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越南報紙語言-對話性表現手段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37059
- 條形碼:9787519237059 ; 978-7-5192-3705-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越南報紙語言-對話性表現手段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在簡要介紹對話性理論的基礎上,從詞匯、句法、語篇三個層面出發,立足于修辭學,運用語言學、社會學、傳播學等多學科領域研究成果,在言語修辭特征同對話交際空間的相互作用中,對當代越南報紙語言的對話性表現手段進行系統描寫和闡釋,立體描述和分析當代越南報紙作者和讀者在言語交際中的對話互動圖景,搭建當代越南報紙作者、讀者以及社會文化語境之間的多層次對話平臺。
當代越南報紙語言-對話性表現手段研究 內容簡介
張婷婷著的《當代越南報紙語言對話性表現手段研究》在簡要介紹對話性理論的基礎上,從詞匯、句法、語篇三個層面出發,立足于修辭學,運用語言學、社會學、傳播學等多學科領域研究成果,在言語修辭特征同對話交際空間的相互作用中,對當代越南報紙語言的對話性表現手段進行系統描寫和闡釋,立體描述和分析當代越南報紙作者和讀者在言語交際中的對話互動圖景,搭建當代越南報紙作者、讀者以及社會文化語境之間的多層次對話平臺。
當代越南報紙語言-對話性表現手段研究 目錄
中文摘要Abstract緒論 0.1 研究緣起 0.1.1 語言學的人本主義轉向 0.1.2 對話性理論的人本主義內涵 0.1.3 當代大眾傳媒與對話 0.1.4 當代報紙的對話優勢 0.1.5 當代越南報紙語言對話性的彰顯 0.2 概念界定 0.2.1 當代越南報紙和越南報紙語言 0.2.2 對話、對話性、對話關系 0.2.3 對話性的特征 0.2.4 報紙語言的對話性 0.3 相關研究回顧 0.3.1 西方關于報紙語言對話性的研究 0.3.2 中國關于報紙語言對話性的研究 0.3.3 越南關于報紙語言對話性的研究 0.4 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語料來源 0.4.1 研究對象 0.4.2 研究方法 0.4.3 語料來源**章 對話性的理論基礎 1.1 對話性理論的淵源及流變 1.1.1 “蘇格拉底對話”:初期的哲學辯證法對話 1.1.2 “梅尼普諷刺”:文學性的喜劇式對話 1.1.3 康德、黑格爾式辯證法:內在的思想式對話 1.1.4 巴赫金的對話性理論:語言哲學范疇的對話 1.1.5 克利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論:對話性理論的創造性發揮 1.2 對話性的理論基礎思考 1.2.1 關于對話與對話性的哲學思考 1.2.1.1 對話——人的社會存在方式 1.2.1.2 對話——人的思維方式 1.2.1.3 對話——語言的本質 1.2.2 關于對話與對話性的語言學思考 1.2.2.1 對話與獨白的關系 1.2.2.2 獨白的對話性 1.2.3 修辭的對話性及修辭學領域對對話性的研究 1.2.3.1 修辭的對話性及其體現 1.2.3.2 修辭學領域對對話性的研究 1.3 小結第二章 當代越南報紙語言對話性的詞匯表現手段 2.1 稱謂詞:對話關系的坐標 2.1.1 敘稱稱謂 2.1.2 指稱語 2.2 語氣詞:對話格調的調味劑(一) 2.2.1 陳述語氣詞 2.2.2 疑問語氣詞 2.2.3 祈使語氣詞 2.2.4 感嘆語氣詞 2.3 感嘆詞:對話格調的調味劑(二) 2.3.1 抒發情感的感嘆詞 2.3.2 呼喚應答的感嘆詞 2.4 外來詞:本土與異域的對話 2.4.1 漢語借詞 2.4.2 印歐語借詞 2.4.2.1 照搬 2.4.2.2 改寫 2.4.2.3 并存 2.5 方言詞:不同地域、領域文化的對話 2.5.1 地域方言 2.5.2 社會方言 2.6 縮略詞:追求對話效益的產物 2.7 成語:與歷史文化對話的結果 2.8 詞類活用:靈活性對話的體現 2.9 小結第三章 當代越南報紙語言對話性的句法表現手段 3.1 句子結構體現的對話性 3.1.1 簡潔原則 3.1.1.1 NP1+NP2同位語結構 3.1.1.2 主謂短語做定語的結構 3.1.1.3 名詞性短語結構 3.1.1.4 并列謂語結構 3.1.2 順暢原則 3.1.2.1 語序 3.1.2.2 關聯詞的使用 3.1.2.3 兼語結構 3.1.3 平衡原則 3.1.4 對稱原則 3.1.4.1 對稱類型 3.1.4.2 語用功能 3.2 句類使用體現的對話性 3.2.1 疑問句 3.2.2 祈使句 3.2.3 感嘆句 3.3 小結第四章 當代越南報紙語言對話性的篇章表現手段 4.1 篇章的對話性類型 4.1.1 顯性對話性和隱性對話性 4.1.1.1 顯性對話性 4.1.1.2 隱性對話性 4.1.2 一致對話的對話性、不一致對話的對話性和問答對話的對話性 4.1.2.1 一致對話的對話性 4.1.2.2 不一致對話的對話性 4.1.2.3 問答對話的對話性 4.1.3 信息型對話性和評價型對話性 4.1.3.1 信息型對話性 4.1.3.2 評價型對話性 4.2 篇章的對話性形式 4.2.1 “我/我們-你/你們”:直接面向讀者的對話 4.2.2 “我/我們-他人”:以讀者為*終訴求對象的對話 4.3 篇章的對話性表現 4.3.1 標題:對話的開始 4.3.1.1 標題的結構形式 4.3.1.2 標題中的辭格使用 4.3.2 導語:對話的引入 4.3.2.1 敘述型導語 4.3.2.2 描寫型導語 4.3.2.3 議論型導語 4.3.2.4 承啟型導語 4.3.2.5 復合型導語 4.3.3 正文:對話的主體 4.3.3.1 回指銜接 4.3.3.2 邏輯銜接 4.4 小結結束語參考文獻致謝
展開全部
當代越南報紙語言-對話性表現手段研究 作者簡介
張婷婷,1981年生,四川樂山人,博士,洛陽外國語學院亞非語系講師,主要從事越南語言、文學研究。參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越南語閱讀教程》1、2,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