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在歌俗中詩意生存-以侗族河歌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84586
- 條形碼:9787010184586 ; 978-7-01-01845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在歌俗中詩意生存-以侗族河歌為例 本書特色
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生態美學視野下的侗族河歌研究”(批準號:15XMZ092)成果,也是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民族學院“流域文明與族群互動”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本書將侗族慣有的詩意生存方式置放于河歌歌俗中進行分析,揭示河歌與人及其生活的關系,從而實現對河歌的生態審美研究和民族學人類學研究。具體而言:本書首先勾勒了其他侗歌、河歌的研究現狀,指出目前學界幾乎沒有從人類學、美學等視角深入研究河歌的文獻。 在對河歌作概念界定,并對河歌的歷史和分布區域作出研究的基礎上指出,其“詩意生存”內涵是歷史生成的。基于侗族以前是“無字文化”社會的事實,河歌的生發是跟侗族歷史上沒有文字靠歌來代言、以歌交友、以歌擇偶的現實相關,又跟侗族生計方式和“團寨”文化模式下侗族的“群體性”交往特征有關。從邏輯上,本書對“坡會節”和“春社節”等歌俗活動、行歌坐夜的河歌結構、歌師及貢獻、侗族宗教文化、河歌審美特征、河歌的傳承和保護進行研究,分析出侗族詩意生存的具體規程和意義,認為河歌體現了侗族歌論“歌養心”、以歌交友和擇偶的詩意生存方式。本書通過考察侗族審美意識、審美活動、審美關系以及河歌藝術生發規律,考察河歌審美場中人
在歌俗中詩意生存-以侗族河歌為例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生態美學視野下的侗族河歌研究”(批準號:15XMZ092)成果,也是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民族學院“流域文明與族群互動”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本書將侗族慣有的詩意生存方式置放于河歌歌俗中進行分析,揭示河歌與人及其生活的關系,從而實現對河歌的生態審美研究和民族學人類學研究。具體而言:本書首先勾勒了其他侗歌、河歌的研究現狀,指出目前學界幾乎沒有從人類學、美學等視角深入研究河歌的文獻。 在對河歌作概念界定,并對河歌的歷史和分布區域作出研究的基礎上指出,其“詩意生存”內涵是歷史生成的。基于侗族以前是“無字文化”社會的事實,河歌的生發是跟侗族歷史上沒有文字靠歌來代言、以歌交友、以歌擇偶的現實相關,又跟侗族生計方式和“團寨”文化模式下侗族的“群體性”交往特征有關。從邏輯上,本書對“坡會節”和“春社節”等歌俗活動、行歌坐夜的河歌結構、歌師及貢獻、侗族宗教文化、河歌審美特征、河歌的傳承和保護進行研究,分析出侗族詩意生存的具體規程和意義,認為河歌體現了侗族歌論“歌養心”、以歌交友和擇偶的詩意生存方式。本書通過考察侗族審美意識、審美活動、審美關系以及河歌藝術生發規律,考察河歌審美場中人與歌生態潛能的耦合對生關系,得出詩意生存是河歌審美精神的凝結、價值功能的體現。認為河歌對人的審美形塑實質上是一種生態美育,河歌是侗族通過歌俗活動實現詩意生存的中介。 本書在生態文明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背景下系統地研究河歌生發、發展的生態環境和生態構成及其在當下的利用、傳承和保護路徑,指出了河歌對生態審美者培育的價值意義,有利于補充生態美育理論建構的內容,也會引起學術界共鳴和世人對侗族河歌的關注。具有突出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在歌俗中詩意生存-以侗族河歌為例 目錄
**章 侗族河歌概說
**節 侗族河歌的生發歷程
第二節 侗族河歌流傳地域及其形成原因
第三節 侗族河歌類型及屬性
第四節 侗族河歌與其他侗歌的親緣關系
第二章 行歌坐夜的侗族河歌
**節 有序的侗族河歌歌組
第二節 行歌坐夜歌組與“為也”層次結構的對應性
第三節 行歌坐夜的侗族河歌婚戀文化內涵
第三章 侗族河歌與節俗
**節 廣西唐朝侗寨“登坡節”
第二節 黎平龍額社節及河歌藝術節
第三節 “四月八”龍額村、高培村“為也”
第四章 歌師:詩意生存的享有者、體現者與創造者
**節 歌師是河歌研究不可或缺的維度
第二節 歌師功用論
第三節 代表性河歌歌師及主要事跡
第四節 從電影《我們的嗓嘎》看歌師精神及其困境
第五章 詩意生存的信仰觀念語境
**節 侗族的“以鄰為善觀”
第二節 侗族神靈信仰舉要
第六章 詩意生存綻放出侗族河歌的美
**節 含蓄、直白與詩意的侗味語言
第二節 侗族河歌的人物形象
第三節 侗族河歌的美蘊
第四節 侗族河歌的“和諧”之美
第七章 侗族河歌的傳承和保護
**節 文化變遷下的侗族河歌
第二節 河歌藝術節——侗族河歌傳承的新方式
第三節 走向多元的傳承保護理路
結語歌養心、詩意生存與河歌的未來
參考文獻
后記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