之要…………201
(一)有信念,涵養“誠”的價值追求,做道德上“老實人”………202
(二)講政治,錘煉“忠”的政治品格,做政治上“明白人”………206
(三)守規矩,踐行“廉”的為官準則,做工作上“干凈人”………208
(四)真服務,恪守“實”的行為操守,做干事上“勤快人”………211
三、砥礪忠誠之行,踐行忠誠之舉,從行動上落實忠誠之義…………214
(一)忠誠始于行動,實干成就偉業……………………………………214
(二)秉承忠誠態度,提升落實本領……………………………………218
(三)鍛造忠誠之魂,率先引領忠誠……………………………………222
展開全部
與領導干部談政治忠誠 作者簡介
劉玉瑛,198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現為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組部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師資庫專家,人社部干部教育培訓師資庫專家,校外多家院校兼職教授,著有《關鍵在于落實》、《與領導干部談底線》、《給領導干部提個醒》、《工作講方法,領導有藝術》等書籍30余部,發表文章近百篇,曾6次獲得中共中央黨校教學科研獎。其中《關鍵在于落實》一書,十年暢銷不衰,銷量突破50萬冊;《給領導干部提個醒》被評為全國第三屆優秀通俗理論讀物;《做真正的黨員》被評為全國黨員教育優秀培訓教材。《給領導干部提個醒》,《老實人不吃虧》和《誠信決定存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新聞出版總署聯合推介為百種優秀思想道德讀物。
馬正立,女,黑龍江哈爾濱人,中共中央黨校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專業博士生(在讀),主要研究領域為執政黨建設、領導科學。在《公共管理評論》、《公共管理與政策評論》、《思想教育研究》、《領導科學》、《學習時報》等各級報刊雜志網絡公開發表文章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