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暮鐘偈:我行走的生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409989
- 條形碼:9787567409989 ; 978-7-5674-099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暮鐘偈:我行走的生命 本書特色
在人與自然的相互融入,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人與生命的嚴肅面對中,山川湖海之于我們仿佛就像是詩、酒與愛情。于是作為一個喜歡行走的生命,便會自然而然地將這份濃縮了的情感,義無反顧地投入那或筆直,或彎曲,或泥濘,或陡峭的路途之中。真正行走的生命,永遠會將路途當成神圣的上帝一般去膜拜,而且從不去過多地解釋這種行為,他們像服侍上帝一樣虔誠地行走在路途之中,從一而終,因為那是他們的信仰。
暮鐘偈:我行走的生命 內容簡介
《暮鐘偈:我行走的生命》為作者騎摩托車旅行二萬余公里所記錄的游記。六七年間,作者足跡遍及天津、北京、河北、山東、山西的大部分地區,以獨特的視角,細膩的感受,近距離的接觸,深刻的理解,刻畫出一部自然與文化和諧統一、故事與經歷緊密融合的文集。既有“摩行”途中經歷的“奇遇”,也有對文化歷史與自然風光的贊美,使讀者感受到一種輕松的閑適主義文化氣息的同時,又感受到了一種優美的文學意境。
暮鐘偈:我行走的生命 目錄
村景三畫
膜拜道路
湖的色彩
暮鐘偈
水墨酣漓七里海
己丑年壬申月庚戌日謁蒲松齡故居
山居·山人
美哉,109國道
涂滿泥漿的古跡
尋白瀑寺
探訪千古奇丐武訓故里
甲午孟夏游房山圣蓮山記
雞鳴驛
古河長流
古道西風瘦馬
夜宿石頭村
湖下的村子
甲山之戰
到興城去看海
風風火火上梁山
游潭柘寺
河南大峪
深山里的行走
百里畫廊畫百里
文化聊城
幽州村
孟子故里鄒城行
定州貢院.
草原天路
暮鐘偈:我行走的生命 節選
《暮鐘偈:我行走的生命》: 無人的去處才能叫得上一個靜。寺院里已經空空洞洞地沒了一個人,可曾經有人來過的地方,還是會留下許多的印跡,像水泡過的土地。沒有接待過生命的地方,會讓你從眼睛到手背都能感受到一種像水一樣的清純,涼得沁人心脾!西跨院即是這樣的去處。幾處白色舍利塔,自由而散漫地瘋長著的野蒿,再就是遠處連綿的群山。我喜歡沐浴在這份久遠以來一直未被裁剪過的寧靜之中,哪怕是變成一處失掉生命力的泥像或是古樹也是好的啊!唉——想,終歸是想,也只能是想!或許是因為待得太久了,蹣跚挪移而來的老義工口中綿綿不斷的佛號聲,打擾了我的這份閑想。看著他不時撩起的眼神,總是笑瞇瞇地在慈祥與無念之間閃爍,于是便放棄了委身于泥胎的打算,笑笑,隨了他又回到藥師殿前。日頭低了,四周大塊的陰影,已經被滿院的花樹分割成了眾多像篩子眼狀的網格,可堆集起的斑駁卻始終未失慌亂,只是沉靜地等候著夜色的統一。 天愈發地暗下來。越過東北角叢樹掩映的矮墻,斷斷續續的佛號聲從大雄寶殿中傳了過來。咚咚的木魚聲就穿插在這聲聲不斷的佛號聲中,起蕩、回旋。我信步走到矮墻的葛藤處,可佛號聲卻在一聲清脆的引磬聲中戛然而止了。六七個身著黃、赭、灰不同袍色的僧人從佛堂中走出來,角門外,各自風一樣地隱沒了。遺留在眼睛里的黃、赭、灰諸色卻久久不能消化下去,僧人的形象也一同陪伴了來,在腦海中鑲嵌著。于是,就又生發出另一份的神秘與久遠以來似曾相識過的寧靜巧遇了,沖擊著思維。 靜,攙扶著夜色終于來了。蒼白的圓月端端地坐在西殿掛角的檐上。這個塵凡的大地上便又多了一分安詳與靜謐。黑漆漆的山色棲身過來,整個天地仿佛被揉搓成一個整體,裝進了木桶里。遠遠的那團焦墨般的黑該是峰頂了吧!夜色中的山頂該是什么樣子呢……寄居在客房中,唯有思想與耳朵是自由的,隨著秋螟聲、夜鶯聲、布谷鳥聲,不停歇地游離著,流竄著。深夜山里的各種聲音永遠像月光在湖水中搖晃,無意卻又總是有意。閉上眼這聲響便忽遠忽近地傳來,一會兒長一會兒短,一會兒高上去一會兒卻又掉下來。來了便不愿離去,非要在這里賴上一會。一聲傳來,另一聲也許會隔上一會兒,也許就一刻不停地追趕了來。這聲音不一定來自同一個地方,也分不清是在什么地方,只是在夜色的包裹下,來來去去。深得像鋼絲在心問劃過了一道深痕,淡得卻像露水浸潤了一下眼睛便溜走了。任你追’任你趕,這聲音就是不回頭地跑回到來時那片深遠的群山里去了。睜開眼,院子里昏黃的燈不知什么時候亮了,拎著水壺的小沙彌匆匆從門前閃過,這山間各種的“梵唱”自是打動不了他的。在這孤寂的山寺中,我不知千年來曾有幾人留意過這聲音。也許這就是緣分吧!匆忙而過的山音不知是否記住了我,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記住它們多久。 月色蒼白,在院子七八盞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更加蒼白。東院般若殿的號聲在咚咚咚的木魚聲中又響了起來,比傍晚時只是多了一絲的空曠與悠揚。一聲領,長長的像撞響沉寂萬年的銅鐘;眾聲隨,在連聲木魚聲中飄蕩。凝神細聽,仿佛是一塊仲夏的寒玉包在了心問,讓你能久久地品味其中的無盡寧靜。在古寺的樹影里、青瓦間,這佛號聲也不知廝磨過多少遭了。 ……
暮鐘偈:我行走的生命 作者簡介
石孝義,生于甲寅年清明前十四天,天津土著。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天津市作家協會會員。混跡文字江湖十余載,不以賣字為生卻以鬻文為業,曾先后在全國百余家報刊上發表小說、散文、雜文、報告文學、隨筆、評論、史論幾百萬字。出版有長篇小說《無雨無晴》。小說《老厚和他的驢》在首屆全國梁斌小說獎評比賽中曾獲得短篇小說一等獎。散文《暮鐘偈》獲“美文天下·首屆全國旅游散文大賽”二等獎。《秤》獲“商道文藝獎”首屆全國小小說大賽二等獎。小說《驢》獲遼寧《文苑春秋》全國新文學小說獎。本人曾被收入《中國現代散文家大辭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