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扶貧開發報告:2017:2017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20531
- 條形碼:9787520120531 ; 978-7-5201-205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扶貧開發報告:2017:2017 本書特色
精準扶貧,是當今中國扶貧開發的主題和脫貧攻堅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國繼開發式扶貧之后對國際減貧事業做出的又一個重要貢獻!吨袊鲐氶_發報告(2017)》建構了精準扶貧政策分析框架,全面總結和分析了2013年以來中國精準扶貧的實踐和成效,討論和分析了中國脫貧攻堅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策建議。
中國扶貧開發報告:2017:2017 內容簡介
本書建構了扶貧政策分析框架, 全面總結和分析了2013年以來中國精準扶貧的實踐和成效, 討論和分析了中國脫貧攻堅面臨的挑戰, 并提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策建議。
中國扶貧開發報告:2017:2017 目錄
1 中國精準扶貧的進展和前瞻
【中國社會科學院扶貧開發報告課題組】/001
一 中國精準扶貧的實踐/002
二 中國精準扶貧的成就及其對減貧和治理理論的貢獻/025
三 中國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面臨的主要挑戰/042
四 未來3年中國脫貧攻堅的應對策略/058
Ⅱ 專題篇
2 中國精準扶貧政策體系的演變【白 描】/066
3 扶貧對象的精準識別和動態調整【楊 穗】/093
4 脫貧攻堅監督和考核評估【譚清香 楊 穗 吳國寶】/119
5 我國產業扶貧的進展與挑戰【郭建宇】/149
6 中國就業扶貧進展【劉建進 檀學文】/174
7 易地扶貧搬遷的進展和問題【李 靜 楊 穗】/195
8 中國教育扶貧進展【檀學文】/224
9 中國生態扶貧政策和實踐【吳國寶】/250
Ⅲ 案例篇
10 做好“真”字文章
——井岡山精準扶貧的經驗與模式【陳成文 陳建平】/276
11 貧困縣脫貧摘帽案例研究
——蘭考脫貧攻堅的基本經驗與啟示意義【黃承偉 呂 方】/295
12 貴州大扶貧模式及其進展【檀學文】/316
13 產業扶貧的廣西經驗【莫光輝】/334
14 政企合力整體脫貧攻堅的典范
——恒大集團整體幫扶大方縣案例研究【李 靜 韓 縉】/355
Abstract/383
Contents/385
中國扶貧開發報告:2017:2017 作者簡介
李培林,男,1955年5月生,山東濟南市人。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社會學研究所首席管理、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社會學研究》主編。1972年在山東師范畢業大學附中高中畢業。1977年考入山東大學哲學系,1982年畢業后考取出國留學生,到北京語言學院集中學法語。1983年赴法留學,1984年獲得法國里昂大學碩士學位,1987年獲法國巴黎第一大學(索邦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1988年與夫人一起回國,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在城鄉社會學研究室。1989年晉升副研究員,1990年任工業社會學研究室主任。1992年破格晉升研究員,并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1993年起擔任博士生導師并享受政府特貼。1993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兼研究生院社會學系主任。2011年3月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2012年11月,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發展、社會結構、企業組織和社會政策。魏后凱,男,1963年12月出生,湖南省衡南縣人,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7年9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研究員。曾任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布局與區域經濟研究室副主任、主任;2006年10月任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2008年9月任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2009年9月任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2014年12月,到嘉峪關市掛職,任市委常委、副書記;2015年5月擬提升為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長,中國城郊經濟研究會會長,民政部、國家民委、北京市、山西省等決策咨詢委員,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專家咨詢組成員,10多所大學兼職教授。主要從事城市與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研究。李培林,男,1955年5月生,山東濟南市人,F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社會學研究所首席管理、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社會學研究》主編。1972年在山東師范畢業大學附中高中畢業。1977年考入山東大學哲學系,1982年畢業后考取出國留學生,到北京語言學院集中學法語。1983年赴法留學,1984年獲得法國里昂大學碩士學位,1987年獲法國巴黎第一大學(索邦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1988年與夫人一起回國,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在城鄉社會學研究室。1989年晉升副研究員,1990年任工業社會學研究室主任。1992年破格晉升研究員,并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1993年起擔任博士生導師并享受政府特貼。1993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兼研究生院社會學系主任。2011年3月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2012年11月,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發展、社會結構、企業組織和社會政策。 魏后凱,男,1963年12月出生,湖南省衡南縣人,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7年9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研究員。曾任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布局與區域經濟研究室副主任、主任;2006年10月任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2008年9月任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2009年9月任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2014年12月,到嘉峪關市掛職,任市委常委、副書記;2015年5月擬提升為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長,中國城郊經濟研究會會長,民政部、國家民委、北京市、山西省等決策咨詢委員,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專家咨詢組成員,10多所大學兼職教授。主要從事城市與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研究。 吳國寶,男,1963年12月10日出生,江西修水人,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貧困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項目——精準扶貧政策有效性研究的首席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1980-1984年在江西財經大學計劃統計系統計專業學習;1984-1987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農業經濟系學習;1987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和研究員。1993-1994年到澳大利亞阿德雷德大學從事合作研究;1995-1998年在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生院農業經濟系攻讀在職博士學位;1998年到美國密歇根大學從事合作研究。曾任亞洲開發銀行駐華代表處高級扶貧顧問以及世界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際農發基金、英國國際發展署、澳發署等國際多邊和雙邊機構的咨詢顧問。主要研究領域是扶貧、小額信貸、農村發展和農民福祉。 王萍萍,女,1965年出生,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高級統計師。1986-1989年分別獲得浙江林學院林學系理學士學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農村發展研究系經濟學碩士學位。1994年-1995年為英國倫敦經濟學院訪問學者,從事農民消費方面的研究。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農村與農業發展學院,獲農村綜合發展專業博士學位。1989年進入國家統計局工作,歷任農調總隊(農村司)住戶處副處長、地區處處長、貧困監測處處長。長期從事住戶調查方案設計、組織管理和數據處理分析工作。研究領域主要包括樣本抽選、問卷和指標設計、貧困和扶貧項目影響評估、居民收入和消費等。檀學文,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貧困與福祉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貧困問題研究中心秘書長、中國國外農業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民工與城市化、可持續食品供應鏈與農業可持續發展、貧困與福祉等。曾獲第七屆“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獎”專著獎。李靜,管理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村金融、貧困與福祉、奶業經濟等。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