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期刊史:1978-2015:第四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72453
- 條形碼:9787010172453 ; 978-7-01-01724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期刊史:1978-2015:第四卷 本書特色
我國中文期刊出現已經有近200年歷史。200年來,期刊媒體在民族意識覺醒、社會變革進步、文化科學發展以及推出優秀精神產品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作用。為了總結期刊業的發展規律,探討中國特色期刊業發展之路,中國期刊協會經過充分醞釀,決定組織出版一部診斷科學、史料詳實的《中國期刊史》。本卷為《中國期刊史》之第二卷,作者在廣泛搜羅各種史料的基礎上,作者把研究時段定位于1912年至1949年的民國這一重要社會轉型時期,以期刊與近代社會、思想、文化關系的歷史演化軌跡為主線,按照時序將社會思潮、文化思潮與期刊的興衰及傳播效果結合起來進行考察。在此基礎上,作者探詢了民國時期期刊的產生、發展脈絡、類型、政府對期刊業的管理模式、期刊與社會的互動等。
中國期刊史:1978-2015:第四卷 內容簡介
我國中文期刊出現已經有近200年歷史。200年來,期刊媒體在民族意識覺醒、社會變革進步、文化科學發展以及推出優秀精神產品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作用。為了總結期刊業的發展規律,探討中國特色期刊業發展之路,中國期刊協會經過充分醞釀,決定組織出版一部診斷科學、史料詳實的《中國期刊史》。本卷為《中國期刊史》之第四卷,作者在廣泛搜羅各種史料的基礎上,作者把研究時段定位于1977年至2015年的新時期,以期刊與社會、思想、文化關系的歷史演化軌跡為主線,按照時序將社會思潮、文化思潮與期刊的興衰及傳播效果結合起來進行考察。在此基礎上,作者探詢了新時期期刊的產生、發展脈絡、類型、政府對期刊業的管理模式、期刊與社會的互動等。
中國期刊史:1978-2015:第四卷 目錄
導言
**節 新時期期刊業發展的歷史背景和文化主題
第二節 品種、印數、印張數的結構關系
第三節 新時期期刊史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視角
**章 撥亂反正和期刊業的恢復
**節 撥亂反正與出版觀念的變遷
第二節 “二為”出版方針的由來
第三節 期刊出版規章制度的恢復和建設
第二章 十一屆三中全會與期刊的新生
**節 新生期刊的思想文化特征
第二節 新時期期刊發展的流變
第三節 青年期刊熱的出現
第四節 《十月》創刊及其意義
第五節 《新華文摘》開子刊分版的先河
第六節 《青年一代》:“中間層青年”的益友
第三章 解放思想與期刊復刊
**節 《中國青年》復刊的引領作用
第二節 期刊復刊的影響和意義
第三節 《半月談》:輻射全國,影響一代
第四節 《裝飾》復刊重塑國家設計藝術大刊
第五節 《大眾醫藥》復刊與科普期刊熱
第四章 社會變遷推動改刊改版
**節 《黃金時代》《家庭》引領青年婦女工會期刊改革
第二節 《天涯》:以“先鋒”突破“邊緣”
第三節 《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賽”
第五章 《讀書》:思想解放的轟鳴與回響
**節 創辦者及發展歷程
第二節 “以書為中心的文化思想評論雜志”
第三節 《讀書無禁區》及相關討論
第六章 《理論動態》發起“真理標準問題”討論
**節 《理論動態》創刊
第二節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由來
第三節 “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社會影響
第七章 改革開放與期刊內涵的拓展
**節 《八小時以外》創刊的象征意義
第二節 《譯林》創刊打開一扇新窗
第三節 《嘹望》為改革開放鼓與呼
第四節 《文史知識》倡導一代學風
第五節 《社會科學戰線》引領社會科學發展
第六節 山西刊授大學的創新思維
第八章 期刊社會互動功能的彰顯
**節 《“歌德”與“缺德”》事件首開討論新風
第二節 “潘曉問題”討論的社會影響
第三節 《作品與爭鳴》的價值
第四節 《夏令營中的較量》引發全國討論
第九章 《讀者》:中國人的心靈讀本
**節 《讀者文摘》更名為《讀者》
第二節 以讀者為中心的辦刊理念
第三節 人格化的編輯思維
第十章 《時尚》雜志的成功與版權合作
**節 《時尚》的高品質定位
第二節 堅持本土化辦刊
第三節 版權合作引領跨越式發展
第十一章 《三聯生活周刊》的傳承與創新意義
**節 《三聯生活周刊》的“三基因”
第二節 深度報道“新生活觀”的專題特色
第三節 艱難的社會資本合作探索
第十二章 《新周刊》:追求新銳的時事生活周刊
**節 “新一點”的模糊定位
第二節 “新銳”是《新周刊》的品牌基因
第三節 “視覺開發商”的創意
第四節 專題策劃的社會學內涵
第五節 從“破”到“立”的生存方式轉型
第十三章 市場機制助推期刊業發展
**節 多維求解市場機制
第二節 承包經營激發發展活力
第三節 謀求廣告經營的突破
第四節 分印分銷開拓區域市場
第五節 “刊郵融合”獲雙贏
第十四章 個性化塑造成為期刊市場的寵兒
**節 《女友》的個性化發展之路
第二節 《故事會》:講好老百姓喜愛的故事
第三節 《中國國家地理》的個性化轉型
第四節 個性鮮明的《文明》雜志
第五節 《格言》別具一格
第十五章 期刊治理整頓與結構調整
**節 期刊結構調整的內在需求
第二節 謝幕與新生
第三節 本次報刊治理整頓的深遠影響
第十六章 科技期刊的繁榮與發展
**節 科技期刊的恢復和發展
第二節 科技期刊出版體系逐步形成
第三節 實施精品戰略
第四節 科技期刊出版集群的形成和發展
第十七章 中國期刊的國際化探索
**節 政府助推中國期刊國際化
第二節 期刊國際化彰顯中華文化責任
第三節 《社會》在國際化探索中成長
第四節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實施“面向世界”發展戰略
第十八章 21世紀期刊業的新動態
**節 《新湘評論》改版:彰顯黨刊的文化自覺
第二節 《中國激光》從期刊集群到出版平臺的轉型
第三節 廣西期刊傳媒集團整合民族地區出版資源
第四節 四川黨建期刊集團形成全媒體格局
第十九章 數字化引領期刊未來
**節 農村百事通雜志社網絡平臺延伸服務“三農”
第二節 《財經研究》的數字化探索:媒體融合的創新舉措
第三節 中國知網的創新引領之路
第四節 域出版:學術傳播與知識服務新生態
后記
展開全部
中國期刊史:1978-2015:第四卷 作者簡介
李頻,1962年生。中國傳媒大學編輯出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早年在河南日報社新聞研究所等單位從事報刊編輯工作,曾任北京出版產業與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期刊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新聞史學會編輯出版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等。主要著作有:《龍世輝的編輯生涯》《編輯家茅盾評傳》《期刊策劃導論》《大眾期刊運作》《出版:人學絮語》等;主編《茅盾研究和我》《中國期刊產業發展報告:市場分析與方法求索》《中國期刊發展報告:區域發展與類群分析》《共和國期刊60年》《弘征:人與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