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高校創業教育引論: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對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3553082
- 條形碼:9787563553082 ; 978-7-5635-530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校創業教育引論: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對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概述、理論基礎與創業教育實踐、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的構成、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等。
高校創業教育引論: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對策研究 目錄
1.1 創業教育相關概念辨析
1.1.1 創業
1.1.2 創業教育
1.1.3 創業勝任素質
1.1.4 創業平臺
1.1.5 應用型院校
1.2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的問題與成因
1.2.1 創業教育理念不透徹
1.2.2 創業教育目標不清晰
1.2.3 創業教育內容不明確
1.2.4 創業教育課程不完善
1.2.5 創業教育師資不充足
1.2.6 創業教育實踐條件不具備
案例與閱讀材料
第2章 理論基礎與創業教育實踐
2.1 勝任素質模型理論
2.1.1 冰山模型
2.1.2 洋蔥模型
2.2 黨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方略的內涵與應用
2.2.1 黨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方略概述
2.2.2 黨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方略與創業教育
2.3 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內涵與應用
2.3.1 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科學內涵
2.3.2 人的全面發展學說與創業教育
2.4 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內涵與應用
2.4.1 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概述
2.4.2 社會學習理論與創業教育
2.5 頂層設計理論的內涵與應用
2.5.1 頂層設計理論概述
2.5.2 頂層設計視域下的創業教育
2.6 杜威“做中學”理論的內涵與應用
2.6.1 杜威“做中學”理論概述
2.6.2 “做中學”理論與創業教育
案例與閱讀材料
第3章 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的構成
3.1 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模型的構建思路
3.2 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假設模型
3.2.1 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要素的確定
3.2.2 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假設模型的建立
3.3 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假設模型的驗證與修正
3.3.1 問卷調查
3.3.2 因子分析
3.3.3 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假設模型修正
3.4 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與創業績效相關性分析
3.4.1 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與創業績效的關系分析
3.4.2 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模型的確立
案例與閱讀材料
第4章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4.1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的目標與內容
4.1.1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的目標
4.1.2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的內容
4.2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的方式與方法
4.2.1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的方式
4.2.2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的方法
4.3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的領域與范圍
4.3.1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的領域
4.3.2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的范圍
4.4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的基本模型
4.4.1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基本模型的構建
4.4.2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基本模型的特點
4.4.3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基本模型的實證研究
案例與閱讀材料
第5章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
5.1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模式的構建原則
5.1.1 特色發展原則
5.1.2 校地企三元合作原則
5.1.3 全真模擬二元結合原則
5.1.4 本土化原則
5.2 “全程化加個性化”綜合式創業教育模式探索
5.2.1 全程化創業教育與個性化創業教育的關系
5.2.2 全程化創業教育的實施
5.2.3 個性化創業教育的實施
案例與閱讀材料
第6章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途徑的探索
6.1 影響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獲得的因素分析
6.1.1 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的獲得過程
6.1.2 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獲得的影響因素提取
6.1.3 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獲得的影響因素分析
6.2 大學生創業教育途徑的確立
6.2.1 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獲得的個體層次變量提升路徑
6.2.2 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獲得的群體層次變量提升路徑
6.2.3 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獲得的學校層次變量提升路徑
6.2.4 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獲得的社會層次變量提升路徑
案例與閱讀材料
第7章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融合機制的構建
7.1 地方高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困境
7.1.1 創業教育師資生師比例不足
7.1.2 創業教育教師勝任能力不強
7.1.3 師資培訓體系不完備
7.2 國外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經驗
7.2.1 科學協調的創業師資管理機制
7.2.2 開放靈活的創業師資遴選機制
7.2.3 系統有效的創業師資培育機制
7.3 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對策
7.3.1 高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需要遵循的原則
7.3.2 融合與重構:高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機制創新
案例與閱讀材料
第8章 應用型院校創業孵化平臺協同機制的構建
8.1 國外創業孵化平臺發展的概況
8.1.1 國外創業孵化平臺的演進歷程
8.1.2 國外創業孵化平臺發展的特點
8.1.3 國外高校大學生創業孵化器的發展
8.2 國內創業孵化平臺發展的概況
8.2.1 國內創業孵化平臺演進歷程
8.2.2 國內創業孵化平臺發展的特點
8.3 應用型院校創業孵化平臺建設策略
8.3.1 高校創業孵化平臺發展現狀
8.3.2 高校創業孵化平臺發展困境
8.3.3 高校創業孵化平臺發展對策
8.4 協同學理論下的高校創業孵化平臺協同機制的構建
8.4.1 協同學理論與高校創業孵化平臺支持體系的契合
8.4.2 協同學視角下高校創業孵化平臺建設存在的問題
8.4.3 高校創業孵化平臺協同機制的探索
案例與閱讀材料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調查問卷
附錄二 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調查問卷
附錄三 應用型院校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獲得的影響因素調查問卷
后記
高校創業教育引論: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對策研究 節選
《高校創業教育引論:應用型院校創業教育對策研究》: 通過調研,可以發現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問題較為突出,存在著制度缺陷與機制缺陷,這就需要我們深入分析,探究問題的根源。 1.2.1創業教育理念不透徹 在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進程中,高等學校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績突出,問題也十分突出與緊迫。 一是高等教育的理念創新不足。 隨著新時期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在不斷地進行重大轉型,作為教育對象的青年在這一進程中也在不斷地社會化和現代化。高等學校必須主動適應變化,進行準確的辦學定位與服務定位,按照發展型社會的需要,促進教育理念向促進人的主體性與社會性的有機融通上轉化,向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目標上轉化,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意識的彰顯、人格結構的完善、社會責任感的養成,使創新型人才不斷涌現。創新創造是高等教育的本源,是大學的起點,同時,創新創造是創業的基因與源泉,沒有創新創造教育,就沒有創業教育,創新創造創業當然是現代高等教育的本職與使命。在一定意義上講,高等教育要面向未來,其改革與發展就要以創業教育為價值取向。這種教育理念上的模糊不清,是當下制約高校創業教育開展的主要因素。辦學定位里沒有體現創業教育的理念,實施的教育中缺乏創業教育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創業精神的發展,當然也就丟失了高等教育的本體價值與大學的本源。 二是高等教育的制度創新不足。 建設“創新型國家”已經提升為國家戰略,“創業型”社會的目標業已形成,擔當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大任的高等教育,其創業教育的實施仍沒有充分凸顯,尤其在制度的頂層設計上沒有及時跟進,缺乏系統性、整體性。在當前的辦學模式下,特別是地方院校沒有主管部門制度的頂層設計,各高校的制度創新能力十分有限。 三是創業教育的實踐創新不足。 高校應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按照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特點,結合自身實際,主動從教育觀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等方面對整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內部運行機制,在學校內部的制度安排、資源配置、運行管理上,充分體現創業教育的因素,進行專業課程的調整、實習實訓的強化、雙師型師資的培養等,形成有效的創業教育體系。但在目前的教育實踐中,這種探索明顯不足。 可以用“重理論輕實踐”這么一句話來描述大部分高校的教育模式,理論不能跟實踐結合使得創業教育與學科專業教育無法相輔相成。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并沒有被合理整合到學校育人系統中,教育課程很多時候都是利用課外時間進行的,沒能夠讓學生專門系統地去學習研究,導致創業教育與學科教育不能有機結合。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對創業有激情而沒能力,很多人想創業卻不知道如何開始創業,結果創業人數遠遠低于有創業意愿的人。 1.2.2創業教育目標不清晰 創業教育目標是創業教育實施的方向和標準,既是創業教育課程設置的依據,又是創業教育效果評價的導向①,必須引起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高度重視。讓決策者進一步認清創業教育的內涵,避免創業教育的目標定位過于狹隘而阻礙創業教育的深入開展。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其教育目標應該定位在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意識,鍛造凝練“企業家精神”,提升大學生的創業勝任素質上。我們不僅要培養幾個企業家,更應當著眼于“為未來的幾代人設定‘創業遺傳代碼,,以造就*具革命性的創業一代作為其基本價值取向”⑦.在廣大學生中根植創業的種子。認識到創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要站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高度,要有勇于改革的氣度,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完善人才培養體系。要讓學生們認識到,不要一談創業,就是要成立一個公司,創辦一個企業,創業是一種思考和行為方式,是意識與精神的凝練,是能力的提升,創業精神是企業發展的主導與靈魂,也是從事各項事業的動力之源。 創業教育的目標是指通過創業教育能夠實現的標準和目的。這些標準與目的的界定隨著創業教育理論研究與現實實踐的不斷深化而發展變化,目前仍然沒有統一的結論。因此不少高校把創業教育當成創新教育、通識教育或就業教育等,決策者對創業教育的目標定位不一。在走訪調查中,筆者發現有的高等院校把創業教育的目標定位為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新精神;有的定位于進行大學生創業技能和創業興趣培養的通識教育;有的則認為創業教育是素質教育,著力于培養學生創業的基本素質;有的高等院校直接定位成即將畢業大學生的就業教育;還有的高等院校將其定位于對學生進行企業家精神的教育,等等。 ……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