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我把十八年前的那場鵝毛大雪想出來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7854962
- 條形碼:9787537854962 ; 978-7-5378-5496-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把十八年前的那場鵝毛大雪想出來了 本書特色
呂新,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山西文學院專業一級創作員,中國當代先鋒小說代表作家之一。著有長篇小說《撫摸》《光線》《梅雨》《草青》《成為往事》等,中短篇小說《山中白馬》《夜晚的順序》《南方逸事》《葵花》《荒書》《中國屏風》等。中篇小說《白楊木的春天》獲中國作協第六屆“魯迅文學獎”。本冊為《我把十八年前的那場鵝毛大雪想出來了》。
我把十八年前的那場鵝毛大雪想出來了 內容簡介
《我把十八年前的那場鵝毛大雪想出來了/呂新作品系列》是《呂新作品系列》之一種,由四個中篇小說組成,這部中篇小說集包括《我把十八年前的那場鵝毛大雪想出來了》《多么熟悉的聲音》《十月》《三十二年后的一天》。
《我把十八年前的那場鵝毛大雪想出來了/呂新作品系列》作者在每篇小說中努力揭示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矛盾,以自己獨特的感悟去表現人物心態。人物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細膩生動,文學性描寫極強。
我把十八年前的那場鵝毛大雪想出來了 目錄
多么熟悉的聲音
十月
三十二年后的一天
編后記
我把十八年前的那場鵝毛大雪想出來了 節選
《我把十八年前的那場鵝毛大雪想出來了/呂新作品系列》:
想起來像是在夢里一樣,先是雞在墻頭上飛,狗在咬,驢在叫,接著又聽見鐵匠在狠狠地打鐵,木匠在呼哧呼哧地拉鋸子,膠皮輪子的馬車從一家一家的門前嘩啦嘩啦地滾過,灰褐色的醬油色的麻雀嗖嗖地從樹上房屋上栽下來。還有人在那個過程中不斷地咳嗽,粗聲喘氣,有碗從手里滑落,摔成幾瓣,又有針掉在地上,在那一閃而過的亮光中,有女人在屏聲斂氣地解褲帶,慢慢地或者迅速地蹲下,小雨般的沙沙沙的聲音是未婚姑娘們的聲音,像滂沱大雨一樣的聲音,像傾盆大雨一樣的聲音,表明她是一個真正的徹頭徹尾的表里如一的已婚婦女,一蹲下去,大雨如注,泥沙俱下,一瀉千里……其實這樣的說法或常識我也并沒有親眼見過,我也是聽人們說的。等大部分的聲音都逐漸平息下去以后,我聽到了工作組毛組長的聲音。毛組長說,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這個問題要是不解決,弄不清,其他的問題就都是白搭,就都沒辦法解決。人活著,就像活在黑夜里,無論干什么都不得要領,都是瞎捅一氣,有時候甚至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說不清。工作組是干什么的?當然不是來吃干飯的,就是來解決這些問題的。是的,誰要是以為工作組是來吃閑飯的,吃白飯的,那他就大錯特錯了,那他就會犯大錯誤。
那時候,隱隱地聽見有人在附近一帶不知什么地方磕磕絆絆地拉二胡,拉得吱吱扭扭,根本不成個調子,好作用不起,卻又起著副作用,讓人牙根發酸。那時候,桃花和杏花漫天飛舞,如同紅白兩種顏色的雪片一樣到處飄落,連毛組長的頭上和身上也飄滿了數不清的花瓣,他手下的那幾個人就更不用說了,可以說,整個工作組都披上了盛裝?諝馐嵌嗝吹姆曳及,日子是多么的美好啊!在這樣的情景里,我不禁有些沖動,想張開自己外面的嘴和里面的肺,狠狠地不顧一切地做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深呼吸,想吐故納新,想脫胎換骨,想丟掉包袱,開動機器,想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想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想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想我們一定要把根治淮河和黃河的事情辦好,想我們一定要統一祖國!想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的黨員,為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先在延安,后又去五臺山,這是一種什么精神?這是一種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想人固有一死,有的輕如鴻毛,有的重于泰山,想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頭不過風吹帽,頭不過碗大個疤,早死早托生.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重新再來干革命……可是,看到毛組長手下的幾個人都在盯著我,認真地注意著我的一舉一動,我馬上就決定取消這次不合時宜的深呼吸了。吃飯看家當,做事看時勢,面對漫天芬芳燦爛的花瓣,我也只能像有些不勝酒力的人喝酒一樣淺淺地嘗一下,輕輕地舔一下了,沒有辦法。
毛組長像繡花一樣將身上的花瓣一片一片地摘去,把自己抖落干凈,仿佛一張照片一樣站在兩棵樹之間。之后,他問我說,你們學校那個臉色蒼白的人是誰。
那時候,我也正在打掃我身上的那些花瓣,有一片可能是帶茸毛的花瓣掉進了領子里,怎么弄也弄不出來。毛組長手下的小劉看了我一會兒,忽然對我說:
“葛校長,你的樣子像是在捉虱子!
我說:“是么,那就當我是在捉虱子吧!
隨后,一邊捉,我就一邊告訴他們說,有一年的聯歡會上,大家非要我表演一個節目,不上去表演就過不了那一關。大家用無比熱烈的掌聲給我施加壓力,讓我不自在,讓我如坐針氈,形同熱鍋上的螞蟻。掌聲持續不斷,一浪高過一浪,大家都快把手拍爛了,再不上去我就得要負責任了,就真的不像話了。后來,實在沒辦法了,完全躲不過去了,我就只好上去了。我這人老實,厚道得像一條老棉褲,我是不表演則已,一表演就是兩個,還不是一個節目。我表演的個節目是二胡獨奏《送公糧》,第二個節目是現場表演捉虱子。
“給我們說說,你是怎么捉的?”小劉說。
“用手捉!蔽艺f。
“我知道是用手捉!毙⒄f,“你知道我問的不是這個意思,我是問……”
……
我把十八年前的那場鵝毛大雪想出來了 作者簡介
呂新,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山西文學院專業一級創作員,中國當代先鋒小說代表作家之一。著有長篇小說《撫摸》《光線》《梅雨》《草青》《成為往事》等,中短篇小說《山中白馬》《夜晚的順序》《南方逸事》《葵花》《荒書》《中國屏風》等。中篇小說《白楊木的春天》獲中國作協第六屆“魯迅文學獎”。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