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北京溝域經濟開發潛力評估與發展戰略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890338
- 條形碼:9787503890338 ; 978-7-5038-903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溝域經濟開發潛力評估與發展戰略研究 內容簡介
李瑞生、陳紹志、黃景春、何友均編著的《北京溝域經濟開發潛力評估與發展戰略研究》闡明了溝域經濟的概念和內涵,評估了溝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和潛力,探討了溝域經濟的開發和建設理論,對未來溝域經濟開展了系統性的戰略研究,并分析了各區的發展模式和建設經驗,以供北京乃至全國山區、林區的創業者參考,讓溝域經濟發展模式的鮮花開滿大江南北,讓山區的農民盡快與城市居民一起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北京溝域經濟開發潛力評估與發展戰略研究 目錄
北京溝域經濟開發潛力評估與發展戰略研究 作者簡介
李瑞生,碩士,高級工程師。北京市林業勘察設計院規劃研究室主任。參與規劃設計生態建設項目40余個,發表論文10余篇,參與撰寫著作3部,獲得多個咨詢,科技一、二、三等獎。陳紹志,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中國綠色時報社黨委書記、副社長,中國林業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林業局林產品國際貿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國家林業局森林認證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林業大學客座教授。1987—1996年,任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財會教研室副主任、財金系副主任等職;1996—2010年,任國家林業局(原林業部)發展規劃與資金管理司綜合處處長、行業財務處處長等職;2010—2016年,任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長;2016年起任現職。主要從事林業發展戰略與規劃、森林資源與環境經濟、林業可持續管理與經營、林產品市場與貿易等領域研究。近年來先后主持省部級以上課題80余項,包括國際合作重大項目“中英合作林業投資與貿易”(InFIT),國家軟科學重大項目“突破國際貿易壁壘的中國木材合法性認定標準體系研究”,林業軟科學重大項目“我國森林經營經濟理論創新與決策優化研究”,林業局重點項目“履行國際森林文書的良好森林經營示范技術體系研究”,948項目“人工林多功能經營及模擬預測技術引進”,以及國家林業局項目“國家生態安全戰略研究”“現代林業治理體系研究”“林業縣域經濟發展研究”“國外林區道路研究”“林業產業監測預警研究”“現代森林經營模式和綜合技術推廣”等,作為核心骨干參與爭取和落實了森林撫育補貼、造林補貼、林木良種補貼、濕地保護補助等生態支持政策,全程參加了天保工程二期實施方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2013—2020)》以及《國家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重大規劃編制起草。出版專著10余部,發表論文近100篇,獲林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獲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1項。黃景春,高級工程師,曾任京煤集團林業處副處長,參加過《煤海綠洲》《京煤林業》《煤礦廢棄地的治理與生態恢復》等著作的編寫工作,曾獲得全國綠化獎章。在林業建設中,為解決林業生產周期長、收益慢的弊端,1995年提出了在山區發展林業,必須開展多種經營、建設經濟溝的經營方針,并參與了林區經濟溝建設,于1999年撰寫了《曹家鋪經濟溝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受到系統內好評。近年曾參與北京市部分山區溝域經濟建設項目調研,指導規劃方案的編制。何友均,博士,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部副主任,林業戰略與規劃研究室主任,2016年獲第五屆“中國林科院杰出青年”稱號,國家林業局林業戰略規劃工作組核心成員、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優青項目評審專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評審專家、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他長期從事森林多目標經營與管理、林業戰略與規劃、森林生態和生態經濟研究工作。近年來,主持或參加了國家自然基金委、國家科技部、國家林業局、歐盟(EU)、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全球環境基金(GEF)、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等資助的研究項目50余項。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60余篇,出版著作25部。李瑞生,碩士,高級工程師。北京市林業勘察設計院規劃研究室主任。參與規劃設計生態建設項目40余個,發表論文10余篇,參與撰寫著作3部,獲得多個咨詢,科技一、二、三等獎。陳紹志,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中國綠色時報社黨委書記、副社長,中國林業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林業局林產品國際貿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國家林業局森林認證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林業大學客座教授。1987—1996年,任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財會教研室副主任、財金系副主任等職;1996—2010年,任國家林業局(原林業部)發展規劃與資金管理司綜合處處長、行業財務處處長等職;2010—2016年,任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長;2016年起任現職。主要從事林業發展戰略與規劃、森林資源與環境經濟、林業可持續管理與經營、林產品市場與貿易等領域研究。近年來先后主持省部級以上課題80余項,包括國際合作重大項目“中英合作林業投資與貿易”(InFIT),國家軟科學重大項目“突破國際貿易壁壘的中國木材合法性認定標準體系研究”,林業軟科學重大項目“我國森林經營經濟理論創新與決策優化研究”,林業局重點項目“履行國際森林文書的良好森林經營示范技術體系研究”,948項目“人工林多功能經營及模擬預測技術引進”,以及國家林業局項目“國家生態安全戰略研究”“現代林業治理體系研究”“林業縣域經濟發展研究”“國外林區道路研究”“林業產業監測預警研究”“現代森林經營模式和綜合技術推廣”等,作為核心骨干參與爭取和落實了森林撫育補貼、造林補貼、林木良種補貼、濕地保護補助等生態支持政策,全程參加了天保工程二期實施方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2013—2020)》以及《國家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重大規劃編制起草。出版專著10余部,發表論文近100篇,獲林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獲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1項。黃景春,高級工程師,曾任京煤集團林業處副處長,參加過《煤海綠洲》《京煤林業》《煤礦廢棄地的治理與生態恢復》等著作的編寫工作,曾獲得全國綠化獎章。在林業建設中,為解決林業生產周期長、收益慢的弊端,1995年提出了在山區發展林業,必須開展多種經營、建設經濟溝的經營方針,并參與了林區經濟溝建設,于1999年撰寫了《曹家鋪經濟溝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受到系統內好評。近年曾參與北京市部分山區溝域經濟建設項目調研,指導規劃方案的編制。何友均,博士,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部副主任,林業戰略與規劃研究室主任,2016年獲第五屆“中國林科院杰出青年”稱號,國家林業局林業戰略規劃工作組核心成員、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優青項目評審專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評審專家、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他長期從事森林多目標經營與管理、林業戰略與規劃、森林生態和生態經濟研究工作。近年來,主持或參加了國家自然基金委、國家科技部、國家林業局、歐盟(EU)、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全球環境基金(GEF)、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等資助的研究項目50余項。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60余篇,出版著作25部。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