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街頭巷尾:十九世紀中國人的市井生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53890
- 條形碼:9787510853890 ; 978-7-5108-5389-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街頭巷尾:十九世紀中國人的市井生活 本書特色
★140余幅絕美彩繪 原版文字翻刻 極簡譯文 生僻詞注釋
★ 這里有老老老“老北京”全部的記憶:小手藝人、小商小販、衣食住行、民風民俗……那些與我們不告而別的生活就這樣不期而至了。
★ 這里描繪的是宮廷、朝堂、書齋、林泉之外的另一種生活,它們構成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生動、豐富的生活內涵。
★ 攝影技術尚未發明之前,這些堪稱“中國風物的手繪照片”的外銷畫極大地滿足了西方人的好奇,如今它是珍貴的藝術圖錄,極具藝術價值、收藏價值與研究價值。
★亦書亦畫,可讀、可賞、可傳家。——小孩讀新知,青年讀文化,老人讀懷舊。
★ 著名學者解璽璋作序,余世存、馬勇、莊秋水感動推薦!
★ 工藝精湛,追求卓越——精美四色印刷,再現古人的生活智慧。
街頭巷尾:十九世紀中國人的市井生活 內容簡介
《街頭巷尾:十九世紀中國人的市井生活》整理自一組繪于19世紀的中國外銷畫,作者已不可考。書選擇了一百四十多幅描繪當時社會生活場景及各行業人物的圖畫,全書分為“玩物雜耍”“民風民俗”“行業生計”三個部分,以鮮活生動、真實質樸的畫面和簡單易懂的文字說明再現了十九世紀中國人的日常市井生活狀態。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原本是向西方世界介紹古老中國社會風情與文化的重要媒介對于當代國人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獨特的史料和文化價值。在當下這樣一個人人對時間充滿焦慮感的時代,這些質樸鮮活的畫面,會讓我們在“慢”與“快”的交錯間,回味那些初心所指向的路。
街頭巷尾:十九世紀中國人的市井生活 目錄
序:從圖畫里發現中國歷史
**篇
行業.生計
第二篇
民風.民俗
第三篇
玩物.雜耍
街頭巷尾:十九世紀中國人的市井生活 相關資料
如果我們從一種徑直的眼光感覺這個社會,好像沒有怎么變化。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好像一晃就過,其實一百年來我們中國的變化從這本書里面可以反映出來,這種日常已經天翻地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各種情況都和一百年前已經完全不一樣。這本書可以使我們去想一想,在過去一百年前,中國人是怎么生活的,很有啟發,是我們了解過去,放松自己的一個很好的讀物!——馬勇
推薦這本《街頭巷尾:十九世紀中國人的市井生活》,我覺得它讓我們對十九世紀的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在閱讀歷史的時候比較容易進入情境。——莊秋水
街頭巷尾:十九世紀中國人的市井生活 作者簡介
領讀文化,是一家以管理和運營作家版權資產為核心業務的新形態文化公司,致力于用理性態度、市場方式、匠人手藝,為城市中產者提供高品質圖書及多元文化產品。外銷畫是18世紀出現在廣東地區的一種畫作,這些畫作多表現中國的自然景觀、風土人情以及日常生活,是當時西方人了解中國的重要媒介之一。后來因為攝影技術的發展,這一媒介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時光荏苒,這些當初旨在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媒介對于當代國人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同樣具有了重要的意義、獨特的史料和文化價值。領隊團隊認為,在當下這樣一個人人對時間充滿焦慮感的時代,這些質樸鮮活的畫面,會讓我們在“慢”與“快”的交錯間,回味那些初心所指向的路。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