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宗祖文化與精準扶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18699
- 條形碼:9787520118699 ; 978-7-5201-186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宗祖文化與精準扶貧 本書特色
2017年6月11日,首屆宗祖文化(北京)論壇在全國政協禮堂隆重召開。論壇由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主辦,主題是“弘揚宗祖文化、助力精準扶貧”,邀請了農業經濟、農村發展、傳統文化等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圍繞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闡述。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就是本次宗祖文化論壇的精彩發言,中篇是邀請的國內相關專家撰寫的專題論文,下篇是家風傳承、老字號文化傳承事跡和宗祖產品精準扶貧實踐。
宗祖文化與精準扶貧 內容簡介
2017年6月11日, 首屆宗祖文化 (北京) 論壇在全國政協禮堂隆重召開。論壇由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主辦, 主題是“弘揚宗祖文化、助力精準扶貧”, 邀請了農業經濟、農村發展、傳統文化等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圍繞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闡述。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 上篇就是本次宗祖文化論壇的精彩發言, 中篇是邀請的國內相關專家撰寫的專題論文, 下篇是家風傳承、老字號文化傳承事跡和宗祖產品精準扶貧實踐。
宗祖文化與精準扶貧 目錄
我的宗祖文化構想(代序二)【盧明昌】
前 言
上篇 專家視點
弘揚宗祖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官景輝】
中國夢【夢有根 葉小文】
宗祖文化保護地方惠及百姓【林嘉騋】
宗祖文化與家風禮儀【于 丹】
宗祖文化,初心所在【盧明昌】
放歌文化的春天【姜衛東】
老字號,中國商業領域的稀土【趙新建】
弘揚宗祖文化,助力精準扶貧【孔慶平】
“宗祖文化與文化自信”論壇實錄
“宗祖文化與精準扶貧”論壇實錄
宗祖文化與宗祖產品【曹山明】
宗祖文化概述【新農村文化建設管理委員會宗祖文化研究中心】
中篇 前沿研究
論太平天國運動后族權的強化【王思明 李昕升】
論農耕文化的傳承【張 瑩 龍文軍】
對中國傳統農耕倫理的探討【曹山明 蘇 靜】
英國傳統村落保護的核心理念及其實現機制【李建軍】
城鎮化進程中傳統村落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以湖州荻港村為例【鄧黍心 伽紅凱】
農業文化遺產傳播的媒體應用模式探析【韓凝玉 張 哲 王思明】
制度性文化保護的悖論與反思
——以黔東南榕江縣S鄉的旅游開發與侗歌文化保護為例【高雪蓮】
“國際慢城”椏溪鎮對四川省小城鎮發展的啟示【彭 柳 田 敏】
淺析沂山風景區宗祖文化——以沂山東鎮廟為例【劉長富 張芝花】
成都客家宗祖文化研究【王 鳳】
川西地區文化資源分析與發展策略研究【陳 龍 曹 梅】
鄉村之美在于有文化魂
——基于浙江保護利用歷史文化村落的探索【鄭有貴】
傳統文化推動現代生態農業發展
——宗祖文化潤澤拜泉生態農業淺析小結【王樹清】
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視角下宗族文化與精準扶貧【張燦強】
一個侗族村寨的調查【肖克之】
春節活動所隱含的中國文化信息【曹山明】
陜北宗祖情【韓樂平】
下篇 傳承實踐
謝氏文化傳承正氣——中華謝氏家風之初探【謝向英】
正心正德大醫精誠——記湖州沈天成堂【半 龕】
踐行者郭華鋼
廣濟世 育眾生——記掌門人杜新磊
中醫世家濮濟生堂
忙碌是一種常態 充實是一種幸福
從容淡定做生意
一心一意做好茶
得心應手周公筆 揮毫潑墨湖州情
周瑾:一生敢為筆癡狂
一支湖筆,一種傳承
生在湖筆世家 立志湖筆為業
匠心釀就“英雄酒”——山東景陽岡酒廠掌門人趙傳新
熊貓乳業:為世界貢獻營養和美味
李作恭與他的煉乳王國
霍山石斛和它的傳說
山東半島的萊陽梨,新時代的健康果品【尉喜金 孫君茂】
宗客網——致力于做困難群眾致富的貼心人
文化搭臺,產品唱戲——論宗客網扶貧創富新模式【王學文】
從安吉白茶看宗祖文化【汪 群】
宗祖文化,文化資本推動經濟資本的新契機【沈 磊】
把根留住!宗客網文化尋根在路上
源于文化,歸于傳承【曹山明】
宗祖文化傳承人——杜榮如事跡
尋宗繼祖,傳承路上的赤子之心——記優秀宗祖文化傳承人孔慶平
傳承路上,十年堅守——記優秀宗祖文化傳承人韓樂平
精準扶貧在福鼎,宗客網生態互助扶貧模式見成效
宗客網精準扶貧有妙招
白馬尖霍山石斛聯姻宗客網,書寫“仙草之首”新篇章
宗客網董事長盧明昌考察霍山石斛生產基地
霍山縣委領導來訪宗客網,大型產業綜合體呼之欲出
精準扶貧在路上——宗客網延安精準扶貧之行
盧明昌董事長赴陜北考察宗客網延川紅棗基地
宗客網匠心打造陽澄湖大閘蟹養殖基地
陽澄湖大閘蟹“蟹逅”之旅
五常大米
伊春藍莓
長白山人參——皇封參
福鼎白茶
六安瓜片
南果梨
茅臺鎮醬香酒
嵊州香榧
泰和烏雞
霍山石斛
后 記
宗祖文化與精準扶貧 作者簡介
官景輝,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新農村文化建設管理委員會會長。。王思明,男,1961年11月出生,湖南株洲人,農學博士。現任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技術史一級學科首席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南京農業大學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院長、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主任,國家核心期刊《中國農史》雜志主編。長期從事農業史和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曾經獲美國史密森研究院獎學金赴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加州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從事客座研究,獲中英學術交流基金資助赴劍橋大學從事客座研究,獲日本學術振興會資助赴東京大學、東京農業大學從事客座研究。出版專著、主編著作近20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余篇。主持國家科技部、農業部、教育部、國家社科基金、中宣部及國務院古籍整理小組科研課題20余項。張孝德,男,1956年8月生,博士,教授,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中國鄉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理事。1976年-1978年在北京衛戍區當兵。1978年1982年攻讀山西大學經濟系學士學位。1982年-1993年先后在晉東南地區財委,山西晉城市財委工作。1993年-1997年在長治學院政史系從教。1995年-1996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作訪問學者一年。1997年-2000年9月攻讀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博士學位。2000年起在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研究領域包括宏觀經濟、區域經濟與城市經濟管理等。龍文軍,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官景輝,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新農村文化建設管理委員會會長。。王思明,男,1961年11月出生,湖南株洲人,農學博士。現任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技術史一級學科首席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南京農業大學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院長、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主任,國家核心期刊《中國農史》雜志主編。長期從事農業史和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曾經獲美國史密森研究院獎學金赴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加州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從事客座研究,獲中英學術交流基金資助赴劍橋大學從事客座研究,獲日本學術振興會資助赴東京大學、東京農業大學從事客座研究。出版專著、主編著作近20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余篇。主持國家科技部、農業部、教育部、國家社科基金、中宣部及國務院古籍整理小組科研課題20余項。 張孝德,男,1956年8月生,博士,教授,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中國鄉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理事。1976年-1978年在北京衛戍區當兵。1978年1982年攻讀山西大學經濟系學士學位。1982年-1993年先后在晉東南地區財委,山西晉城市財委工作。1993年-1997年在長治學院政史系從教。1995年-1996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作訪問學者一年。1997年-2000年9月攻讀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博士學位。2000年起在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研究領域包括宏觀經濟、區域經濟與城市經濟管理等。龍文軍,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盧明昌,江蘇省大豐市人。上海日月昌集團董事長、稼禾資本創始人、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新農村文化建設管理委員會副會長、中華老字號文化創意傳媒聯盟執行主席、西部經濟貿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品牌扶貧”創始人。2016 年,創造性地提出宗祖文化概念體系,并創立宗客網,在全國多地建立產業扶貧基地,幫助大批貧困群眾脫貧。2017 年提出“品牌扶貧”概念,并創立老農部落品牌扶貧平臺。曾獲“中國十佳優秀新鄉賢”“中國優秀誠信企業家”等殊榮。 姜衛東,新農村文化建設管理委員會副會長,宗祖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曹山明,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新農村文化建設管理委員會,副會長。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