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上海探戈-程乃珊散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612704
- 條形碼:9787548612704 ; 978-7-5486-127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上海探戈-程乃珊散文 本書特色
已故海派女作家程乃珊生前專注于上海文化、特別是老上海文化的研究和創(chuàng)作,她創(chuàng)作的上海題材的小說在20世紀80年代的文壇有過深刻的影響。90年代以后,由于她常年奔跑于滬港兩地,她更多致力于上海文化、香港文化和滬港兩地文化的研究和比較,創(chuàng)作了大量有關這方面的散文,出版有十幾種散文作品。2002年,《上海探戈》以全新圖文形式加入“新視覺書坊”,在我社出版,引發(fā)社會上對老上海文化的更多關注,該書也一再重版;之后,我社又出版有《上海街情話》和《上海素描》兩種散文,其中《上海街情話》曾改編為電視劇《一世情緣》,由著名導演關錦鵬監(jiān)制,而《上海素描》則是作者2008年——2011年之間的散文作品,出版后也重版兩次。之后,作者即開始疾病纏身,作品漸少。2013年4月,作者不幸因病過世。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文化的多元化發(fā)展也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但是追逐傳統(tǒng),仰慕傳統(tǒng)文化,發(fā)掘老上海文化的價值和魅力,也顯得十分必要和有意義。本社這次將作者的上述3種作品以全新版式重新出版,也是順應了社會上不同人士對老上海文化的傾慕和追求,現(xiàn)題名《程乃珊散文精選》,包含3種:《上海探戈》、《上海街情話》、《上海素描》。
《上海探戈》收錄了程乃珊的9篇文章,基本為作者寫于2002年以前的散文作品,*初發(fā)表于《上海文學》上,是作者對于上海生活的真實描述、對于上海人的細致刻畫。上海的生活節(jié)奏急劇抑揚,明快熾烈,頗如南美舞蹈探戈,細膩而富于風情,上海人自信而又堅定從容的生活,也恰如探戈舞曲的旖旎旋律和感性色彩,構筑起海派文化的豐富底蘊。本書包含“阿飛”正傳、上海灘上“老克勒”、洋盤上海開洋葷、ARROW先生、后門、白相、都會夜的馬蹄聲、阿拉上海人、上海先生等九篇文章。
上海探戈-程乃珊散文 內(nèi)容簡介
程乃珊的寫作是富有理想和情懷的,她娓娓道來的所有的上海傳奇,不只是追懷逝去的過往,還著眼于歷史的鏈接和文化的傳承,她希冀通過自己的作品,讓讀者都浸潤于上海獨特而豐厚的文化之中,并將包容并蓄、海納百川、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海派精神發(fā)揚光大。
上海探戈-程乃珊散文 目錄
上海探戈-程乃珊散文 作者簡介
程乃珊(1946—2013),祖籍浙江桐鄉(xiāng),上海教育學院英文專業(yè)畢業(yè)。1979年開始發(fā)表小說,主要代表作有《藍屋》《窮街》《女兒經(jīng)》《金融家》等,都改為電視連續(xù)劇及電影。另有翻譯作品《喜福會》《上海生死劫》《天書奇譚》。上海文史館館員,曾任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上海文學基金會理事。
1991年開始穿梭于滬港兩地,涉足傳媒和非虛構小說寫作,著重關注滬港兩地文化、經(jīng)濟、民生的差異和緣源,其中《上海街情話》改編為《一世情緣》30集電視劇,創(chuàng)收視新高。始終致力上海城市文化傳承的研究和實錄,先后出版了《上海探戈》《上海Lady》《上海Fashion》《上海Taste》《上海素描》《上海羅曼史》等上海系列,并為多家傳媒撰寫專欄。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