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數字照相變形量測的基本概念
1.1.1 概念與方法
1.1.2 特點與優勢
1.2 國內外研究與應用現狀的分析
1.2.1 數字照相變形量測方法研究
1.2.2 數字照相變形量測技術應用
1.3 數字照相變形量測技術的發展
1.3.1 復雜條件下的高質量圖像采集方法
1.3.2 超大與微小變形的高精度圖像分析
1.3.3 基于軟硬件的圖像快速分析方法
1.3.4 數字照相量測工程應用方法
1.4 本章小結
第2章 數字照相變形量測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2.1 數字照相變形量測的基礎方法
2.1.1 數字圖像的基本概念
2.1.2 坐標變換與圖像校準
2.1.3 應變計算
2.2 數字散斑相關方法
2.2.1 基本原理
2.2.2 粗細三步搜索法
2.2.3 位移與應變計算
2.2.4 量測精度的檢驗
2.3 圖像標點質心法
2.3.1 基本原理
2.3.2 軟件研制
2.3.3 精度檢驗
2. 3.4.應用實例
2.4 量測系統架構與分析流程
2.4.1 系統架構
2.4.2 分析流程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數字照相變形量測實用軟件系統
3.1 軟件系統研制
3.1.1 功能需求分析
3.1.2 圖像分析軟件
3.1.3 后處理軟件
3.1.4 系統運行環境
3.1.5 系統特色
3.2 圖像分析準備工作
3.2.1 序列圖像格式轉換與命名
3.2.2 控制基準點坐標文件創建
3.3 Photolnfo的主要功能
3.3.1 網格點基本分析
3.3.2 散點基本分析
3.3.3 通用點對分析
3.3.4 裂縫張開分析
3.3.5 破裂帶分析
3.3.6 剪切帶分析
3.3.7 非連續分區網格分析
3.3.8 外部網格導入分析
3.3.9 多個項目連續分析
3.3.1 0測點位移誤差修改
3.3.1 1查看上次分析結果
3.3.1 2圖像批量截取
3.4 PostViewei的主要功能
3.4.1 統計分析
3.4.2 圖形繪制
3.4.3 圖形設置
3.4.4 圖形瀏覽
3.4.5 數據查詢
3.4.6 圖像輸出
3.5 系統應用
3.5.1 系統應用概況
3.5.2 兩個關鍵問題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巖體與混凝土材料破裂變形的高精度分析法
4.1 巖體與混凝土裂隙特征及其簡化形式
4.2 一點五塊搜索法
4.2.1 基本原理與程序實現
4.2.2 方法驗證與計算效率
4.3 兩種基于圖像分析的裂隙識別法
4.3.1 基于圖像二值化的識別法
4.3.2 基于圖像相關分析的識別法
4.4 巖石試件變形過程的實驗觀測
4.4.1 實驗儀器
4.4.2 實驗材料
4.4.3 實驗過程
4.4.4 實驗結果
4.5 混凝土試件變形演變過程觀測
4.5.1 實驗材料
4.5.2 實驗結果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基于巖土材料非均勻與漸進變形特征的快速分析法
5.1 巖土材料的時空非均勻變形特征
5.2 巖土材料的漸進變形特征
5.3 數字散斑相關分析的基本算法
5.4 基于巖土非均勻變形的PDSS方法
5.4.1 測點動態范圍搜索法原理與程序
5.4.2 PDSS法的速度分析
5.5 基于巖土漸進性變形的LPDR方法
5.5.1 局部定向搜索法原理與程序
5.5.2 定向搜索法的應用分析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巖土材料變形量測的DSCM基本應用方法
6.1 離心機實驗原理與實驗系統
6.1.1 實驗原理
6.1.2 離心機實驗系統
6.2 模型材料與制備
6.2.1 模型材料選擇
6.2.2 模型制備過程
6.3 實驗過程
6.4 實驗結果與分析
6.4.1 地基承載力
6.4.2 地基位移場
6.4.3 地基應變場
6.4.4 地基變形范圍與模式
6.4.5 地基變形的分叉現象
6.4.6 地基漸進破壞過程量化分析
6.4.7 砂土地基總體變形演變特點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巖土材料剪切帶的識別方法與應用
7.1 剪切帶的識別方法
7.1.1 剪切帶的一般識別方法
7.1.2 剪切帶的專門識別方法
7.2 砂土大型直剪實驗概況
7.2.1 砂土材料的物理力學特性
7.2.2 實驗裝置設計及實驗系統
7.2.3 實驗設計、模型制作及實驗過程
7.3 砂土剪切帶一般識別結果與分析
7.3.1 剪切變形產生與發展過程
7.3.2 剪切帶內外變形定量分析
7.3.3 剪切總體變形特點的分析
7.3.4 剪切變形模式素描與分析
7.4 砂土剪切帶的專門識別結果與分析
7.4.1 剪切帶的素描圖
7.4.2 剪切帶內的變形
7.4.3 剪切帶的厚度
7.5 本章小結
第8章 隧道圍巖破裂帶的識別方法與應用
8.1 隧道圍巖破裂帶的識別方法
8.2 斷續解理巖體隧道的圍巖變形過程觀測
8.2.1 試驗系統
8.2.2 試驗材料與模型制作
8.2.3 試驗過程
8.2.4 圍巖變形場的分析結果
8.2.5 圍巖破裂帶分析結果
8.2.6 試驗結論
8.3 沿空動壓巷道圍巖變形過程的試驗觀測
8.3.1 試驗系統
8.3.2 試驗相似比
8.3.3 相似材料
8.3.4 模型制作
8.3.5 試驗結果
8.3.6 試驗結論
8.4 本章小結
第9章 巖體內部變形觀測的透明模型試驗方法
9.1 透明巖體物理相似材料研制
9.1.1 透明巖體制備材料
9.1.2 透明巖體試樣配比
9.2 透明巖體基本物理力學性質
9.2.1 實驗設計
9.2.2 試樣制作過程
9.2.3 實驗系統
9.2.4 結果分析
9.3 透明巖體材料的相似性分析
9.3.1 物理力學性質
9.3.2 變形破裂特征
9.4 透明巖體物理模型試驗方法
9.4.1 透明巖體物理模擬試驗系統
9.4.2 模型相似分析與相似參數
9.4.3 透明巖體實驗模型制作過程
9.5 透明巖體數字照相量測方法
9.5.1 “激光照射+模型內布設散點”法
9.5.2 “白光照射+模型內設散斑面”法
9.6 試驗過程與應用效果
9.6.1 試驗過程
9.6.2 應用效果
9.7 本章小結
第10章 隧道圍巖松動圈數字照相測試方法與應用
10.1 鉆孔全景數字照相的基本原理
10.2 隧道圍巖松動圈識別程序研制
10.2.1 松動圈識別基本原理
10.2.2 數字圖像處理方法
10.2.3 松動圈識別程序研制
10.3 應用實例
10.3.1 鐵路隧道的超前地質探測
10.3.2 礦山巷道圍巖松動圈測試
10.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A實用軟件
附錄B應用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