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韓國外交政策的困境-國家安全與國家統一目標的定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96030
- 條形碼:9787509796030 ; 978-7-5097-9603-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韓國外交政策的困境-國家安全與國家統一目標的定義 本書特色
本書以時間為軸心,探討了在韓國外交政策立場的背景下,一直困擾韓國的后朝鮮戰爭問題,特別是其該如何制定外交政策、處理與美國的關系,以及如何看待始終存在的、關于國家安全和國家統一的困境。書中不僅從歷史的角度總體論述了韓國外交政策的發展經過、特點及存在的各種問題,還總結了冷戰結束后,美國與聯合國在朝鮮半島扮演的角色、朝鮮的安全政策與軍事戰略、實現南北統一的諸多理論與條件,以及韓國對朝鮮的政策方向,等等。
韓國外交政策的困境-國家安全與國家統一目標的定義 內容簡介
本書以時間為軸心,探討了在韓國外交政策立場的背景下,一直困擾韓國的后朝鮮戰爭問題,特別是其該如何制定外交政策、處理與美國的關系,以及如何看待始終存在的、關于國家安全和國家統一的困境。書中不僅從歷史的角度總體論述了韓國外交政策的發展經過、特點及存在的各種問題,還總結了冷戰結束后,美國與聯合國在朝鮮半島扮演的角色、朝鮮的安全政策與軍事戰略、實現南北統一的諸多理論與條件,以及韓國對朝鮮的政策方向,等等。
韓國外交政策的困境-國家安全與國家統一目標的定義 目錄
一只小蝦的煩惱:韓國外交政策的背景
朝鮮戰爭的影響:搭乘美國的便車
美國便車對韓國的倦怠與韓國重塑信心
后冷戰世界與韓國的外交政策:君往何處
結論
第二章 朝鮮民族的歷史教訓:柏拉圖式的朝鮮半島、馬基雅
維利式的日本和帝國時代美國的亞洲政策
柏拉圖式的朝鮮半島和馬基雅維利式的日本
儒家世界觀的缺陷
美國對亞洲的政策表現
結論
第三章 歷史視角下朝鮮半島與俄國-蘇聯的關系
李氏朝鮮與俄國的近距離接觸
俄國的新路線與從朝鮮半島的撤離
二戰期間蘇聯的朝鮮半島政策
朝鮮戰爭期間及戰后的蘇朝關系
停戰協議簽訂后的韓蘇關系
結論
第四章 美國對東亞的外交政策:從監護人到局外人?
為何會產生波動?
權力交付的憲政平衡:國會的優勢
美國的政策情緒及其在東亞的表現
美國及其盟友
結論
第五章 韓國的安保政策:歷史回顧與評價
**共和國的安保政策(1948~196年)
第二共和國的安保政策(196~1961年)
第三共和國的安保政策(1962~1972年)
第四共和國的安保政策(1972~1981年)
第五共和國的安保政策(1981~1988年)
第六共和國的安保政策(1988~)
至第六共和國為止韓國安保政策的特點及變化
韓國安保政策的評價與問題
結論
第六章 駐韓美軍歷史角色的轉換及其對朝鮮半島的影響
朝鮮半島人民的臨時監護人(1945~1949年)
韓國安全的管理者(1950~1969年)
斯派克曼式的平衡者(1969~1980年)
回歸托克維爾(1981~1989年)
結論
第七章 冷戰期間朝鮮半島停戰框架下的危機管理
朝鮮半島上的三次國際危機
和平的根本原因
和平的直接原因
核兩極國際體系的必然結果與作為國際制度的朝鮮停戰框架
結論
第八章 朝韓裁軍信任建立的步驟
納入全球議程的裁軍問題
裁軍與信任建立
美國針對朝鮮實施的信任建立措施
蘇聯的區域戰略
阿拉木圖信任建立措施
南北之間建立信任的第二軌道外交
結論
第九章 東亞變幻莫測的戰略環境與朝鮮半島統一的漫長道路
后冷戰時期的戰略環境與韓美關系
朝鮮對后冷戰世界的回應:危險的核游戲
朝鮮的另一個游戲:一場博取同情的殘酷游戲
朝鮮半島統一的漫長道路
結論 從馬基雅維利時刻到裴斯泰洛齊實踐
第十章 陽光政策與韓國安保:朝鮮究竟是伊索寓言中
旅行者的大衣還是所羅門王手中的盾牌?
朝鮮半島兩國間關系的本質
命運與德行
南北交流:特洛伊木馬?
和平僅僅是戰爭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延續?
陽光政策的完善
朝鮮半島:仍然是馬基雅維利的世界,而不是康德的世界
為不確定的未來做準備
第十一章 韓美同盟行至岔路口,韓國何去何從:“中年危機”或“晚年離異”?
駐韓美軍的悖論
朝鮮對駐韓美軍撤離的持續要求:一項徹底的戰略手段
駐韓美軍和美國人民的認知轉變:民主的致命弱點
駐韓美軍和韓國認知的轉變:大國綜合征和堅定的民族主義意識
韓國安全的基礎:歷史教訓與悲劇意識
結論
第十二章 韓國與聯合國的特殊關系:從受援國到援助國的轉變
朝鮮半島唯一合法政府成立的標志:大韓民國在聯合國協助下誕生
聯合國保護之下的“標志”
該“標志”在聯合國內受到的挑戰
“標志”被埋葬
通往聯合國成員國的漫長道路
聯合國的轉型:從“刺猬”到“狐貍”
成為聯合國正式成員國后,韓國對聯合國的政策:從“刺猬”到“狐貍”
韓國在聯合國的形象
韓國的國際角色:局限與機會
韓國應如何定位其聯合國政策:做一個像豺一樣的追隨者?
結論
第十三章 21世紀亞太地區地緣政治的新構造:對于區域新世界
來說,它是“時間之環”還是“時間之箭”?
當今單極國際體系下新的權力與威望之爭
一觸即發的朝鮮核彈危機與動蕩的朝鮮半島
地緣政治力量的重新排列與聯合國
結論
結語
大事年表:朝鮮半島被迫開放門戶后(1876)
參考書目
譯后記
韓國外交政策的困境-國家安全與國家統一目標的定義 作者簡介
姜聲鶴(Sung-Hack Kang),韓國高麗大學政治外交系學士,高麗大學政治學碩士,美國北伊利諾斯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大學客座教授、日本東京大學東洋問題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日本早稻田大學交換教授、高麗大學外交系終身名譽教授、韓國外交部政策咨詢委員。著有:《戰神和軍事戰略:有關軍事戰略的理論與實踐論文集》(2013)、《鯨蝦之爭:韓民族與國際政治》(2004)、《變色龍與西西弗斯:變化中的國際秩序與韓國安全》(1995)。 王亞麗,天津外國語大學朝鮮語系學士,韓國高麗大學政治外交系碩士,高麗大學政治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國家關系理論、和平與戰爭理論、韓國外交政策,以及中韓關系等。曾多次在中韓外交、學術、文化交流中承擔翻譯工作。代表論文有“Back to Confucianism: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and It's Peaceful Rising”、《中韓FTA的政治影響分析》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