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2017-中國非營利評論-第二十卷-No.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11386
- 條形碼:9787520111386 ; 978-7-5201-1138-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7-中國非營利評論-第二十卷-No.2 本書特色
本書為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主辦的集刊,以中國非營利事業和社會組織為研究對象,本卷圍繞基金會與社會創新的主題,從不同的視角,重點對于非營利組織領域中關于基金會和社會創新等問題進行研究和論述。比如:市場化還是社會化-中國官辦基金會的轉型選擇,公開募捐制度改革及其影響研究--基于廣州的實證分析,如何資助非營利組織等。此外,還有基金會與社會創新的實證研究。
2017-中國非營利評論-第二十卷-No.2 內容簡介
王名主編的《中國非營利評論(第20卷2017No.2)》為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主辦的集刊,以中國非營利事業和社會組織為研究對象,本卷圍繞基金會與社會創新的主題,從不同的視角,重點對于非營利組織領域中關于基金會和社會創新等問題進行研究和論述。比如:市場化還是社會化-中國官辦基金會的轉型選擇,公開募捐制度改革及其影響研究--基于廣州的實證分析,如何資助非營利組織等。此外,還有基金會與社會創新的實證研究。
2017-中國非營利評論-第二十卷-No.2 目錄
社會創新在中國:友成十年【李 勇】
論文
市場化還是社會化?
——中國官辦基金會的轉型選擇【盧瑋靜 劉程程 趙小平】
公開募捐制度改革及其影響研究
——基于廣州的實證分析【胡小軍】
制度環境視角下高校基金會趨同化影響研究【殷 潔】
臺灣地區公益信托發展狀況與運作制度探究【羅文恩】
發展抑或控制:地方政府社會組織分類治理策略偏好
——基于中國312個地級市面板數據的經驗研究【顏克高 林順浩 任彬彬】
如何資助非營利組織?
——基于價值驅動的“項目—組織—人”三位一體觀點之思考【韓俊魁 秦嶺南】
新加坡與韓國社會企業政策設計比較研究
——基于社會建構的理論視角【李 健 于明洋】
案例
佛教慈善組織參與困境兒童社會保護的背景、困境及路徑
——基于河北省弘德家園的個案研究【陳 靜 蘭 青】
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之合法性分析:以中國大陸殘友集團為例【陳定銘 翁儀君】
研究參考
中國社會組織成員資格變遷:基于WVS China 1990~2012數據的探究【鄧寧華】
書評
歷史變遷中的美國鄰里組織運動
——評羅伯特·費希爾《讓人民來決定:美國的鄰里組織運動》【周雪梅】
構想合作行動:建構邏輯與核心變量
——讀張康之教授《為了人的共生共在》【劉 然】
隨筆
一位公益學人的身心觀
——我所認識的王名及其《我行我素》【劉大鈞】
稿約
來稿體例
2017-中國非營利評論-第二十卷-No.2 作者簡介
王名,男,1960年10月,新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非政府管理(NGO)研究所所長,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清潔發展機制研發中心主任,《中國非營利評論》主編。1997年畢業于日本名古屋大學,獲博士學位。自1998年創設清華大學NGO研究中心致力于中國NGO研究至今,領導了清華大學關于NGO的各項主要研究項目和實證調研。2001-2007年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非政府管理、公民社會與治理、CDM與NGO參與環境治理。近年來側重從公共管理、社會治理、制度規范角度研究NGO,并探索運用口述史方法、人類學方法開展NGO研究。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