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李希霍芬中國旅行日記-(全2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259074
- 條形碼:9787503259074 ; 978-7-5032-5907-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希霍芬中國旅行日記-(全2冊) 本書特色
費迪南德·馮·李希霍芬著的《李希霍芬中國旅行日記》的主要部分來自李希霍芬所遺留的手稿,其中包含一些從未面世的內容,為讀者能進一步了解彼時的中國提供了翔實的資料。該書內容由三部分組成:凡是標有日期地點的段落均出自李希霍芬生前的日記;出自信件的內容段落前單獨標示;還有一部分內容是蒂森根據遺留手稿并添加了相應內容編輯而成。此外書中還附上數十幅李希霍芬親手繪制的風景人物草圖,更直觀地展示了他旅行中所見的中國的各種景象。
李希霍芬中國旅行日記-(全2冊) 內容簡介
《世界著名游記叢書(第3輯):李希霍芬中國旅行日記(套裝上下冊)》翻譯成中文必將首先有助于學界深入對李希霍芬的研究,其次也將幫助讀者從一位外國地理學家的嶄新角度了解清末中國社會政治經濟、風土人情等方面的歷史情況。此外李希霍芬在中國的考察不單單出于學術目的,還有一個主要目的是為德國殖民侵略搜集情報,為此李希霍芬甚至擁有直接給當時的普魯士宰相俾斯麥寫信匯報研究成果的自由。在考察完舟山群島后,李希霍芬就在日記中毫不諱言地寫道:“如果普魯士政權想在中國占領一座自由港的話,舟山是個不錯的選擇。”天津教案發生后,李希霍芬在給父母的信中,更是直接表示出,對中國“或許*后將不得不使用武力,那時我之前在中國的考察將會派上用場了”。可見李希霍芬身上的殖民色彩不容忽視,翻譯這本旅行日記也將有助于更加清晰地揭示清末歐美列強的殖民侵略歷史。
李希霍芬中國旅行日記-(全2冊) 目錄
譯者前言
前言
出版者導言
加利福尼亞(Californien)——中國
上海—天津—北京
芝罘(山東)——旅行計劃
寧波和周邊(浙江)
舟山群島
從寧波(浙江)到鎮江(江蘇)
南京及其周邊
在長江下游的旅行
去往山東和在山東的旅行
從滿洲南部去往北京
在北京周邊的旅行
在江西、安徽和浙江的旅行
從南至北穿越中國:廣州一北京
**部分 從廣州到漢口
第二部分 在漢口的逗留
第三部分 從漢口到北京
在中國的**次旅行結束
附錄:李希霍芬在中國旅行地圖
在浙江、安徽和江蘇的旅行
*后一次大旅行直隸一山西(蒙古)一陜西一四川沿長江而下
**段:從北京穿過蒙古到西安府
第二段:從西安府越過秦嶺山到成都府
第三段:從成都府進入山區;沿長江而下
結尾:*后一次旅居上海
李希霍芬中國旅行日記-(全2冊) 節選
《世界著名游記叢書(第3輯):李希霍芬中國旅行日記(套裝上下冊)》: 1871年5月,我從日本回到了中國。我在日本總共待了9個月,部分時間是在其內地做怡人的旅行。而當我回到中國的時候,大約正是*不好的季節,因為此時你不知道該如何有目的地安排旅程。從6月到8月,舉國酷暑,熱得身體難以承受,以至于幾乎沒有一個歐洲人敢于在夏季深入中國的內地。在上海及其他沿海地區的歐洲人當中,猝死于暴曬的可謂屢見不鮮。禿著頭在路上走幾分鐘就能導致猝死,只有戴上常見的用木髓制成的遮陽帽,再撐一把遮陽傘,人們才敢出門走上幾步。但是即便有了這些防曬手段,外國人中還是罕有敢于出門走動的。 我對于此時出行將要遭遇的痛苦所具有的認識與我想盡快完善自己對中國中部的認識的強烈欲望激烈交鋒。所有的人自然都勸我不要去中部,他們不約而同地告訴我說:*好去北部,從北京出發,或許行至蒙古南部為止。但我從自己1869年7~8月份的旅行中已然知道,北部地區繼酷暑而至的瓢潑大雨將會構成旅行的巨大阻礙。我首先必須竭力避開因這些阻礙而可能產生的危險與困頓。而我之后也很慶幸當時沒有聽信眾人的建議,因為1871年中國北部**次爆發了可怕的洪災,并在隨后幾年的夏季接連爆發。洪水從6月份便已開始泛濫,隨后的4個月里在中國東北部的任何地方都無法通行;交通中斷,洼地沒入洪水,小河也變成根本無法渡過的激流。然而在中國中部則是酷暑天氣,那里雖常有短促的雷雨,但罕見持續不斷的大雨。 沒有幾分英雄氣概是斷然不敢在這個時候動身的,更何況我又必須放棄水路,因為覺得水路于地質學家極為不利。航行于水上盡管宜人,生活的供給盡管豐富,但是從河岸上看到的周圍的環境卻微乎其微。更不用說認識風土人情了。另外,我從1869年秋季的旅行中已經知道了東南部山脈大致的特殊結構,十分清楚只有經陸地橫穿過去才能得到預期的收獲。為此,我必須下定決心徒步旅行,因為只有我身先士卒,那些隨從才會欣然地追隨我左右;假如我坐在椅子上讓人抬著,他們自然有理由倍感辛苦。從寧波或它以南的某處出發,向西北行至長江,如此橫越眾山在我看來是*佳的路線,因為我可以趁機認識那些平行山脈的內部構造。然而,由于對這一路上各個地方的情況報道很少,因此我對行將踏上的旅程也并不了然,所以也不能確定十分具體的旅行計劃。只是知道須從寧波出發。 6月12日,我登上從上海開往寧波的汽輪。這班船每天下午4點鐘從上海出發,航行12小時,于次日清晨到達寧波。兩地的交通十分興旺,特別是中國人在兩地問頻繁地往來,貨運量大大地增多,所以汽輪里往往塞滿了貨物與行人。這次隨行的還是我的翻譯保羅以及一個男仆。后者是我一年前在北京雇用的,滿族人,在英國公使館做護衛期間忠于職守,具有一般的中國人難以企及的品性。他頗有大無畏精神,做事積極,忠厚老實,還說得一口好英語,雖然并不流利。因為在北京洋涇浜英語不像在沿海城市那么流行,所以他以前的老師都是用地道的英語跟他交談。可是他在同那些商業城市里成長起來的男仆進行交流的時候,對他們口中簡便實用的洋涇浜英語卻欽佩之至。還好這種影響未得繼續,因為我在旅途中總是用準確的英語跟他交談,于是他的英語便仍舊保持地道。他膚色深棕,常令人以為他是半個黑人,人長得并不漂亮。通過從1870年夏到1872年夏兩年的相處,我只能對他的忠誠與勤力表示*高的贊揚。另外我還帶著我的獵犬迪安娜(Diana),它讓我們在路上省去了不少時間。 我們到達寧波時,微風習習,涼爽宜人。這里的降雨遠比上海的多,好天氣很是稀罕。而眼下恰是晴朗天氣,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周圍小山的輪廓。必須在此地制訂一個*終的計劃。計劃要去的**個地方就是金華府(Kinhwafu)。為了打聽情況而后做必要的旅行準備,我便去拜訪了麥卡錫(M'carthy)博士。可是他對我要去的地區也渾然不知。 寧波西部和西南部的丘陵地區如此的人跡罕至,很是令人訝異。天氣晴朗的時候,丘陵地區在你面前迷人地鋪展開來,風光旖旎,民風柔順,你會不由得相信寧波人無論如何也難以抑制進一步認識該地區并去那里做一番遠足游歷的熱望。但我們對該地區的認識卻仍局限于福鈞(Fortune)在40年代經歷過的事情。一個月之前倒是有兩個德國人首次試圖往內地深入一些,于是決定先去較近的天臺山(Tien tai schan),但卻半路折返,因為他們不能說服執拗的苦力帶他們去那里。他們的受挫讓我產生了也要先去那座名山的念頭,這對我是一種別樣的引誘,于是天臺山便成了我**個要去的地方。 ……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