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土地用途分區的空間數據挖掘理論與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197510
- 條形碼:9787307197510 ; 978-7-307-19751-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面向土地用途分區的空間數據挖掘理論與方法 本書特色
本書在分析國內外土地用途分區和空間數據挖掘的研究進展的基礎上,建立起面向土地信息的空間數據挖掘的基礎理論和技術框架,進一步完善了空間數據挖掘的理論和方法。定義了面向土地利用分區數據挖掘的概念、特征和內容;提出了一種包括數據層、知識層、挖掘層和人機交互層的四層結構的空間數據挖掘體系結構;闡述領域空間數據挖掘的基本步驟和從土地利用數據庫中能發現的知識類型;探討了土地用途分區數據挖掘的基本方法,在對土地用途分區的問題進行描述的基礎上,分析了土地用途分區的知識體系,并構建了基于領域知識的土地用途分區模型,開展實驗研究。
面向土地用途分區的空間數據挖掘理論與方法 內容簡介
本書在分析國內外土地用途分區和空間數據挖掘的研究進展的基礎上, 建立起面向土地信息的空間數據挖掘的基礎理論和技術框架, 進一步完善了空間數據挖掘的理論和方法。
面向土地用途分區的空間數據挖掘理論與方法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 土地用途分區 1.2.2 領域知識的獲取與表達 1.2.3 人工免疫系統算法及其改進 1.2.4 空間數據挖掘 1.2.5 存在的問題 1.3 研究目標與方案 1.3.1 研究目標 1.3.2 研究內容 1.3.3 研究思路 1.4 相關學科及其關系 1.4.1 數據挖掘 1.4.2 人工智能 1.4.3 地學數據分析 1.4.4 空間推理 1.4.5 空間數據庫系統 1.4.6 土地利用規劃 1.5 本章小結第2章 面向土地用途分區的空間數據挖掘理論 2.1 有關概念 2.1.1 土地用途分區 2.1.2 空間數據挖掘 2.2 土地領域的空間數據挖掘內容與特征 2.2.1 空間數據挖掘的內容 2.2.2 空間數據挖掘的特征 2.3 土地領域空間數據挖掘的體系與過程 2.3.1 空間數據挖掘體系 2.3.2 空間數據挖掘過程 2.4 空間數據挖掘的方法 2.4.1 空間關系 2.4.2 空間統計學 2.4.3 聚類分析 2.4.4 Apriori算法 2.4.5 概念格 2.4.6 決策樹 2.4.7 人工智能 2.5 土地用途分區知識與挖掘模型 2.5.1 土地用途分區的知識體系 2.5.2 土地用途分區挖掘模型 2.6 本章小結第3章 土地利用知識挖掘模型 3.1 空間關聯規則挖掘 3.1.1 空間關聯規則的定義 3.1.2 空間關聯規則挖掘的步驟 3.1.3 已有挖掘算法 3.2 土地利用數據的模糊概念格 3.2.1 土地利用的概念格表示 3.2.2 土地利用的模糊概念格表示 3.3 模糊概念格構建算法的關鍵技術 3.3.1 模糊概念格構建 3.3.2 漸進式算法的改進 3.3.3 Hasse圖的繪制 3.3.4 復雜空間系統的處理 3.4 土地利用空間關聯規則提取 3.4.1 相關概念 3.4.2 生成非冗余規則 3.4.3 空間關聯規則的直接提取法 3.5 基于本體的地理實體語義相似度模型 3.5.1 語義相似度與地理空間實體語義相似度 3.5.2 改進的地理實體語義相似度測度模型 3.6 本章小結第4章 領域知識驅動的土地用途分區挖掘模型 4.1 土地用途分區的聚類問題 4.1.1 土地用途分區的問題 4.1.2 土地用途分區聚類問題的描述 4.2 混沌免疫克隆選擇算法 4.2.1 克隆選擇理論 4.2.2 混沌免疫克隆選擇算法 4.3 混沌免疫克隆選擇空間聚類 4.3.1 編碼方案 4.3.2 抗體.抗原親和度函數改進 4.3.3 混沌免疫克隆選擇聚類算子 4.3.4 終止條件 4.3.5 混沌免疫克隆選擇算法描述 4.4 顧及語義相似度的土地用途分區挖掘模型 4.4.1 小圖斑模式的劃分 4.4.2 土地用途分區策略 4.4.3 土地用途分區算法 4.4.4 土地用途分區結果的評價 4.5 本章小結第5章 土地用途分區案例研究 5.1 面向土地用途分區的空間數據挖掘原型系統設計 5.1.1 系統結構設計 5.1.2 系統功能設計 5.1.3 系統數據庫設計 5.1.4 系統模型庫實現 5.1.5 系統知識庫實現 5.2 土地用途分區數據整合 5.2.1 分區單元處理 5.2.2 數據預處理 5.3 湖北省宜城市土地用途分區 5.3.1 研究區概況 5.3.2 社會經濟條件 5.3.3 土地利用現狀與空間格局分析 5.3.4 土地用途分區知識獲取 5.3.5 非分區圖斑的提取 5.3.6 目標函數的確定 5.3.7 分區知識 5.3.8 實驗結果 5.3.9 土地用途分區方案評價 5.4 海南省昌江縣烏烈鎮土地用途分區 5.4.1 研究區概況 5.4.2 模型總體框架 5.4.3 土地用途分區過程 5.4.4 實驗結果與分析 5.5 海南省昌江縣海尾鎮土地用途分區 5.5.1 研究區概況 5.5.2 土地利用類型的語義相似度實驗 5.5.3 土地用途分區實驗 5.6 本章小結第6章 結語 6.1 總結 6.2 創新點與研究特色 6.3 后續研究問題及展望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面向土地用途分區的空間數據挖掘理論與方法 作者簡介
牛繼強,男,博士,信陽師范學院地理科學學院副教授,河南省地理學會常務理事。2015年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夏洛特分校做訪問學者。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信陽師范學院青年骨干教師,信陽市優秀青年科技專家,信陽師范學院第五屆“十佳教師”。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SCI、EI檢索13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主持或參與完成多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先后獲省級以上科研獎勵4項,參與出版著作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