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數字通信系統-(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645759
- 條形碼:9787560645759 ; 978-7-5606-4575-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字通信系統-(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現代通信的基礎理論及相關技術。全書共分8章,主要內容包括基礎預備知識、模擬信源數字化與時分復用、數字信號的基帶傳輸、數字調制傳輸、同步與數字復接(涉及PDH及SDH系列)、糾錯編碼及配套的實驗指導。參考學時為80學時。本書在內容選擇方面注重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在論述上強調物理概念,注意實用性與后續課程的銜接,力求系統地闡述現代通信系統的基本原理和新技術,即以數字通信為核心,突出系統的基本分析方法、工作原理和信號流程圖,以使讀者建立數字通信的整體概念;提供配套的實驗內容以增強實踐操作和感性認識,通過驗證性實驗內容鞏固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加深理解。除第8章外,每章后均附有小結及習題與思考題。附錄包含各章部分習題的答案和通信原理自考模擬試卷及答案。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通信、電子、信息工程類專業教材,也可供應用型本科院校及函授、成人自考等相關專業選用,還可供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培訓、自學時參考。
數字通信系統-(第二版)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通信技術的發展與信息社會 1
1.2 通信系統的組成和分類 2
1.2.1 通信系統的組成 2
1.2.2 通信系統的分類 3
1.2.3 數字通信系統及主要技術 6
1.2.4 數字通信的主要特點 8
1.3 數字通信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10
1.3.1 有效性指標 10
1.3.2 可靠性指標 11
小結 12
習題與思考題 12
第2章 預備知識 13
2.1 信號處理和分析的基礎知識 13
2.1.1 信號的種類 14
2.1.2 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 16
2.1.3 信號的表達和分析方法 16
2.1.4 單位沖激信號 26
2.1.5 系統響應及分析 29
2.2 概率論的基礎知識 33
2.2.1 概率的概念 33
2.2.2 概率的一些基本定理 34
2.3 隨機信號的描述 36
2.3.1 概述 36
2.3.2 隨機變量概率密度函數和概率分布函數 39
2.3.3 正態分布 40
2.3.4 隨機信號的數字特征 41
2.3.5 信號的相關函數的意義 45
2.4 消息、信號、信息及其度量 47
2.5 語音的功率密度分布和聽覺頻率特性 50
小結 51
習題與思考題 52
第3章 模擬信源數字化與時分復用 54
3.1 抽樣定理 54
3.1.1 引言 54
3.1.2 低通型信號理想抽樣定理 56
3.1.3 帶通型信號抽樣定理 58
3.2 模擬信號的量化 61
3.2.1 均勻量化和量化噪聲 61
3.2.2 非均勻量化 65
3.3 脈沖編碼調制 70
3.3.1 碼字碼型 70
3.3.2 碼位安排 71
3.3.3 逐次反饋型編碼器 73
3.3.4 PCM非線性譯碼器 78
3.3.5 單片PCM編、譯碼器 79
3.4 自適應差值脈碼調制 81
3.4.1 差值脈碼調制的原理 81
3.4.2 自適應差值脈碼調制的基本思路 85
3.5 時分多路復用通信 89
3.5.1 時分多路復用概念 89
3.5.2 幀同步 90
3.5.3 幀結構 92
3.5.4 定時系統 95
3.6 數據壓縮技術簡介 98
小結 100
習題與思考題 100
第4章 數字信號的基帶傳輸 102
4.1 數字信號傳輸的基本理論 103
4.1.1 數字信號波形與頻譜 103
4.1.2 帶限傳輸對信號波形的影響 104
4.1.3 數字信號傳輸的基本準則 106
4.1.4 數字信號基帶傳輸系統 108
4.2 PCM信號的再生中繼傳輸 109
4.2.1 信道特性和噪聲 109
4.2.2 再生中繼 111
4.2.3 信號波形的均衡 112
4.2.4 時鐘提取 115
4.2.5 判決再生 116
4.3 中繼傳輸性能的分析 117
4.3.1 信道噪聲及干擾 118
4.3.2 誤碼率及誤碼率的累積 119
4.3.3 相位抖動 122
4.4 基帶傳輸的常用碼型 123
4.4.1 數字基帶信號的碼型設計原則 123
4.4.2 常用的幾種碼型 124
4.5 擾碼與解擾 127
4.5.1 m序列的產生 127
4.5.2 擾碼和解擾原理 131
4.6 眼圖 133
4.7 PCM中繼傳輸系統的測量 134
4.7.1 誤碼率的測量 134
4.7.2 誤碼率的指標 135
4.7.3 PCM中繼系統故障位置的測定 136
小結 137
習題與思考題 138
第5章 數字調制傳輸 139
5.1 引言 139
5.2 幅度鍵控 140
5.1.1 調制與解調原理 140
5.1.2 ASK信號與功率譜 142
5.3 頻移鍵控 144
5.3.1 FSK信號和功率譜 144
5.3.2 FSK 的產生和解調 145
5.4 二相調相鍵控 146
5.4.1 絕對調相和相對調相 146
5.4.2 調相信號的產生 148
5.4.3 二相調相信號的功率譜 149
5.4.4 二相調相信號的解調 150
5.5 四相調相系統 152
5.5.1 多相調相的概念 152
5.5.2 四相調相 153
5.5.3 四相調相原理及電路 154
5.6 其他調相方式 162
5.6.1 八相調相 162
5.6.2 正交調幅 163
5.7 各種調相方式的主要性能比較 166
5.7.1 各種調制方式的信道頻帶利用率 166
5.7.2 誤碼率 167
小結 170
習題與思考題 170
第6章 同步與數字復接 172
6.1 同步技術概述 172
6.2 位同步 174
6.2.1 外同步法 175
6.2.2 自同步法 176
6.2.3 重要的位同步鎖相環 178
6.2.4 位同步的主要性能指標 182
6.3 數字復接原理 183
6.3.1 數字復接的基本概念 184
6.3.2 數字復接中的碼速變換 187
6.3.3 同步復接與異步復接 189
6.3.4 同步數字體系SDH簡介 195
小結 203
習題與思考題 203
第7章 糾錯編碼 205
7.1 差錯控制方式 205
7.1.1 檢錯重發 206
7.1.2 前向糾錯 207
7.1.3 混合糾錯 207
7.2 糾錯編碼的基本原理 207
7.3 常用的簡單編碼 209
7.3.1 奇偶監督碼 209
7.3.2 水平奇偶監督碼 210
7.3.3 水平垂直奇偶監督碼 211
7.3.4 群計數碼 211
7.4 線性分組碼 211
7.4.1 線性分組碼的概念 211
7.4.2 線性分組碼的矩陣描述 213
7.4.3 線性分組碼的糾錯檢錯 216
7.5 卷積碼 217
7.5.1 卷積碼的結構及描述 217
7.5.2 卷積碼的圖解表示 218
7.5.3 卷積碼的維特比譯碼方法 222
小結 227
習題與思考題 227
第8章 數字通信實驗項目 229
8.1 實驗系統概述 229
8.1.1 電路組成概述 230
8.1.2 DS-5000數字示波器初識 230
8.1.3 DS-5000數字示波器用戶指南 232
8.2 數字通信基礎實驗項目 239
8.2.1 PAM實驗 239
8.2.2 PCM實驗 242
8.2.3 基帶傳輸系統實驗(眼圖) 243
8.2.4 AMI/HDB3碼型變換實驗 246
8.2.5 FSK調制解調實驗 249
8.2.6 漢明碼系統 252
8.2.7 BPSK傳輸系統實驗 255
8.2.8 DBPSK傳輸系統實驗 258
附錄1 部分習題的答案 261
附錄2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卷模板 265
附錄3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答案 273
參考文獻 280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