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案例分析指導用書(全2冊)
-
>
新東方(2021)十天搞定考研詞匯(便攜版)
-
>
安全生產管理 2019版中級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自學考試學習讀本 (2018年版)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學習讀本(2018年版)
-
>
長篇小說:格列佛游記
-
>
普通話水平測試專用教材
內經講義-傷寒論講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987861
- 條形碼:9787534987861 ; 978-7-5349-878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內經講義-傷寒論講義 本書特色
不該是逞一時口舌之快,而應當深入探求中醫根柢之所在。惲鐵樵對《內經》進行了更為仔細詳盡的研究之后,于1922年出版《群經見智錄》一書,對《內經》發源、成書、讀法的論述,突破了長期以來盲目尊經的痼習,開拓了新的審視角度和研究方法;對易理、太極、五行的研究,落實在四時陰陽變化上,使一直以來玄妙費解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在1925年創辦函授學校之后,惲鐵樵先生即以《群經見智錄》的主體內容充作《內經講義》,并在日后的函授教學過程中不斷修訂完善,由此形成多個版本,其關于《內經》的學術見解得以充分彰顯。
《傷寒論講義》是以日本·丹波元簡《傷寒論輯義》為藍本,精心取舍,詳加按語,并在十余年的函授教學過程中得以不斷修訂完善!秱撦嬃x》采輯從金元時期成無己《注解傷寒論》及以后數十位傷寒名家的注釋,并加以折衷歸納,逐條闡析《傷寒論》原文,考證比較精詳。惲鐵樵在此基礎上編寫的《傷寒論講義》,結合了當時西洋醫學新知,融匯了個人臨床經驗心得。由此一書,可以遍覽歷代傷寒注家之學術精華,可以尋得傷寒研究之平夷大道。
惲鐵樵非常注重理論聯系實踐,主張在繼承前人學術思想的基礎上,吸收新知以補充、提高和發展中醫藥學。他認為,欲使中醫學進步演進,必須“發皇古義”、“融會新知”,取長補短,“吸取西醫之長與之合化以新生中醫”。這種學術主張在《內經講義》、《傷寒論講義》中得以充分彰顯。不該是逞一時口舌之快,而應當深入探求中醫根柢之所在。惲鐵樵對《內經》進行了更為仔細詳盡的研究之后,于1922年出版《群經見智錄》一書,對《內經》發源、成書、讀法的論述,突破了長期以來盲目尊經的痼習,開拓了新的審視角度和研究方法;對易理、太極、五行的研究,落實在四時陰陽變化上,使一直以來玄妙費解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在1925年創辦函授學校之后,惲鐵樵先生即以《群經見智錄》的主體內容充作《內經講義》,并在日后的函授教學過程中不斷修訂完善,由此形成多個版本,其關于《內經》的學術見解得以充分彰顯。
《傷寒論講義》是以日本·丹波元簡《傷寒論輯義》為藍本,精心取舍,詳加按語,并在十余年的函授教學過程中得以不斷修訂完善!秱撦嬃x》采輯從金元時期成無己《注解傷寒論》及以后數十位傷寒名家的注釋,并加以折衷歸納,逐條闡析《傷寒論》原文,考證比較精詳。惲鐵樵在此基礎上編寫的《傷寒論講義》,結合了當時西洋醫學新知,融匯了個人臨床經驗心得。由此一書,可以遍覽歷代傷寒注家之學術精華,可以尋得傷寒研究之平夷大道。
惲鐵樵非常注重理論聯系實踐,主張在繼承前人學術思想的基礎上,吸收新知以補充、提高和發展中醫藥學。他認為,欲使中醫學進步演進,必須“發皇古義”、“融會新知”,取長補短,“吸取西醫之長與之合化以新生中醫”。這種學術主張在《內經講義》、《傷寒論講義》中得以充分彰顯。
惲鐵樵先生自1925年創辦函授學校之后10年時間里,不斷撰寫修訂各種講義。1932年開始健康狀況漸差,1935年7月辭世。此次整理《傷寒論講義》《內經講義》,所依據的都是1933年的版本,是惲鐵樵有生之年*后一次手訂之作,可算是其學術思想*為醇熟的代表性著作。
內經講義-傷寒論講義 內容簡介
清末民國時期,我國社會與意識形態發生重大嬗變,在思潮激蕩之中,中醫學界仁人許多真知卓行,不單引導了當時中醫學術之變革,開啟今日中醫學術格局之端倪,而且其所達到的學術境界、認知深度,至今讓我輩嘆為觀止,仍具有極強的學術生命力。惲鐵樵《內經講義》、《傷寒論講義》是能夠展現以上宏觀學術思潮的代表性著作。惲鐵樵以他淵博的知識,豐厚的臨床經驗,主張“西方科學不是*之途徑,東方醫學自有立腳點”,但由于年代久遠,應該整理提高,使之發展進步。其針對《內經》、《傷寒》的學術研究,不再拘泥與傳統的訓詁考證與依經解義,而是更注重整理其科學內涵、學術價值與臨床意義,開創了民國時期中醫學術研究新視野。
內經講義-傷寒論講義 目錄
內經講義-傷寒論講義 作者簡介
惲鐵樵(1878-1935),名樹玨,江蘇武進人。早年畢業于南洋公學,曾在商務印書館主編《小說月報》,有文名。后因長子病故,發憤學醫,精研經典,又問業于傷寒名家汪蓮石先生,深通《內經》、《傷寒》之旨,以醫名聞于當時。盡管當時政府已將中醫摒棄于國家教育體系之外,他還是披荊斬棘,于1925年創辦了“鐵樵中醫函授學校”,旨在以辦教育革新中醫,受業者千余人,較有影響者如章巨膺、徐衡之、顧雨時、何公度、陸淵雷、莊時俊等,均成為日后中醫學界的骨干力量,對中醫學術界影響深遠。惲氏一生筆耕不輟,撰寫了大量醫學著作,計有“藥盦醫學全書”22種,其中許多著作充作函授講義之藍本,示人以入門途徑、規矩權衡,于是學者可以由是循序以進,而登堂入室。其學術思想在近代中醫學發展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