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梅葛曲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643652
- 條形碼:9787502643652 ; 978-7-5026-4365-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梅葛曲集 本書特色
彝族梅葛是云南彝族的一個主要曲種,于2008年6月被國務院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梅葛發源于云南楚雄州姚安縣馬游坪,流傳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大姚、永仁等縣的彝族聚居區。梅葛,意為口頭說唱的古老故事,是古老的長篇說唱史詩,無文字記載,主要靠口耳相傳、沿襲演唱而保存下來。其內容主要是彝族人對開天辟地、萬物起源的理解以及生產勞動、婚喪嫁娶等風情習俗,也記述著“梅葛人”古老、樸實而純真的生活形態,講述著一段久遠的歷史……她被視為彝族人民的“根譜”,并被譽為彝族生活歷史的百科全書。
梅葛是彝族文化乃至中國文化中具代表性的具體音樂藝術文化樣式之一,在整個文化體系中具有獨樹一幟的美學特征和不同凡響的藝術格調,是人類文化藝術寶庫中一朵綺麗而璀璨的藝術奇葩!她的存在和演化大抵可以看做是“梅葛人”的存在和發展的一個縮影。她的存在和發展必須遵循“梅葛”音樂文化在特定文化中存在和演化的連續性,也只有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才能客觀實際地加以繼承和發揚。
“中國彝族梅葛史詩叢書”之《梅葛曲集》為音樂集成,包括了聲樂和器樂曲目,內容包括梅葛童謠264首、樹葉調2首、響篾調5首、橫簫調51首、嗩吶調54首、葫蘆笙調172首,共548個曲目,用五線譜和簡譜雙記譜法,有彝語唱腔、漢語大意和演奏樂器,用音樂體現出彝族人火一樣的激情和對生活的熱愛。彝族梅葛是云南彝族的一個主要曲種,于2008年6月被國務院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梅葛發源于云南楚雄州姚安縣馬游坪,流傳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大姚、永仁等縣的彝族聚居區。梅葛,意為口頭說唱的古老故事,是古老的長篇說唱史詩,無文字記載,主要靠口耳相傳、沿襲演唱而保存下來。其內容主要是彝族人對開天辟地、萬物起源的理解以及生產勞動、婚喪嫁娶等風情習俗,也記述著“梅葛人”古老、樸實而純真的生活形態,講述著一段久遠的歷史……她被視為彝族人民的“根譜”,并被譽為彝族生活歷史的百科全書。
梅葛是彝族文化乃至中國文化中具代表性的具體音樂藝術文化樣式之一,在整個文化體系中具有獨樹一幟的美學特征和不同凡響的藝術格調,是人類文化藝術寶庫中一朵綺麗而璀璨的藝術奇葩!她的存在和演化大抵可以看做是“梅葛人”的存在和發展的一個縮影。她的存在和發展必須遵循“梅葛”音樂文化在特定文化中存在和演化的連續性,也只有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才能客觀實際地加以繼承和發揚。
“中國彝族梅葛史詩叢書”之《梅葛曲集》為音樂集成,包括了聲樂和器樂曲目,內容包括梅葛童謠264首、樹葉調2首、響篾調5首、橫簫調51首、嗩吶調54首、葫蘆笙調172首,共548個曲目,用五線譜和簡譜雙記譜法,有彝語唱腔、漢語大意和演奏樂器,用音樂體現出彝族人火一樣的激情和對生活的熱愛。
由于梅葛無文字記載,完全是靠口耳相傳而保存下來的。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近些年,打工族興起,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彝族梅葛在民間自發地傳唱下去已經是不可能了。彝族梅葛面臨著失傳的絕境,唱得好的藝人寥寥無幾,并且都已高齡。為搶救、保護和傳承彝族梅葛,特編輯出版“中國彝族梅葛史詩叢書”。
梅葛曲集 內容簡介
梅葛是彝族文化乃至中國文化中*具代表性的具體音樂藝術文化樣式之一,在整個文化體系中具有獨樹一幟的美學特征和不同凡響的藝術格調,是人類文化藝術寶庫中一朵綺麗而璀璨的藝術奇葩!她的存在和演化大抵可以看做是“梅葛人”的存在和發展的一個縮影。她的存在和發展必須遵循“梅葛”音樂文化在特定文化中存在和演化的連續性,也只有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才能客觀實際地加以繼承和發揚。郭曉煒主編的《梅葛曲集》是“中國彝族梅葛史詩叢書”中的一本,為音樂集成,包括了聲樂和器樂曲目,內容包括梅葛童謠264首、樹葉調2首、響篾調5首、橫簫調51首、嗩吶調54首、葫蘆笙調172首,共548個曲目,用五線譜和簡譜雙記譜法,有彝語唱腔、漢語大意和演奏樂器,用音樂體現出彝族人火一樣的激情和對生活的熱愛。
梅葛曲集 目錄
樹葉調
響篾調
橫簫調
嗩吶調
葫蘆笙調
后記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