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戰爭與和平-(全2冊)-(全譯插圖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047347
- 條形碼:9787547047347 ; 978-7-5470-473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戰爭與和平-(全2冊)-(全譯插圖版) 本書特色
列夫·托爾斯泰著的《戰爭與和平》用史詩般雄渾壯闊的氣勢描寫了1805~1820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各個生活領域,尤其是1812年庫圖佐夫領導俄國軍民抗擊拿破侖的衛國戰爭,歌頌了俄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英勇斗爭的精神。小說以羅斯托夫、包爾康斯基、別祖霍夫和庫拉金四大家族之間的相互關系為線索,展現了俄國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并探討了俄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特別是貴族的地位和出路問題。小說結構龐大,塑造了數以百計性格迥異、血肉豐滿的人物,是一部具有編年史色彩的鴻篇巨制,具有極大的思想和藝術含量。
戰爭與和平-(全2冊)-(全譯插圖版) 內容簡介
《戰爭與和平(全譯插圖版 套裝上下冊)/經典名著·價值閱讀》是一部具有史詩性質的鴻篇巨著。 《戰爭與和平(全譯插圖版 套裝上下冊)/經典名著·價值閱讀》以安德烈、皮埃爾、娜塔莎的命運為情節線索,描繪了俄國衛國戰爭時期的社會生活畫面。 《戰爭與和平(全譯插圖版 套裝上下冊)/經典名著·價值閱讀》作者將戰爭與和平、前線與后方、國內與國外、軍隊與社會、上層與下層聯系起來,全面反映了時代風貌,為所有典型人物提供了廣闊的典型環境。
戰爭與和平-(全2冊)-(全譯插圖版) 目錄
**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戰爭與和平-(全2冊)-(全譯插圖版) 節選
《戰爭與和平(全譯插圖版 套裝上下冊)/經典名著·價值閱讀》: **冊 **部 “我說。公爵先生,盧加和熱那亞都成了波拿巴家的領地了。但是我有言在先,如果您還否認戰爭的存在,如果您還袒護那個反基督者(沒錯,我確定他是反基督者)的一切卑劣行徑與他所造成的慘禍,我就不會再與您說話了,您也不再是我的朋友,不再是像您從前說過的那樣是我的忠實仆人了。哦,您好,您好。我看得出來我把您嚇到了。請坐吧,咱們坐下來談談。” 這是在一八○五年七月的一天,安娜·帕夫洛夫娜·舍列爾——皇后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的女官與心腹——在接待**個前來赴晚宴的瓦西里公爵時所說的話。安娜·帕夫洛夫娜已經咳嗽了好幾天,據她自己說是患了流行性感冒(這在當時還是一個新名詞)。 晚宴的請帖是在早晨由穿紅制服的仆役送出的,內容全都一樣: 尊敬的伯爵(或公爵),如果您尚且沒有找到更好的消遣,并且不會害怕和我這個可憐的病人相處的話,今晚七點至十點我會在寒舍恭候大駕,并感到無比榮幸。 安娜·舍列爾 “天啊,好厲害的當頭棒喝!”剛進門的公爵說道,但是并沒有因此出現絲毫窘迫。他穿著繡花的朝服、長筒襪和半高筒鞋,胸前佩戴著幾枚明星勛章,扁平的臉上帶著愉悅的表情。 他使用的是我們的祖先用來說話和思考的法語,用的是上流社會與宮廷中的顯貴們常用的溫和腔調。他走向安娜·帕夫洛夫娜,低下他噴了香水的閃光的禿頭,吻了一下她的手,就從容不迫地坐到了沙發上。 “首先,親愛的朋友,告訴我您的身體狀況如何,好讓您的朋友放心。”他依然用著剛才的腔調,那客氣的腔調和做作的同情中可以隱約聽出一種冷漠甚至嘲諷的意味。 “人的精神飽受折磨時,身體狀況怎么會好呢?一個稍微有點感情的人能在這個時代感受平靜嗎?”安娜·帕夫洛夫娜說道,“我希望您可以整晚都待在我這里。” “英國公使館的招待會該怎么辦呢?今天是星期三,我必須到那里去一下。”公爵說,“我的女兒可以陪著我去,她過一會兒就來接我。” “我還以為那個招待會已經取消了呢。說真的,這類招待會和焰火之類的,全都讓人厭煩透了。” “他們要是知道您這么想,一定會取消招待會的。”公爵說,他像一只上足了發條的鐘表,習慣性地說出一些他自己也不希望別人相信的話。 “別再拿我開玩笑了。請告訴我,對于諾沃西利采夫的緊急報告做了怎樣的決定?您全都知道。” “那件事,該怎么說呢?”公爵說道,他的語調冷漠而又無精打采,“做出了什么決定?他們已經決定:既然波拿巴要背水一戰,我們也準備那樣做了。” 瓦西里老公爵說話總是這樣慢吞吞的,像是舞臺上的演員在背臺詞。而安娜·帕夫洛夫娜·舍列爾則恰恰相反,別看她已經四十歲了,還是非常熱情活躍,容易沖動。 她的熱心使她贏得了社會地位。她有時候甚至對自己的熱心感到厭倦,又不愿意辜負其他人的期望,還是時刻保持著熱心的態度。安娜·帕夫洛夫娜的臉上時常帶著微笑,雖然與她漸漸逝去的姿色不協調,但是她就像一個嬌生慣養的孩子,即便意識到自己的缺點,還是不愿意,也不能,而且也不認為有必要改正。 一討論政治事件,安娜·帕夫洛夫娜就突然慷慨激昂起來。 “哎呀。別再跟我談論奧地利了!或許我什么都不懂,但是奧地利從來不愿意,現在也不愿意打仗。它在出賣我們。只有俄羅斯才是歐洲的救星。我們仁慈的皇帝陛下知道他崇高的天職,并且會忠于這個天職。這一點我是深信不疑的。我們善良的皇帝將擔負起世界上*偉大的任務,他那么德高望重、那么善良,上帝是不會拋棄他的。他一定能盡到他的天職,打倒革命這個怪獸,現在這個兇手和惡棍已經成為革命的代表,革命就變得更為恐怖了。殉道者的血債只能靠我們討還。不然的話,您覺得我們還能指望誰呢?滿身銅臭味的英國人理解不了亞歷山大皇帝的高尚靈魂,他們拒絕退出馬耳他,只不過是想要探查、尋求我們行動的真實意圖而已。英國人對諾沃西利采夫說了什么呢?什么也沒有。他們不曾、也不能理解我們皇帝的自我犧牲精神。我們的皇帝一無所求,只謀求全人類的福祉。可是他們許諾了什么呢?什么都沒有,就連過去的那一點點許諾他們也不會兌現!普魯士已經公開宣布,波拿巴是無法戰勝的,整個歐洲在他面前都不堪一擊……我不相信哈登貝格的話,也不相信豪格維茨的話。普魯士的這個臭名昭著的中立不過是一個圈套。我只相信上帝和我們皇帝的使命。他一定能拯救歐洲……”她突然停住了,對自己的急躁露出譏諷的微笑。 “我想,”公爵微笑著說,“如果是派您去而不是派可愛的溫岑格羅德去,您一定會一舉成功,迫使普魯士國王同意的。您的口才太好了。能給我來點茶嗎?” ……
戰爭與和平-(全2冊)-(全譯插圖版) 作者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小說家、評論家、劇作家和哲學家,同時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無政府主義者和教育改革家。托爾斯泰出身于名門貴族,享受著優越的家庭條件。他一歲半喪母,九歲喪父,由姑媽撫養長大。 托爾斯泰自幼就開始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但是他并不喜歡上流社會的生活,他將全部精力與情感寄托于文學創作。他的作品多描寫俄國革命時期的人民的頑強抗爭,因此被稱為“俄國十月革命的鏡子”。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