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身體·建筑·城市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175016
- 條形碼:9787564175016 ; 978-7-5641-750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身體·建筑·城市 本書特色
楚超超著的這本《身體建筑城市》共分7個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從5個方面探討了身體與建筑學之間的關聯性:身體在古典建筑中的體現,身體的精神在空間中的體現,身體在建筑現象學中的回歸、后現代身體在建筑中的隱喻、身體變異與建筑的結合。以“身體作為建筑學的誘因”為主線,探討了身體如何在形式上、精神上以及與其他學科的交叉上來激發與擴展建筑學的領域,并與建筑學發生關聯,同時探討了建筑學中相關關鍵詞之間相互交織的關系,如比例、幾何學、神人同形同性論、崇高的美學等。
身體·建筑·城市 內容簡介
本書以“身體”作為研究契入點, 探討其如何在形式上、精神上以及與其他學科的交叉上來激發并擴展了建筑學的領域, 并與建筑和城市發生關聯, 同時分析了相關關鍵詞之間的交織關系, 如比例、幾何學、神人同形同性論、崇高的美學、離奇、權力、事件等的討論。
身體·建筑·城市 目錄
1 相關理論研究綜述
1.1 西方哲學語境中的“身體”概念
1.2 國外相關研究綜述
1.3 國內相關研究綜述
2 古典建筑中的身體投射
2.1 裸露的身體與展示的建筑
2.1.1 對明朗肉身的贊美
2.1.2 視覺與聽覺的空間組織
2.1.3 方陣的品質與神廟的想象
2.2 幾何的身體與秩序的世界
2.2.1 維特魯威人與身體幾何學
2.2.2 視覺的控制
2.2.3 儀式與城市的建造
2.3 基督的身體與朝圣的空間
2.3.1 對肉身的棄絕與對基督身體的信仰
2.3.2 通往“上帝之城”與朝圣的空間
2.3.3 “中心”與“路徑”
2.4 身體中的秩序
2.4.1 神人同形同性
2.4.2 身體象征柱式
2.4.3 身體象征教堂
2.4.4 身體象征城市
2.4.5 小結——來自身體的幾何與比例
2.5 本章小結
3 空間中的身體體驗
3.1 身體知覺與空間體驗
3.1.1 有關空間概念的哲學解釋
3.1.2 移情理論與空間體驗
3.1.3 森佩爾與空間圍合概念
3.1.4 施馬索夫與空間的創造
3.1.5 路斯與“空間布局”
3.1.6 西特與“空間藝術”
3.2 部雷的建筑
3.2.1 崇高的美學
3.2.2 離奇的空間
3.2.3 大都市中的“離奇”
3.3 施萊默的“身體”概念
3.3.1 形式
3.3.2 身體與服飾
3.3.3 舞臺上的身體
3.3.4 “身體”特征
3.4 本章小結
4 身體在建筑現象學中的回歸
4.1 梅洛-龐蒂的“身體”理論
4.1.1 身體現象學
4.1.2 身體
4.1.3 知覺
4.1.4 情境
4.2 身體的棲居——對現代主義無家感的反思
4.2.1 海德格爾的棲居概念
4.2.2 諾伯格一舒爾茨的棲居概念
4.2.3 卡其阿里的棲居概念.
4.2.4 棲居、無家感與現代性
4.3 “身體”的實驗——匡溪的實踐
4.3.1 匡溪藝術學院
4.3.2 身體知識
4.3.3 身體幾何學
4.3.4 身體現象學
4.4 基于身體知覺的建筑實踐
4.4.1 斯蒂文-霍爾
4.4.2 尤哈尼·帕拉斯瑪
4.4.3 卡洛·斯卡帕
4.5 本章小結
5 后現代身體在建筑中的隱喻
5.1 身體的后現代更新之源
5.1.1 尼采、福柯與德勒茲的身體解讀
5.1.2 身體“是”一種文本
5.1.3 人文主義體現的結束
5.2 規訓的身體與權力空間
5.2.1 權力機制與馴順的肉體
5.2.2 紀律的技術與對肉體的操練
5.2.3 權力空間與全景敞視建筑的形式
5.2.4 身體的反“規范”
5.3 失根的身體與游牧的城市
5.3.1 “異托邦”
5.3.2 身體的失根與流動
5.3.3 游牧的烏托邦城市
5.4 空間與事件——伯納德·屈米的建筑思想
5.4.1 空間
5.4.2 身體
5.4.3 事件與暴力
5.4.4 序列與計劃
5.4.5 屈米的解構主義
5.5 本章小結
6 身體變異與建筑的結合
6.1 身體表面與“表面”的建筑
6.1.1 身體表面
6.1.2 折疊表面
6.1.3 媒體表面
6.2 身體結合與拓撲學空間
6.2.1 義肢化的身體
6.2.2 身體結合
6.2.3 拓撲學空間
6.3 身體變異與機械化的建筑
6.3.1 半機械人
6.3.2 電子化的空間
6.3.3 機械化的建筑
6.4 迪勒與斯科菲迪奧的實踐
6.4.1 肉體
6.4.2 身體作品
6.4.3 建筑作品
6.4.4 身體、媒體與建筑
6.5 本章小結
7 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
后記
身體·建筑·城市 作者簡介
楚超超,1978年生,河南淮濱人,東南大學建筑學博士。蘇州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蘇省建筑師學會女建筑師分會委員。主要從事現代建筑理論、女性主義與建筑學、城市女性公共空間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建筑學報》《建筑師》等期刊發表文章20余篇,出版著作1部,主持并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1項。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