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出麥田記-與世俗無關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117856
- 條形碼:9787229117856 ; 978-7-229-11785-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出麥田記-與世俗無關 內容簡介
“麥田”便指農村,“出麥田”是指農村人想要走出農村融入城市的艱難。麥田圍繞農村,包圍著城市,城市在麥海之中如一個小島,我們都是島上的生物。小說里的三個男主人公,分別是八十年代的夏念祥,九十年代的許運動,以及二十一世紀初的許依桐。作品在刻畫出農村較落后的環(huán)境和意識的同時,從不同的時間線出發(fā),分別描繪了這三個農村青年進城后的不同遭遇與結局,更講述了那一個個動人的愛情故事。三個年代,三種命運。作者對整個故事脈絡的把握相當得體,敘事從容而優(yōu)美,作品兼具可讀性與文學性。
出麥田記-與世俗無關 節(jié)選
《出麥田記》:
封陽縣雖為縣,卻無縣的實力。縣城乃彈丸之地,南關放屁北關可聞,但是屬于封陽縣轄區(qū)的農村面積卻甚廣,南北延伸百里之遙。且農村人多之極,若驅車下鄉(xiāng),有的一個村莊還未出去便又進入另一個村莊,莊莊重疊、村村相望,不愁沒人問路。這些村莊的規(guī)模大小不一,有一二百人占地為村,也有萬余人聚居成鎮(zhèn)。這些村莊好像人臉上大小不一的麻子,點綴在廣袤的原野上。
封陽縣除了貧窮無任何特點,土地不爭氣,除了五谷雜糧什么都長不出。一個縣領導一上任,想燃幾把火,下鄉(xiāng)拼命考察后號召農民種藥材,不料藥農們栽種的藥材好像缺鈣,橫豎長不成,那些藥材好像公婆眼中剛過門的媳婦,左右都不是。一個縣長的屁股尚沒暖熱就又調來一個新縣長,開始提倡栽種果樹,不料果樹結出的果實個個畸形,且果肉酸苦。封陽縣宛如一個不爭氣的孩子,任你千般誘導,均不成器。
再來的縣長鑒于前車之鑒,知道燒三把火的結果往往是燒了自己,所以新縣長他們也學聰明了,到縣政府報到之后便直奔主題,拿出當官的看家本領:開會,開過會之后便是寫總結,然后再開會再寫總結,如此循環(huán),樂此不疲。縣電視臺的記者都具有超強的報道本領,三個人的小常委會能把意義渲染成與聯(lián)合國大會同樣的重要,報道的語言都是幾十年不變的激情萬丈。鄉(xiāng)也不下了,研也不調了,縣長活動范圍便是縣政府周圍三百米之內的各大飯店和大小會議室,除此之外便是轎車內,腳上皮鞋由于不見土地,即使三個月不擦也依舊锃亮。
縣城原本有個酒廠,生產封陽酒,封陽酒年代久遠,傳聞當年蘇東坡曾涉足此地,喝了封陽酒之后贊不絕口。蘇東坡已死了一千年,死無對證,所以封陽酒廠吹得理直氣壯,酒盒背面印著蘇東坡舉著封陽酒對月,旁邊配上那闕《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意思是蘇東坡喝了封陽酒之后憋不住,才文思泉涌,涌出這么一首經典。20世紀80年代這個酒廠風光無比,封陽酒一度上了人民大會堂國宴。一酒廠得勢,整個封陽都升天。大約是那酒廠覺得這樣吹噓下去很是過意不去,于90年代末自盡。酒廠破產后,每個縣領導均分到許多陳年老封陽酒,后來這些老酒便頻頻出現在市一級領導的庫房內,在過一段日子又出現在省領導的餐桌上,看來禮行天下。
酒廠倒閉無疑使封陽失去了它的太陽,新的太陽封陽**高中便在各部門萬馬齊暗的時候迅速升起。縣一中原本處于封陽縣城破敗處,擁有一群老態(tài)龍鐘的教學樓,校園如炸彈炸過一般凌亂。一中管理效仿監(jiān)獄模式,采取封閉式管理折磨般教學,所以這里的學生一天除了吃喝拉撒等必需的生理活動外,其余時間全都在苦讀圣賢書上下功夫。在老師往死里教、學生往死學的前提下,一中年年均出現幾個考分高得嚇人的狀元,有恐高癥的人都不敢聽人家考的分數有多高。隨著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一中的知名度也逐年遞增,甚至開州市的家長也把一中看做得道升天的風水寶苑,認為只要來到一中,便與北大遙遙相望。于是開州市內的學生也放棄城市教育,被吸引到這破縣城來發(fā)奮讀書。
縣政府始終懷念當年酒廠給封陽帶來的風光,既然有了可造之才,那就不惜恤本把一中打造成一道金字招牌。一中要發(fā)展首先得圈地,于是一中在縣委的扶持下,在擴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憑借當年俄羅斯強征遠東般的雄心,以并購、強征為手段,東張西擴,南進北下,校區(qū)竟呈放射狀擴大到兩千畝。在這幅員遼闊的兩千畝土地上,一中教學樓拔地而起,在縣城以破敗為主的灰色基調中,這些白色樓群聳人云霄、氣象萬千。校領導對建校上了癮,又開始籌建體育場,計劃在一年內趕上開州一中,五年內傲視全省,校長周廣青在校動員大會上唾沫往八方飛濺,傲氣不已,大有指揮封陽一中與哈佛、耶魯叫板的氣勢。
一中學生巨多,只高三一個年級,就縱橫41個班,若是把一中平移到南美和北非,單是一校人口就可以頂那里幾個國家人口之和。一中采取精英式教育,注重學生的三六九等,先從這41個班中篩出尖子生,歸為一個班,號稱“北大班”,再從學校老師里挑出精干老師專門培育,入了“北大班”的學生自忖進了“北大班”出來便是“北大人”,其中有幾位已經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印有“北大”字樣的T恤衫。“北大班”的學生唯一的夢想就是上北大。唯一的特長就是考試,一個月不考試便渾身不自在。
……
出麥田記-與世俗無關 相關資料
文學亂世是壞事,也是好事。如果是為自己靈魂而寫,它就有價值。作者的見解和文筆頗好!
——賈平凹
掙扎出麥田而又陷入時代的麥茬地,和盤托出了一個沉甸甸、濕漉漉的社會主題,從而顯示出了小說的價值和意義。
——秦嶺
出麥田記-與世俗無關 作者簡介
潘沈斌
河南睢縣人。
著有長篇小說《出麥田記》《癢》《小鎮(zhèn)青年》及散文、詩歌等。
*欣賞的人:為了崇高理想而暫時卑微活著的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