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施工技術指南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4141485
- 條形碼:9787114141485 ; 978-7-114-1414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施工技術指南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共振碎石化技術的適用條件、設備與工作原理、技術的優勢、基本要求、施工具體步驟、加鋪層結構設計、施工質量鹼查與驗收、安全與環境保護等方面。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施工技術指南 目錄
1.1 共振碎石化技術的定義
1.2 共振碎石化設備與工作原理
1.3 共振碎石化技術的特點
1.4 共振碎石化技術的優勢
2 共振碎石化技術適用條件
2.1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條件
2.2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的技術條件
2.3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的經濟條件
3 共振碎石化技術的基本要求
3.1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況調查
3.2 共振碎石化施工要求
3.3 共振碎石化層整平
3.4 共振碎石化層施工質量檢查與驗收
3.5 加鋪層設計
3.6 其他要求
4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況調查與評價
4.1 舊路資料收集
4.2 舊路現狀調查與評價
4.3 舊路病害成因分析
5 共振碎石化施工技術
5.1 一般規定
5.2 共振碎石化設備
5.3 共振碎石化施工工藝流程
5.4 施工準備
5.5 試振
5.6 共振碎石化施工注意事項
5.7 碎石化層碾壓
5.8 自然交通條件下的養生
5.9 碎石化層調平與補強處理
6 碎石化層整體穩定措施
7 加鋪層結構設計
7.1 加鋪層結構類型
7.2 瀝青加鋪層結構設計方法
7.3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層設計
8 施工質量檢查與驗收
8.1 碎石化層質量檢查驗收
8.2 加鋪層質量檢查驗收
9 安全與環境保護
9.1 一般規定
9.2 施工安全
9.3 環境保護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施工技術指南 節選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施工技術指南》: (5)為了提高碾壓效果,在**遍和第三遍碾壓之前、第四遍碾壓之后灑水,達到*佳含水率(40/0~50/0)即可碾壓。 (6)對路面邊緣、加寬及港灣式停車帶等大型壓路機難以碾壓的部位,應采用自重1~2t的小型振動壓路機壓實。 (7)共振碎石化施工前應設置施工測量控制點,破碎后及時測量頂面高程。在碎石化層碾壓完成后,與原路面高程相比,沉降量應在12mm以內;通車7d后觀測對比的沉降量應小于20mm,沉降量大于20mm時,參考本指南5.9中的規定處理。 5.8 自然交通條件下的養生 (1)在剛完成的碎石化路面,應保持表面松散層4%~5%的含水率,并隨即開放交通,在通車期間保濕養生7d左右,穩固表面松散層,防止細小顆粒在交通作用下被帶走。 (2)為了獲得強度合適、變形均勻、平整和穩定的柔性結構層,碾壓后須經過自然交通條件下交通行車和柔性結構研判處理。一方面使其在自然交通條件下固結,提高其承載能力;另一方面,針對破碎完成后在自然交通的作用下,出現表面不平整、翻漿、沉陷變形等強度薄弱區的局部路段,需要進行補強處理。 (3)在碎石化路段內合理地布置交通標志引導交通,避免相互干擾,提高交通安全性和通行能力;同時應避免渠化交通對碎石化后路表面的影響。 5.9 碎石化層調平與補強處理 (1)對柔性結構經過7d自然交通行車后,表層高差小于20mm不作另外處理。高差在20~50mm,只需采用級配碎石進行補平、壓實即可。 (2)若相對平整度較差或沉陷大于50mm,需采用水泥穩定粒料類、低強度等級水泥混凝土等材料進行補強。 ……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