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行政行為規范與救濟條文理解與適用對照-二法二釋一條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219054
- 條形碼:9787510219054 ; 978-7-5102-190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行政行為規范與救濟條文理解與適用對照-二法二釋一條例 內容簡介
我理解的司法公正,是公平、及時地審結案件。 這里的審,從廣義理解,既包括刑事范疇的偵查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審查、律師的審查,也當然包括民事等范疇的審判職能工作;這里的結,既包括正常程序審理或執行完結,也包括依法駁回、不予受理等終結情形。 在我個人粗淺理解,實現和踐行司法公正,當然以法官為主導,但是絕不僅僅是法官的“獨角戲”。作為法官,尤其是員額制框架下的法官、檢察官,準確理解、正確適用相關法律和司法解釋,是確保實現和踐行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盡管是老生常談,但畢竟是公認的也是應當始終奉行的準則。客觀的司法實際決定了,法官要查明的和能查明的僅僅是法律事實,更不要說許多時候法官要查明的對象還是當事人、訴訟參與人故意或者過失造成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之“事實”。客觀現實是,公檢法人員、律師在學歷背景、個人經歷、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和影響,其理解、適用相關法律和對應司法解釋的角度、程度、限度、維度,都存在現實的區別。我國的法治現實情況是,無論是檢察機關的監督,還是人大等的監督,抑或是律師以及媒體的監督,其監督局限和被期待的程度之間尚有差距。 現實且不可回避的問題是,許多司法實務工作者在理解法律和司法解釋方面,客觀上是需要借助一些解讀、釋義一類讀物和培訓的。對此,《行政行為規范與救濟條文理解與適用對照【二法二釋一條例】》持支持立場。但是必須申明的是,任何事情總是利弊集于一身,真理的步伐過快同樣會走向反面。法律和司法解釋已經明確規定了的,在適用時是不容許摻雜學理和學派影響的。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是司法公正不可撼動的底線,現行法律和司法解釋是法律適用的依據。一知半解和深諳,區別何止于天壤?對于法律中確實容易產生歧義或者言猶未盡的條文,以及確實需要司法實務部門延伸適用的情況,部分高級法院采取了制定指導意見的方式,或者法官集中講解、個別指導和培訓的方式,加以完善、彌補。這類現象的存在很客觀,可以說是一個過程性質的問題。首先,對于法律和司法解釋客觀上存在的一定程度的共性問題,高級法院以指導意見方式解決,是應當肯定的,但是應當以不突破立法原意為底線;其次,對于條文在逐條和全篇的理解方面,*可靠的方式還是由法官個人熟讀千遍為宜,有關培訓、講解、答疑,僅供參考、對照。解鈴還須系鈴人,如果廣大公檢法人員、律師都能自覺和準確理解、適用相關法律和司法解釋,無疑司法公正的進程將會大受裨益。除理解環節外,還有一個與此緊密相關的實踐運用環節。理解精準、到位了,適用方面不會出現太大問題。我本人傾向主張,在具體案件的法律適用方面,為了準確、正確的目標,需要對個案進行推敲和研究,以便找準對接點;為了保持個案的客觀“個性”,也應當允許法官、檢察官有限度地“個性發揮”,把握好適用的方向。唯有如此,才能伴隨時間流逝而提高審判水平。 法官與訴訟參與人在適用法律面前,多數時候是不同步的,妥善處理好這個差距,有備無患。當前,我國的訴訟代理隊伍情況復雜,職業素養、價值觀等,莫衷一是。什么樣的訴訟代理人與什么樣的法官來組成一個案件的訴訟結構,帶有極大的隨機性。良性的互動會帶來好的訴訟效果,但是觀念與利益的差異常常造成庭審與訴訟走向的波譎云詭。面對這一不可改變的現實,現實可做的工作就是一句話,“打鐵還靠自身硬”,加強自身法律素養。
行政行為規范與救濟條文理解與適用對照-二法二釋一條例 作者簡介
宋云超,男,1968年生,山東省掖縣人。法學學士,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民商法博士課程進修班學習。律師、編劇、自由公益人,哈爾濱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寧波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成功辦理多起刑事案件、民行案件,所著文章被頻繁引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