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藝術學研究:第9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178702
- 條形碼:9787305178702 ; 978-7-305-1787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藝術學研究:第9卷 內容簡介
《藝術學研究(2015年刊 總第9卷)》匯集了30多篇專業論文。分為10個板塊。收集了一年來國內各相關高校研究院所藝術學界專業研究者的新論文。涉及藝術學、藝術史學、藝術理念與方法、藝術教育、學位論文寫作、及一些文史哲問題。作者都是全國各高校院所的各年齡梯隊的業界學者,具有當下性。
藝術學研究:第9卷 目錄
編輯手記
特稿
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學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第六次工作會議會議紀要
藝術史與藝術史學
薄松年:懷念新中國美術史界拓荒者王遜
黃悖:書法史料解讀中的微觀與宏觀
[英]美琪·凱瑟克著,丁寧譯:論中國皇家園林
方冠男:戲劇與國家意志的歷史書寫
蔡文彬、廖繼成、廖林:藝術人類學視野下的寶光寺藝術
尹成君:元明清時期繪畫理論思想研究
莫其康:鄭板橋與吳敬梓為何不相往來
陳書煥:“如畫的”與風景畫的起源:羅斯金的歷史理解
徐素雅:明星的時尚示范效應——以民國電影女明星與時尚文化之關系為例
許婷婷:南京大報恩寺文化景觀保護與研究意義
藝術學理念與方法
王廷信:藝術學理論:在爭議中凝聚共識
朱立國:徐復觀對藝術原理的研究
柯揚:限制下的選擇——論音樂理解與評價中的有限差異現象
楊新磊、孫靜:公共藝術“在場”于城市空間的視覺人類學
意蘊及其媒介“儀式性”
饒黎:梅蘭芳表演創新與傳統繪畫的關系研究
朱天:論有距離感的空間對于藝術品視覺效果的推動
李永強:宋代繪畫寫實性受理學影響之說獻疑
藝術教育
林戈爾:探析文化新視域下的藝術教育趨勢
何曉佑:中國工業設計教育業界環境分析
尹小斌:高等美術專業與當代文化產業之間存在的高度關聯
趙崇華:論“互聯網+”時代藝術教育之發展
學位論文寫作筆談
李倍雷:學位論文寫作及相關規范要求
夏燕靖:藝術學理論學科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問題探析
李計亮:為學術“吶喊”——關于“假論文”的寫作與“真恐怖”的傷害
博士后論壇
施詠:大眾傳播媒介中的古琴音樂
張家壯:異代如何接武:北宋書學之從“二王”到顏真卿
文史哲縱覽
羅志田:守先待后:史學在中國
姚中秋:為什么說學統的重建至關重要
書訊·書評·書話
劉偉冬:也談“民國范兒”——與陳丹青商榷
李朝霞:將微觀史料置于社會人文語境,探究正在消失的歷史——讀夏燕靖新作《江蘇近代手工業藝人從業狀況研究》
藝術期刊過眼錄
賈方舟:新時期美術報刊
研究生學位論文選刊
胡晚瓊:淺論戲劇表演中肢體動作的超越性
劉婭:論傳統文化中的悲美情懷
王瀟:清初文人畫像、題像風氣研究——以王士禎為例
成斌:文化力量——觀北朝音樂
王麗娜:商周藝術中的“秩序化”觀念及表現形式探究
資訊
藝術學研究信息年報(2015年1月—2015年12月)
關于本書
特稿
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學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第六次工作會議會議紀要
藝術史與藝術史學
薄松年:懷念新中國美術史界拓荒者王遜
黃悖:書法史料解讀中的微觀與宏觀
[英]美琪·凱瑟克著,丁寧譯:論中國皇家園林
方冠男:戲劇與國家意志的歷史書寫
蔡文彬、廖繼成、廖林:藝術人類學視野下的寶光寺藝術
尹成君:元明清時期繪畫理論思想研究
莫其康:鄭板橋與吳敬梓為何不相往來
陳書煥:“如畫的”與風景畫的起源:羅斯金的歷史理解
徐素雅:明星的時尚示范效應——以民國電影女明星與時尚文化之關系為例
許婷婷:南京大報恩寺文化景觀保護與研究意義
藝術學理念與方法
王廷信:藝術學理論:在爭議中凝聚共識
朱立國:徐復觀對藝術原理的研究
柯揚:限制下的選擇——論音樂理解與評價中的有限差異現象
楊新磊、孫靜:公共藝術“在場”于城市空間的視覺人類學
意蘊及其媒介“儀式性”
饒黎:梅蘭芳表演創新與傳統繪畫的關系研究
朱天:論有距離感的空間對于藝術品視覺效果的推動
李永強:宋代繪畫寫實性受理學影響之說獻疑
藝術教育
林戈爾:探析文化新視域下的藝術教育趨勢
何曉佑:中國工業設計教育業界環境分析
尹小斌:高等美術專業與當代文化產業之間存在的高度關聯
趙崇華:論“互聯網+”時代藝術教育之發展
學位論文寫作筆談
李倍雷:學位論文寫作及相關規范要求
夏燕靖:藝術學理論學科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問題探析
李計亮:為學術“吶喊”——關于“假論文”的寫作與“真恐怖”的傷害
博士后論壇
施詠:大眾傳播媒介中的古琴音樂
張家壯:異代如何接武:北宋書學之從“二王”到顏真卿
文史哲縱覽
羅志田:守先待后:史學在中國
姚中秋:為什么說學統的重建至關重要
書訊·書評·書話
劉偉冬:也談“民國范兒”——與陳丹青商榷
李朝霞:將微觀史料置于社會人文語境,探究正在消失的歷史——讀夏燕靖新作《江蘇近代手工業藝人從業狀況研究》
藝術期刊過眼錄
賈方舟:新時期美術報刊
研究生學位論文選刊
胡晚瓊:淺論戲劇表演中肢體動作的超越性
劉婭:論傳統文化中的悲美情懷
王瀟:清初文人畫像、題像風氣研究——以王士禎為例
成斌:文化力量——觀北朝音樂
王麗娜:商周藝術中的“秩序化”觀念及表現形式探究
資訊
藝術學研究信息年報(2015年1月—2015年12月)
關于本書
展開全部
藝術學研究:第9卷 作者簡介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書法、篆刻家,書法、篆刻理論家。出版專著多部。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