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如歌歲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310604
- 條形碼:9787551310604 ; 978-7-5513-106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如歌歲月 內容簡介
五月的驕陽烤得川道里、黃土山梁上青煙繚繞, 路上厚厚的黃土燙得腳板都不敢著地, 溝里流出的無名小河細得象一條線, 時隱時現, 無精打彩地流淌著, 稀稀拉拉的莊稼蔫頭耷拉腦, 就靠那深扎土壤的根系維持著尚存的那一息生命……
如歌歲月 目錄
“老三屆”知青回鄉
情綿綿難舍難分
意悠悠親情之旅
悲戚戚同學被捕
凄慘慘常軍出山
心切切愛舍親離
第二編 路漫漫兮苦苦求索
劉來福會場發急
騎單車倒賣化肥
學大寨改天造地
楊誠智而立進礦
高常禮二跳“龍門”
改革潮正生擔當
小飯館尚加話別
抓機遇興辦企業
教學樓潤澤拒賄
賀壽辰校長清貧
建“危樓”央視亮相
企業垮傾家蕩產
同學助起死回生
第三編 淚漣漣兮難忘情懷
賀校慶師生敘情
吳忠義癱瘓感恩
曹世榮感慨人生
會古城年逾花甲
淚漣漣看望同學
念劉君“巨星”隕落
與學文再話滄桑
第四編 樂融融兮補回青春
心未老補回青春
盡情游呼倫貝爾
回故里贈書會友
訪同學山村奇遇
酒席宴來福落淚
后記
如歌歲月 節選
《如歌歲月》: “老三屆”知青回鄉 五月的驕陽烤得川道里、黃土山梁上青煙繚繞,路上厚厚的黃土燙得腳板都不敢著地,溝里流出的無名小河細得像一條線,時隱時現,無精打采地流淌著。稀稀拉拉的莊稼蔫頭耷腦,就靠那深扎土壤的根系維持著尚存的那一息生命。在這莊稼*需要雨的時候,老天爺卡住已經一個多月沒下一場像樣的雨。看這天象,青天白日,風塵不動,天上連一絲云彩也沒有,還不會有雨的。這干旱的天氣還不知道要持續多久,再這樣曬下去,今年的這一料莊稼又要荒了。在這北方的干旱山區,靠天吃飯的莊稼人,眼巴巴地盼著老天爺能下一場飽墑雨。 羊嘞肚子手巾喲,三道道藍, 咱們見嘞面面容易啊呀拉話話的難。 一個在那山上喲,一個在那溝, 啊呀拉不上個話話就招一招手。 嘹嘞見個村村喲,嘹不見個人, 我淚圪蛋蛋拋在個沙蒿蒿林,我淚圪蛋蛋拋在個沙蒿蒿林…… 山上傳來“受苦人”(下苦力的、農民)那婉轉而又略帶憂傷的信天游。 盡管天這么旱,但鋤地還不能停,鋤頭自帶三分雨,鋤一遍就給莊稼疏松一次土壤,破除一次板結干硬的地表,幫助莊稼在夜間吸收一點可憐的潮氣,多扎點根系。不管地里的雜草多不多,好的務莊農,莊稼一年至少要鋤三遍。只有那些懶漢二流子,才不給莊稼施肥、鋤草,草比莊稼都長得高。即就是風調雨順,也不會長出好莊稼的,這叫人哄地,地哄人。牛羊牲畜更是莊稼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天年好壞,都要像人一樣想辦法喂養。雖然溝溝洼洼上長得本來就不旺的青草,被羊踩踏得稀稀拉拉,但放羊的也只能在這些被踩踏得稀稀拉拉的所謂的草地上來回放。有些年輕的放羊小子多爬幾架山,多翻幾道溝,企圖想找到一片別人沒去過的草地,能讓他的羊美美吃上一頓。可是這些想法大都是徒勞,往往是多跑了路,反而消耗了羊的脂肪,包括他自己的體力。 人啊,越是苦悶、寂寞、憂傷的時候越想吼上兩嗓子或哼上幾句,來釋放內心的壓抑,解解心焦。一會兒,這邊溝里義有人唱道: 六月的日頭臘月的風,老祖先留下個人愛人。 三月的桃花滿山山紅,世上的男人就愛女人。 天上的星星呀配對對,人人呀都有那干妹妹。 騎上那駱駝峰頭頭高,人里頭就數咱兩人好。 在這火燒火燎的,讓人口干舌燥的大中午,這饑渴的男人唱著那首悠長的曲子,給這個干旱而荒涼的黃土高原又增添了幾分凄涼。 就在這凄涼的歌聲中和火辣辣的太陽下,有一個一米七開外,略顯敦實,剃了光頭的后生。他寬大的額頭下,一雙黑溜溜的眼睛不大卻閃閃發光,高挺的鼻梁下咧著一張大嘴巴,穿著他媽給他手工縫的白洋布坎肩褂子,和他媽給他一針一線納的布底鞋。他光著曬得黑的膀子,背著半口袋糧食,顧不了,也沒心思欣賞這動情的歌聲,佝僂著背,深彎著腰,吃力地“爬行”在燙得腳板都不敢著地的盤山黃土路上。汗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滴一滴滴在路上的黃土里,濺起一絲絲細微的黃塵。 這個背著半口袋糧食的后生,一看他的外表,就知道是個地地道道的受苦人。可他并不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他肚子里還裝了不少墨水呢!按道理,我們應該叫他“知青”才對。 一九六八年深秋,陜北黃土高原毛烏素沙漠南部邊緣,大理河畔新洲縣的一所縣辦中學熙熙攘攘,人數漸漸多了起來。這是這個縣唯一一所開設初、高中班的中學。初中每年級四個班,共設十二個班,高中每年級兩個班,共設六個班,學生近千名,教職工七十多人。學校建在縣城東郊的大理河川道北面的山坡下面,坐北向南,東邊是縣辦農場,西邊是縣氣象站。一出校門就是一條由東向西,通往縣城的沙石鋪成的公路,這是縣城東往山西,西去寧夏的一條交通要道,也可以說是全縣*大的一條通車公路。一九六一年困難時期,東北的拉糧汽車隊就是通過這條沙石公路,晝夜不停地將東北的高粱運往本縣的。據說這些黑殼子高粱,就是當時返銷或救濟給農民的,那時候叫救濟糧。 ……
如歌歲月 作者簡介
楊治功,1948年9月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祖籍陜西子洲。1968年高中畢業,煤礦工作二十余載。在煤礦工作期間,經過省黨校、省煤干校培訓學習,獲得助理編輯職稱。擅長新聞寫作,酷愛散文,其新聞通訊以及言論散文稿件,曾見諸報端、電臺。2011年開始嘗試業余文學創作,第一部小說《初秋的晚霞》于2013年出版。《如歌歲月》是他的第二部力作。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