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去杠桿資產證券化的新供給路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613252
- 條形碼:9787547613252 ; 978-7-5476-1325-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去杠桿資產證券化的新供給路徑 本書特色
本書在經濟新常態、國家實施供給側為主的結構性改革背景下,以新供給理論視角下手,嘗試給出推動我國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展的路徑。本書還針對未來地方融資管理的重點---公司合作模式,指出了可資產證券化的類別,具體業務難點和法律關鍵,同時給出了推動相關業務發展的路徑建議。
去杠桿資產證券化的新供給路徑 內容簡介
本書在經濟新常態、國家實施供給側為主的結構性改革背景下,以新供給理論視角下手,嘗試給出推動我國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展的路徑。本書還針對未來地方融資管理的重點---公司合作模式,指出了可資產證券化的類別,具體業務難點和法律關鍵,同時給出了推動相關業務發展的路徑建議。
去杠桿資產證券化的新供給路徑 目錄
1 為什么要研究資產證券化的新供給路徑
1.1 問題提出
1.2 研究框架與技術路線
2 相關理論回顧與研究框架
2.1 新供給經濟學理論及金融供給側思想框架
2.1.1 新供給理論的提出、主要思想及政策主張
2.1.2 新供給理論的金融觀點
2.1.3 供給側的金融理論框架
2.1.4 以新供給理論理解資產證券化
2.2 資產證券化相關研究述評
2.2.1 資產證券化基本概念及國外經驗
2.2.2 中國資產證券化的現狀與發展研究
2.2.3 中國資產證券化主要標的研究
2.2.4 中國資產證券化中的法律問題
2.3 中國資產證券化基本理論框架
2.3.1 中國資產證券化的關鍵問題
2.3.2 推進資產證券化的可能方向
2.4 新供給框架下的資產證券化推進思路
2.4.1 資產證券化的供給側政策意義
2.4.2 資產證券化切入供給側政策思路
2.4.3 地方債務處置與資產證券化
2.4.4 政策性金融機構與資產證券化
3 中國資產證券化業務的推進路徑
3.1 資產證券化的國際發展經驗和中國的推廣歷程
3.1.1 資產證券化國際發展經驗小結
3.1.2 中國資產證券化推廣歷程簡述
3.2 中國資產證券化業務的推進難點
3.2.1 資產證券化業務的基礎難點
3.2.2 中國資產證券化的對象分類及難點
3.2.3 中國資產證券化業務的定價解決思路
3.2.4 中國資產證券化業務的法律、會計解決思路
3.3 中國資產證券化的路徑選擇
3.3.1 總體推進路徑
3.3.2 法律、會計推進路徑
3.3.3 重點標的
3.4 中國資產證券化業務推進重點
3.4.1 備案與負面清單制度
3.4.2 資產登記與轉讓平臺建設
3.4.3 破除剛性兌付
3.5 中國資產證券化路徑設計下監管發展思路
3.5.1 資產證券化監管發展小結
3.5.2 監管發展思路
4 資產證券化與公私合作(PPP)模式
4.1 資產證券化與公私合作模式的契合點
4.1.1 PPP模式中的關鍵問題
4.1.2 PPP模式中可證券化標的
4.1.3 PPP模式與資產證券化的法律問題
4.2 PPP模式中資產證券化業務的業務模式方向
4.2.1 PPP資產證券化案例看業務模式
4.2.2 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的方向
4.3 資產證券化與混合所有制改革
4.3.1 混合所有制改革概況
4.3.2 資產證券化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義
4.3.3 資產證券化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徑
4.4 資產證券化與PPP模式下的國企改革
4.4.1 PPP模式與地方國企改革
4.4.2 以資產證券化促進國企改革
5 資產證券化與利率市場化
5.1 中國利率市場化進程
5.1.1 利率市場化背景
5.1.2 利率市場化步驟、過程
5.1.3 利率市場化基本完成
5.2 資產證券化與利率市場化的關系
5.2.1 資產證券化對利率市場化的促進作用
5.2.2 利率市場化為資產證券化業務提供條件
5.2.3 資產證券化可促進利率市場化真正完成
5.3 資產證券化與互聯網金融的契合點
5.3.1 目前互聯網金融實施資產證券化的情況
5.3.2 資產證券化業務與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契合點
6 資產證券化與人民幣國際化
6.1 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與進程
6.1.1 人民幣國際化的路線圖
6.1.2 人民幣國際化時間表安排
6.2 資產證券化與人民幣國際化的協調關系
6.2.1 資產證券化對人民幣國際化的促進作用
6.2.2 資產證券化自貿區試點及人民幣國際化
6.2.3 資產證券化、利率市場化及人民幣國際化
7 結語:以制度供給促推資產證券化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去杠桿資產證券化的新供給路徑 作者簡介
彭鵬,江蘇淮安人,南京大學經濟系管理學博士,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博士后。現任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戰略發展部研究員,中國新供給50人論壇特邀成員。2011—2012年曾供職于光大證券國際業務部,任金融衍生品交易室風控專員。主要從事新供給經濟理論、資產證券化、商業銀行與金融科技等研究。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