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物種起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12065
- 條形碼:9787100012065 ; 978-7-100-01206-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物種起源 內容簡介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物種起源》是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的一部巨著。這部著作的問世,第1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以全新的生物進化思想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的理論。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物種起源》的出版,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引起轟動。它沉重地打擊了神權統治的根基,從反動教會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們群起攻之,誣蔑達爾文的學說“褻瀆圣靈”,觸犯“君權神授天理”,有失人類尊嚴。與此相反,以赫胥黎為代表的進步學者,積極宣傳和捍衛達爾文主義。進化論轟開了人們的思想禁錮,啟發和教育人們從宗教迷信的束縛下解放出來。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物種起源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物種起源 前言
這個譯本**版,1954年由三聯書店出版,距今已三十九年了。其后由三聯書店轉給商務印書館,1963年重印一次,1981年后又多次重印,均未行修訂。**版問世時,正值我國學習達爾文化論的高潮,高等學校的生物系、農學院以及中學普遍設立了“達爾文主義”的課程。中學生考大學時,規定要考“達爾文主義”,可見當時在學校中重視化論教育的程度了。可是,當時講的是蘇聯模式的“達爾文主義”,即“所謂米丘林創造性的達爾文主義”。他們認為,達爾文學說中存在著錯誤和弱,*主要的是達爾文把馬爾薩斯的人口論應用于生物科學,承認生物界存在著“繁殖過剩”,并認為由繁殖過剩所引起的種內斗爭是生物化的主要動力。他們還批判了達爾文的漸的化觀以及達爾文所犯的所謂其他唯心主義的錯誤。
在這種形勢下,一切不愿盲從的人自然而然地產生了讀一讀達爾文原著的要求,特別是希望讀一讀闡述達爾文全面觀的《物種起源》,看一看達爾文犯的唯心主義的錯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是,當時在我國只有一部1918年用文言體翻譯出版的《物種原始》(馬君武譯本),已遠遠不能適應客觀需要。周建人先生雖有一個譯本于解放戰爭期間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但他謙虛地認為自己的譯文還不盡善盡美,于是他約我,我又約當時在教育出版社編輯《達爾文主義基礎》的方宗熙先生合作,共同重譯《物種起源》。
由于客觀的迫切需要,我們根據原著內容的三大段落,把譯文分為三部分,譯完一部分,出版一部分,共為三個分冊。在**版問世時,我們曾明確指出,這是“試譯本”,就是說當時我們對自己的譯文并不十分滿意,準備再版時再做修訂。但由于連續不斷的政治運動,這一愿望始終未得實現。可是三十多年來,無論風里雨里,我一直惦念著這一未圓滿完成的工作。周老和宗熙也是如此。周老于去世前曾在《北京晚報》(1982年3月)發表文章說:“我們數人合譯的達爾文著《物種起源》,*近又由商務印書館重新印刷發行了。但在我譯的部分有不妥處。我因年邁,已無力重新校訂,……但我總覺得心里不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在去世前回顧自己一生時,發出這樣的感嘆,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宗熙1984年去美國講學前,我曾在北京見到他,他也念念不忘修訂這部偉大著作的譯文,不料他回國后就溘然逝世了。現在,譯者三人中留下尚在人間的只有我一人了;而我也年逾七十,日薄西山了。所以我趁著腦力尚未完全衰退的時候,用了一年時間,對照原著并參閱日文譯本對譯文行了一次修訂。我已經盡了*努力,但由于我的生物學水平和文字水平有限,不妥之處恐仍難免,我想將來總會有更好的譯本出現的。
當我完成這一工作后,以往的歷次政治運動又重新浮現在我的眼前,倘不如此,這部書的修訂工作何至于等待這么多年,想起來這是非常可憾之事,但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物種起源 目錄
緒論
**章 家養狀況下的變異
第二章 自然狀況下的變異
第三章 生存斗爭
第四章 自然選擇;即*適者生存
第五章 變異的法則
第六章 學說的難點
第七章 對于自然選擇學說的種種異議
第八章 本能
第九章 雜種性質
第十章 論地質記錄的不完全
第十一章 論生物在地質上的演替
第十二章 地理分布
第十三章 地理分布(續前)
第十四章 生物的相互親緣關系:形態學、胚胎學、殘跡器官
第十五章 復述和結論
索引
修訂后記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