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人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367684
- 條形碼:9787544367684 ; 978-7-5443-676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火山人家 本書特色
如果說水、土、石是村人千年渴盼的物質滋養,那么,儒、釋、道便是其世世代代追慕的精神食糧。千余年來,這種渴盼、追慕無時無處不在,扎根于蜂窩狀的火山石,萌芽于栗褐色的火山灰里。他們以此創造了璀璨的火山文化,薪盡火傳,光前裕后。但眼下在城市化進程大潮沖擊下,這些滄桑的村寨將向何處去?糾結在留守者心中的種種價值沖突,將會畫上怎樣的句號?作為有使命意識、文明擔當的決策者,又將如何引導村人們走上覺悟、和諧及富裕之路呢?
/span>——海南出版社編審 劉 逸
火山人家 內容簡介
生命一旦和鄉土相結合,就不怕時間的沖洗了。本書是一部關于鄉土的文化隨筆,它貼近鄉土民俗,追尋鄉土文化,提煉鄉土精神,接續鄉土親情,是一部給人帶來閱讀享受、審美樂趣和懷舊快感的尋根之作。
——海南出版社編審 劉 逸
火山人家 目錄
目錄
■ 壹
火山口:沖天一怒澤百代
洞幽名馳四海內,嶺奇秀出千峰間。
沖天一怒,毀滅天地萬物。但伴隨著瘋狂的巖漿冷凝,有天然復合肥之譽的火山灰、火山礫颯然飄落,形成特異的生境,膏澤眾靈。石山先民一朝涉足,便一見鐘情,遂舉家“登山逐鶴飲清泉”,開始了獵牧、耕讀和桑織的日子,以是走過了一代又一代。
日子能滿足嗎?
1.從火山口說起
2.“程咬金”的火山情結
3.洞天福地
4.藹藹堂前林,仲夏貯清蔭
5.期頤偕老,百歲齊眉
附錄:卜算子 詠期頤老夫妻
6.從石堆里爬出來的畫家
7.栽植幸福人生
8.石不能言*可人
■ 貳
石山人:千年盼水夢終圓
瓊漿井,汲修綆,前賢辛勞泉猶泠。
叩訪石山,我們所見*多的是水缸、古井,被村人圖騰似的供奉著;美貫村更是新造天下**缸,意在使之俎豆千年,光前裕后。緣何?這里自古旱魃為虐,故而祈雨、攻魃便成為虔誠的民俗信仰和生存夢想。然而直到新中國成立,村人們才終于好夢得圓。
好夢有止境嗎?
1.古井,千年盼水夢的見證
2.飲水不忘掘井人
3.山岳配天甘露生
4.水缸,村人的文化圖騰
5.美貫村天下**缸
6.龍不抬頭天不雨
叁
■留守者:有人歡喜有人愁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
走過許多火山村,但見均有一兩棵古樹,樹下砌了石凳、石榻,老人、小孩終日在此或坐或臥,或嬉或弈,任憑赤日炎炎,我自陶陶如仙。然而,后生有背本趨末之心,長輩無敬宗聚族之力,遂在一些荒棄村,也偶見三五鳩形鵠面的遺老,惙惙然生業難繼。
遺老的命運如何?
1.賣火把的老阿婆
2.美鰲村的“老美鰲”
3.古屋,村人世居的精神家園
4.公期,凸顯親情的向心力
5.一個絕佳的人文平臺
附錄:石山鎮各村的公期日
6.孤榻孤燈孤影殘
7.主人公,你在嗎?
■ 肆
慕遺風:先賢文火耀后世
吾愿心奉瓣香祝,遙從異代景前賢。
白玉蟾自幼心智卓犖,雖科舉遇厄,但不過沖齡輒飛聲騰實;既長,終成時宗,昂藏于仙道之間。如今,其魂靈穿越八百年時空,仍滋養著家鄉的文草、詩葩,故而村人們喜好吟詩作對,舞文弄墨。無疑,白叟是石山人文的精神源流,也是旅游的文化名片。
這個名片能打響嗎?
1.白真人的傳說
2.白叟的書法賞析
3.踏尋白玉蟾的成長路
4.士多鄒魯之風
5.悅公文化薪火代代傳
附錄一:古碑碑銘擷英
6.博鋪圩的前塵后事
7.對鬼神的人性關懷
8.老校長興學記
9.老而彌堅,為家鄉樹碑立傳
附錄二:一組精美的傳統木雕
■伍
說風俗:衣冠簡樸古風存
廉泉讓水養真氣,濁醪粗食頤天年。
市場經濟大潮驚濤拍岸,泥沙俱下,令諸多本民族的好傳統、好風俗,如霽月光風一般彌散在曠野,迷失在我們匆匆的腳步下。然禮失求諸野,石山仍有許多村人居祖庭,耘祖田,雖箬帽蓑衣、寢苫枕草,卻不失存本之念、懷古之風,翊亮于名蜣祿蠹之間。
這種古風能夠長存嗎?
1.石山*早的原住民
2.村人獨特的喪禮
3.心動鄉關萬里思
4.村名串珠成趣
5.古舊的石屋,時髦的婚禮
6.挑著供品上山祭神
7.傾向于實用的多神崇拜
■陸
嘆文物:吉光片羽任風蝕
蕭瑟古塔猶俎豆,殘遺碑碣棄荒野。
游走在石山鎮,你會不時發現:一座座碉樓古塔矗立在莪蒿中,一通通殘碑斷碣枯臥在池塘畔,一幢幢門樓古厝橫陳在石堆里……任憑風吹雨打,雷轟雹擊。這些古物是火山生態的寶貴遺存,也是火山民俗的重要載體,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亟待修葺保護。
文物未來的命運如何?
1.隨處可見的生殖崇拜遺存
2.廢棄古村成標本
3.三公廟:廟小神通大
4.千年石塔無字青磚紀貞烈
5.儒符涅槃塔的傳說
6.天上星神下凡塵
7.裸槨,千姿百態競風流
8.獨出心裁的李氏古墓群
附錄:清代的《李氏族譜·序》
9.石山約亭今安在?
附錄一:石碑上的《石山圖重修約亭序》
附錄二:縣志上的《鄉約全書》
■柒
頌英雄:誓掃賊寇不顧身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云手指天心月!
在石山,每當問及老人們這輩子遇到的*大人禍是什么,得到的回答無不是泣血控訴:百年人禍莫過于日寇入侵——他們燒殺劫掠又奸淫,制造了許多無人村。于是,血性的村人們利用火山石修建炮樓,英勇抗日,前仆后繼,譜寫了一闋闋震古爍今的交響樂!
這交響樂留給我們的是什么?
1.血洗博鋪圩
2.百年人禍屬鬼子進村
3.誓掃賊寇不顧身
4.老福叔孤膽斗群魔
附錄:“三光政策”造成的無人村
■捌
惜古屋:村人將向何處去
豪杰已隨霜葉墜,興亡盡付浪花飛。
在經濟全球化大潮的裹挾下,許多中青年紛紛遷出祖居地,卒令原住民的“主人”地位難保,“村話”也面臨潰堤之勢。但是,這里原生態的民風、無污染的生境,吸引了許多新移民前來租地建房、安家置業,形成了一種逆向趨勢:里面的想出去,外面的想進來。
這種趨勢能互補嗎?
1.“海南英語”面臨潰堤
2.踏尋荒棄的千年古村
3.如何留住古石屋?
4.“程咬金”的兩出新石宅
5.文化加旅游——火山村的未來!
附錄:古厝夜宿夢入籍
展開全部
火山人家 相關資料
古鎮是凝固的歷史,古鎮是涌動的潮汐,走進古鎮,就走進了悠遠的夢境,每一步都蕩起歲月的回聲。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展讀書卷,那火山巖漿般噴涌的記憶,在字里行間紛紛蘇醒。
——中國當代作家、長篇小說《短兵》作者 趙萬里
振德兄起步于報紙周末部,長年筆耕不輟,擅寫人情風物,直面世道人心。本書圖文并茂,詩文齊輝,有風土人情的梳理,更有詩情畫意的描摹。周末就茶讀之,更見韻味。
——中國作家富豪排行榜上榜作家、《鬼谷子的局》作者 寒川子
在中國的圖書市場上,有關鄉村旅游類的書不少,大多是用一兩冊便將全國古鎮名鎮囊括其中,失之膚淺、空泛。像海南出版社這樣,逐個挖掘海南古鎮名鎮的文化、民俗、風物,一鎮一書,堪為獨出心裁。
——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文明的共和》作者 李漫博
鄉村是中國力量、中國精神的源泉之所在。而近年來激進的城市化大潮,摧毀了“鄉村”的實物、念想。本書發掘農人質樸本真的生活,更多地關注鄉村的風物美、人情美,因此更具暖色。讓我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愁不是想起故鄉就發愁!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文藝學博士后 杜 霞
火山人家 作者簡介
王振德,河北正定(趙云故里)北辛莊人,河北大學哲學系畢業卅余年,五行八作均有所染,三教九流皆有所交。廿年新聞界,長期擔任周末版主編,偏愛于田間閭閻采訪故事,筆耕不輟,獲獎無數;十年出版業,策劃出版了一些有文化品位的好書,然每每技癢難耐,偶作詩文、書評文字,散見于全國報刊和網媒。前幾年,出版社集體策劃這套叢書,愧蒙領導、同事抬愛,囑我撰寫其首冊,既荷泰山,敢不發奮!遂邀梅志強等同好,下田野,尋譜牒,找叢殘;訪村人,掇傳說,裒民俗,終于完成《火山人家》一書——倘或尚可一觀,乃是集體的智慧,非一己之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