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異質性文化資本與中國經濟增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649926
- 條形碼:9787513649926 ; 978-7-5136-499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異質性文化資本與中國經濟增長 本書特色
《異質性文化資本與中國經濟增長》從文化資本視角出發,立足中國多元文化理念體系,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探討了以市場經濟競爭和創新理念為特征的市場文化資本和以傳統儒家文化理念為核心的傳統文化資本影響經濟長期增長的邏輯機理,目的在于尋找支撐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新動力,以應對次貸危機和投資驅動增長方式對中國經濟的長期影響,同時從經濟發展視角為文化建設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終為中國經濟和文化建設提供理論與現實依據。
異質性文化資本與中國經濟增長 內容簡介
《異質性文化資本與中國經濟增長》從文化資本視角出發,立足中國多元文化理念體系,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探討了以市場經濟競爭和創新理念為特征的市場文化資本和以傳統儒家文化理念為核心的傳統文化資本影響經濟長期增長的邏輯機理,目的在于尋找支撐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新動力,以應對次貸危機和投資驅動增長方式對中國經濟的長期影響,同時從經濟發展視角為文化建設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終為中國經濟和文化建設提供理論與現實依據。《異質性文化資本與中國經濟增長》借鑒文化資本概念,首先,通過梳理新制度經濟學派以及社會學家關于文化、文化資本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利用歸納法總結出傳統文化資本、市場文化資本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3個理論假說:(1)傳統文化資本通過影響市場主體物質和人力資本積累促進經濟增長;(2)市場文化資本通過激勵市場主體進行技術創新促進經濟增長;(3)傳統文化資本與市場文化資本在積累過程中能夠通過制度選擇影響經濟增長效率,促進經濟增長。其次,在內生經濟增長框架下,通過加入市場文化資本和傳統文化資本變量,從數理演繹角度探討異質性文化資本對穩態經濟增長路徑的影響,從而在邏輯層面對上述三個理論假說進行驗證。再者,選取1997-2012年《中國統計年鑒》公布的省級面板數據,依據永續盤存法從家庭和產業兩個角度對中國傳統文化資本和市場文化資本進行有效估計,并利用固定效應(FE)和隨機效應(RE)模型實證檢驗了傳統文化資本影響經濟增長的機理,結論顯示傳統文化資本通過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積累渠道對經濟增長有積極作用,與理論假說(1)是一致的,而且因地區間傳統文化資本存量的差異,導致傳統文化資本對地區經濟增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此外,本書依據隨機前沿模型(SFA)分別驗證了異質性文化資本影響經濟增長的理論假說(2)和(3),實證結果表明市場文化資本能夠通過提高創新效率促進經濟增長,與理論假說(2)一致,同時傳統文化資本和市場文化資本在積累過程中,一方面能夠通過融合提高增長效率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卻在沖突過程中降低增長效率抑制經濟增長,這種效應在區域之間和不同創新主體之間表現較為明顯,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理論假說(3)闡述的邏輯。和現有研究相比,《異質性文化資本與中國經濟增長》所作的工作主要有:一,從多元文化視角出發,在內生增長模型基礎上初步構建了異質性文化資本影響經濟增長的邏輯框架;二,在測度異質性文化資本存量的過程中,克服現有研究僅僅從產業角度度量文化資本存量的不足,既結合家庭和產業層面的文化統計指標確定*終文化資本的存量,又利用市場化指數和經濟結構指數作為區分中國異質性文化資本的權重,有效估計中國省級異質性文化資本存量;三,利用SFA方法分析了異質性文化資本影響經濟增長效率和創新效率,較早從實證層面談論了異質性文化資本對全要素生產率變化趨勢以及技術創新效率的影響;四,本書在詳細測度傳統文化資本基礎上,采用面板計量方法對省域面板統計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支撐了國內學者對中國傳統儒家文化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理論研究。
異質性文化資本與中國經濟增長 目錄
異質性文化資本與中國經濟增長 作者簡介
李娟偉,男,1985年6月生,現為陜西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理論經濟系講師,經濟學博士。研究領域為經濟增長與文化經濟。近年來,圍繞文化與中國經濟增長問題撰寫了一系列學術論文,先后在《經濟科學》《中國經濟問題》《改革》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參與教材及專著編寫十余部,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省部級項目5項,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教育部重大招標公關項目多項。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