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虎賁萬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498916
- 條形碼:9787503498916 ; 978-7-5034-989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虎賁萬歲 本書特色
《虎賁萬歲》是一部長篇小說,是中國文史出版社“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張恨水卷”之一部。張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說,下啟通俗小說,雅俗共賞,“現代性”強,能夠與時俱進,同時他對章回小說進行了革新,促進了新文學與通俗文學的交融。本套書收錄張恨水現存全部作品,為民國小說的研究和收藏提供了方便,具有出版價值。
虎賁萬歲 內容簡介
《虎賁萬歲/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張恨水卷》是張恨水作于1945年的作品,描寫代號“虎賁”的七十四軍五十七師在日軍六萬余人的包圍中,同仇敵愾,背水一戰,“以一敵八”,苦戰十余日,與日寇浴血巷戰,得以使援軍合圍,保衛住了常德。全師八千余人,僅有八十三人生還,全書寫得可歌可泣、氣壯山河。
虎賁萬歲 目錄
自序
**章 大雷雨的前夜
第二章 第二個愛人走了
第三章 死活在這圈子里
第四章 《圣經》與情書
第五章 向炮口下走的路程
第六章 太浮山麓摸索著
第七章 虎穴上的瑞鳥
第八章 多謝厚禮恕無小費
第九章 老百姓加油
第十章 石公廟堤上和堤下
第十一章 羅家沖壕中行
第十二章 第八次進犯又壓下去了
第十三章 電話中的殺聲
第十四章 炮打波式陣
第十五章 西北郊一個黃昏
第十六章 手榴彈夜襲波式狀
第十七章 話說葉家崗
第十八章 奪回巖凸
第十九章 三個女人
第二十章 文官不怕死
第二十一章 黃九妹還活躍著
第二十二章 火藥涂染的情書
第二十三章 風!火!雷!炮!
第二十四章 肉搏后的一個微笑
第二十五章 回馬槍
第二十六章 四十八顆手榴彈
第二十七章 錦囊三條計
第二十八章 火瀑布下的水星樓
第二十九章 竹竿挑碉堡
第三十章 女擔架夫
第三十一章 兩位患難姑娘
第三十二章 勤務兵的軍事談
第三十三章 鳥巢人語
第三十四章 夜風寒戰郭星火肅孤城
第三十五章 鐵人鐵人
第三十六章 自殺的上帝兒女
第三十七章 戰至*后一人的壯舉
第三十八章 零距離炮與火牛陣
第三十九章 余師長彈下巡城
第四十章 忽然寂寞的半天
第四十一章 逮活的
第四十二章 沒讓敵人活埋到
第四十三章 虎嘯
第四十四章 殺四門
第四十五章 以忠勇事跡答復荒謬傳單
第四十六章 覆廓碉堡戰
第四十七章 通信兵和工兵都打得頂好
第四十八章 看到巨幅電影廣告
第四十九章 禿墻夾巷中之一戰
第五十章 向民間找武器
第五十一章 刀襲敵后手推戰梯
第五十二章 余師長親督肉搏戰
第五十三章 *得意的一句話
第五十四章 聽!援軍的槍聲啊!
第五十五章 裹傷還屬有情人
第五十六章 平凡的英雄神奇的事實
第五十七章 人換機槍
第五十八章 這樣的吃喝休息
第五十九章 對攻心戰的一個答復
第六十章 師部門前的血
第六十一章 江心淚
第六十二章 沖!沖過去!
第六十三章 羅家崗望月
第六十四章 用日本機槍打日本兵
第六十五章 沒有垮字
第六十六章 拿下傅家堤早過年
第六十七章 飽餐了精神不知肉味
第六十八章 拿下毛灣打開大門
第六十九章 一口氣打回城去
第七十章 國旗飄飄
第七十一章 廢城巡禮
第七十二章 坐井觀天
第七十三章 敵尸群中夜獵
第七十四章 荒涼,恐怖,奮斗!
第七十五章 舄履交錯
第七十六章 復活之夜
第七十七章 一只離群孤雁
第七十八章 空山無人
第七十九章 一場噩夢以后
第八十章 虎賁萬歲
虎賁萬歲 節選
《虎賁萬歲/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張恨水卷》: **章 大雷雨的前夜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十四日,有十萬人會永遠記得這個日子。這十萬人是武陵縣的市民,武陵這個名詞,差不多念過兩頁線裝書的人,對他不會怎樣陌生,陶淵明那篇《桃花源記》,老早就介紹過了。雖然那時的武陵郡治,不是現在的縣址,但這個武陵郡變成武陵縣,歷史上是這樣一貫下來的,讀者也許為了這緣故,高興翻一翻手邊的地圖,武陵縣在哪里?然而華南各省找不到,華中華北各省也找不到,甚至邊省地圖里更找不到,莫非編地圖的先生把他遺漏了?不是!他這名字有三十多年不用了,他現在承襲了他哥哥的名字,叫常德。他父親呢,是湖南。原來常德府武陵縣,民國紀元前是同城而治的,民國廢府,把武陵這個名字收起來,用了常德。這里為什么稱常德市民為武陵市民呢?這是我私人的敬仰,愿意恭稱他們這一個古號,因為自三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以后,他們那座城池的表現,大可以認為是武德的山陵。老虎在武陵上叫嘯,字面上也透著威風,你說句武陵虎嘯,在方塊字的特殊作用平仄方面會念得響亮而上口些。不然,改叫常德虎嘯,你不覺得有點兒口上差勁嗎? 可是虎嘯兩字,又作何解?那你別忙,這個故事會告訴你的,這十萬市民永遠記得這個日子,也就是為了虎嘯。那么,這老虎是特別大了,這嘯聲可以讓十萬人聽到。不,全中國人聽到的,全世界人也聽到的。但他不是一只老虎,是八千五百二十九只老虎。你聽了會驚訝地說:這樣多老虎?好大一個場面,那我還得笑著告訴你,他不真是老虎,是人,所以我用一個他字。他不是平常的人,是國軍七十四軍五十七師的全體官兵。你也許是個現代**流的考據家,必然又得問一聲,人就是人,五十七師就是五十七師,為什么稱他們作老虎?我說:那是人家的另一種番號,五十七師的代字另稱虎賁。我怕你打破砂鍋問到底,干脆我再告訴你,《書經·牧誓》上,武王有戎車三百輛、虎賁三百人。賁字和奔字同音同義,就是說那武士像老虎奔人羊群一般,所向無敵。說得夠明白的了,讀者里面縱有考據家,大概可以不問了。然而我一想,慢來!這個嘯字沒有交代。不過,這個嘯字可不是餓漢吃饅頭,整個一口就可吞下,卻得細細地說,又必須回到十一月十四日的那一天。 這一日,是個冬晴的日子,華中的氣候還相當和暖,人穿著棉袍子,身上有點兒熱烘烘。四點鐘將到,太陽斜到了城市西邊,天腳下密結著魚鱗片的云彩,把太陽遮住了。那魚鱗縫里透出了金色的陽光,慢慢地鑲著金邊的大魚鱗,變成了一團橘色的紅霞。敏感的人覺著這是血光,象征著這個洞庭湖西岸的軍事大據點,將有一場大戰。冬日天短,夜幕漸漸地在當頂的天空伸張著,那紅霞反映出來的晚光,把整個常德城全籠罩在美麗的橘紅色里。但這城里的人,走的走了,不走的人忙著在家里收拾細軟,釘鎖門戶,明天十一月十五日,是疏散的*后一天。師部和縣政府已再三地貼出布告,城里不留下任何一個人民。所以這是大疏散的倒數第二日,市民準備著在城里吃*后一次的晚餐。有幾處人家屋頂煙囪,冒出了幾道青煙,青煙上面,有三三五五的歸巢烏鴉悄然地飛過。不知是哪里吹出一陣軍號聲,立刻讓人感到這座城不是凄涼而是嚴肅。 在這嚴肅的氣氛里,一個軍服整齊的軍官,默然地走過幾條無人的街道。他胸前的佩章,**行橫列著虎賁二字,其下注職位姓名,少校參謀程堅忍。他沉重的皮鞋步伐聲,走著青石板的路面,卜篤作響,也道出他名字所含的意義。走到一個小一字門樓前,他止住了腳,里面有人迎著笑了出來道:“媽!堅忍來了。”出來的是個少女,約莫二十上下年紀,長長的個子,皮膚帶點兒黃色,長圓的臉上,配著一雙大眼睛,烏黑的頭發,在腦后剪了個半月形。在她手腕的健肥上和雙肩的闊度上,表現出她是北方姑娘。她藍布罩衫上,套了一件紫色的短毛繩衣。程堅忍看到她,點了頭笑道:“這個城郊的空襲,將從此加多。婉華你還穿著這鮮明顏色的衣服?”婉華拉住他一只手,走向屋里笑道:“往常你愛看我穿著這件紫色的毛繩衣呀,我為著歡迎你,特意穿起來的。”程堅忍緊緊地握住了她多肉的手,覺得手心握著一團溫暖的棉絮,笑道:“婉華,我深深地感謝著你的厚意。” 婉華正想答應他這句話,出來一位老太太,她穿著青布棉袍,露出下面解放的雙腳,穿著兒童式的棉鞋,在她周身不帶一點兒俗氣的態度上,可以知道她是一位受過教育的老人家。她說話兀自操著純粹的濟南土音,她道:“堅忍,你可來了。婉華盼你一天了,依著俺,今天下午,就該走了,她說,一定要和你見一面,飯菜都預備好了,同來吃飯吧。”堅忍道:“魯老太太,師部里多忙呀!算師長特別通融,允許給我兩小時的假,讓我來和二位話別。”婉華笑道:“你多客氣呀,不稱你們稱著二位。”說著話大家走進了堂屋,正中桌上擺著三副杯筷,點了一盞菜油燈,燈草加了七八根,燃得火焰很大。程堅忍在旁邊一張木椅子上坐著,婉華立刻送了一盞茶在他手上。他雙手接著茶杯,笑道:“你對我也客氣呀!”她挨了他的椅子在方凳上坐了,笑道:“不知道什么緣故,我自上一個禮拜起,我對你是特別地掛心。”程堅忍道:“是的,我們由朋友的階段,終于訂了婚,彼此是情投意合的。我們都是山東人,怎樣會在常德相遇的,不是冥冥中有個人在撮合著嗎?可是,從今以后,也許是永別了,叫人真不無戀戀啦!”他說著喝下一口茶,表示他這話,說得是很沉著的。婉華立刻搖頭道:“不!永別?我根本沒有這個想法,只能暫別罷了,而且很短時間的暫別。”程堅忍很從容地又喝了一口茶,笑道:“那沒關系,軍人從來不忌諱這個死字。我一當了軍人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也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軍人,他才有作為。”婉華笑道:“你當然是個有作為的軍人,可是更要有那個信心,這回決定是暫時,不是永別。”程堅忍放下茶杯,握住了她的手,笑道:“好的,等這一仗打過去了,我們就結婚過陽歷年。” ……
虎賁萬歲 作者簡介
張恨水(1895-1967),現代著名報人及作家。原名張心遠,祖籍安徽潛山,生于江西。一生致力于通俗文學寫作,成就卓著,創作了《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紙醉金迷》《夜深沉》《巴山夜雨》等中長篇小說一百多部,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他不僅是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的多產作家,而且是暢銷書作家,有“章回小說大師”“中國大仲馬”“民國第1寫手”等美譽。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