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yī)追兇:破譯犯罪現(xiàn)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y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憲法學專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08625
- 條形碼:9787520308625 ; 978-7-5203-0862-5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憲法學專題研究 本書特色
陳焱光著的《憲法學專題研究》是作者在十多年來從事法學專業(yè)研究生《憲法學專題》課程教學的講稿基礎上,選取若干專題結集而成,其中有這些年來個人思考憲法問題的些許體會和心得,也參考了中外法學界學者憲法方面的研究成果。 本書選取了六個專題進行初步探析,包括:《憲法概念》《中西憲法思想的演進與檢視》《憲法原則》《人權和公民基本權利》《國家權力及其制約》《憲法程序》。
憲法學專題研究 內容簡介
《憲法學專題研究》是湖北大學研究生精品教材建設項目立項建設的第1批項目的成果。 《憲法學專題研究》是立足于當前法學專業(yè)研究生教研的現(xiàn)狀,在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作者近年來教學和研究的相關成果,獨著而成的學術著作,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創(chuàng)新之處 《憲法學專題研究》選取憲法學科研究生學習和研究必須掌握的知識體系、研究方法和相關問題的深入度等方面的主要問題,做專題性深入研討,具有較高的理論和教學實踐價值。
憲法學專題研究 目錄
**節(jié) 憲法概念的地位和意義
第二節(jié) 憲法概念的語義分析及其近代嬗變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憲法
第四節(jié) 當代中國憲法概念縷析
第五節(jié) 如何揭示憲法概念
第六節(jié) 新的憲法概念的意義
第二章 中西憲法思想的演進與檢視
**節(jié) 近代以前的憲法思想
第二節(jié) 中世紀憲法思想
第三節(jié) 西方近代憲法思想
第四節(jié) 西方現(xiàn)代憲法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第五節(jié) 中國近代憲法思想
第六節(jié) 馬克思主義憲法思想的歷史發(fā)展
第三章 憲法原則
**節(jié) 憲法基本原則的引入、闡釋與發(fā)展檢視
第二節(jié) 憲法基本原則:不同的學理界說與共同的學理幻象
第三節(jié) 憲法基本原則的科學建構:普適性原則與國別性原則的分層及協(xié)調
第四章 人權和公民基本權利
**節(jié) 權利、義務、權力、人權、公民權之含義
第二節(jié) 人權的法哲學
第三節(jié) 憲法基本權利總論
第四節(jié) 社會轉型與公民基本權利的重塑
第五節(jié) 若干公民基本權利探賾
第五章 國家權力及其制約
**節(jié) 憲法下的國家權力及其規(guī)范
第二節(jié) 西方權力制約思想的歷史演進與評析
第三節(jié) 新中國權力制約與監(jiān)督制度的回顧與反思
第四節(jié) 權力控制的基本路徑
第五節(jié) 憲法主治下的權力監(jiān)督與制約法律體系的建構
第六章 憲法程序
**節(jié) 憲法程序概念分析
第二節(jié) 憲法程序的分類
第三節(jié) 憲法正當程序及其價值
第四節(jié) 我國憲法程序
參考文獻
后記
憲法學專題研究 節(jié)選
《憲法學專題研究》: 實踐的發(fā)展催生思想的變革。從19世紀末開始,西方國家大都進入到帝國主義階段,“法律社會化”思潮興起,西方的法律本位已由“個人本位”或“權利本位”向“社會本位”轉化;帝國主義的擴張政策和瓜分殖民地的狂潮,對西方憲法學家有重大影響,現(xiàn)代憲法思想應運而生,主要代表艾斯曼、戴雪、狄驥等。 艾斯曼憲法思想的理論基石主要是“個人權利”,但他講的個人權利的理論根據已不是“自然狀態(tài)”“自然法”和“社會契約”,而是從人的現(xiàn)實存在去闡述人與現(xiàn)實社會的關系,尤其是他關于“法律是自由的兒子”的名言,使他的憲法思想具有現(xiàn)代色彩。 艾斯曼的憲法思想,涉及范圍廣泛,甚至有時還探究了法理學中的問題。概括起來,其主要內容有: **,艾斯曼認為國家是憲法學研究的重要對象。在他看來,國家——國家形態(tài)及統(tǒng)治形態(tài),是憲法學研究的對象。由于研究國家的學科有數(shù)個,如政治學、社會學等,而憲法學只研究為保衛(wèi)自由而限制國家權力的憲法。在這里,近代政治自由便成為艾斯曼憲法理論的核心或基石范疇,正是它派生出了憲法的基本原理。在英國,表現(xiàn)為四項基本制度,即代表制、兩院制、大臣責任制和議會內閣制;在法國,表現(xiàn)為四項理論成果:國民主權、權力分立、個人權利和成文憲法。艾斯曼的重要貢獻在于:對上述八項憲法原理和制度進行闡述、分析和總結,構造古典憲法基礎理論的完整體系,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予以改造,使之適應西方資本主義發(fā)展新階段的需要,從而又開拓了現(xiàn)代憲法基礎理論。正如日本憲法學家深瀨忠一在《艾斯曼的憲法學》一文中所指出:“艾斯曼憲法學的*大特色,是將指導、規(guī)制法國憲法政治實際的憲法的一般原則,將英國議會制以及法國大革命的精神與經驗作為源泉、基礎,以歷史性的、發(fā)展的眼光以及比較的視角進行觀察,在西歐‘近代政治自由,的大理念之下予以綜合,從而構造一個宏大的憲法學體系。” 第二,個人權利理論在艾斯曼的憲法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成為他闡述憲法原理的出發(fā)點。當然,他的個人權利理論不是建立在“社會契約”和“天賦人權”的基礎之上,而是基于在西方流傳甚廣的“近代政治自由”。更重要的是,他從個人權利中又引申出了“國民主權”。他指出,主權只存在于國民這個整體,主權只能由包括國民的團體來行使,即“通過代表的統(tǒng)治”,于是又引申出了“代表制原理”。 第三,國民主權原理。從個人權利引申到國家權力,就存在一個權力的正當性問題,即國家權力(主權)存在于誰?艾斯曼認為,保障近代自由*適當?shù)木褪侵鳈啻嬖谟趪裰校磭裰鳈嘣怼T趪裰鳈嗯c統(tǒng)治形態(tài)的關系上,艾斯曼認為,主權存在于國民,并不意味存在于現(xiàn)實的每一個個體,而是存在于各個集團。所以,單個個人無法行使主權,主權只能由包含各個人的意志(通過大家投票表決)的國民團體來行使,而個人參與這種團體的權利,就是“參政權”,擁有參政權的是“有權者”,他們構成了“法律上的國民”,由有權者就法律草案進行投票表決,并予以執(zhí)行,即親身行使主權是“直接的統(tǒng)治”,而在他們的名義下,將這種權力的行使委托給他們選出的代表行使則是“通過代表的統(tǒng)治”。于是,艾斯曼憲法學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代表制原理。 第四,代表制原理。艾斯曼認為,“通過代表的統(tǒng)治”中的代表,是在主權者人民授予之權限內,以人民的名義自由地決定事務,人民通過他們的口以及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意志,這種“通過代表的統(tǒng)治”比國民直接進行的統(tǒng)治要優(yōu)越。因為,(以立法權行使為例)廣大市民缺少關于法律的專業(yè)知識,他們既未受到過這方面的教育,也沒有研究這方面知識的空閑,不能對法律或法律草案作出適當評價。同時,“通過代表的統(tǒng)治”并不排斥全體人民參與政治活動的參政權,它是一種為表明國民意志而參加評議的權利,屬于全體市民,它的行使是國民主權原理的題中應有之義,它必須與投票方式和多數(shù)決(定)原理相結合。 ……
憲法學專題研究 作者簡介
陳焱光,湖北浠水人,先后獲湖北大學法學學士,武漢大學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湖北大學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基本理論,人權理論與實踐,司法制度與實踐,中國法治理論與實踐等。主持和參與省部級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8項,出版專著《公民權利救濟論》《公民權利救濟基本理論與制度建構體系研究》,主編及合著著作十余部、教材6部。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