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崇文館.小說館:搜神記(注釋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345716
- 條形碼:9787540345716 ; 978-7-5403-4571-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崇文館.小說館:搜神記(注釋本) 本書特色
干寶著的這本《搜神記(無障礙閱讀權威版注釋本)》是一部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說集,作者是東晉的史學家干寶。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雜糅佛道。大多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設想奇幻,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搜神記》對后世影響深遠。《搜神記》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綴輯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個。所記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一部分屬于民間傳說。
崇文館.小說館:搜神記(注釋本) 內容簡介
《崇文館·小說館:搜神記(注釋本 無障礙閱讀版)》不僅是志怪小說的典范,更是唐宋傳奇、宋元話本、明清戲曲和小說的取材淵藪,其中的故事被不斷地演繹,影響了一大批文人墨客。蒲松齡更是把《搜神記》作為自己學習的典范,他在《聊齋自志》中說:“才非干寶,雅愛搜神。” 《崇文館·小說館:搜神記(注釋本 無障礙閱讀版)》是一部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說集,作者是東晉的史學家干寶。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雜糅佛道。大多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設想奇幻,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崇文館·小說館:搜神記(注釋本 無障礙閱讀版)》對后世影響深遠。《搜神記》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綴輯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個。所記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一部分屬于民間傳說。
崇文館.小說館:搜神記(注釋本) 目錄
1.神農
2.赤松子
3.赤將子
4.寧封子
5.僵儉
6.彭祖
7.師門
8.葛由
9.崔文子
10.冠先
11.琴高
12.陶安公
13.焦山老君
14.魯少千
15.淮南八公
16.劉根
17.漢王喬
18.薊子訓
19.漢陰生
20.卒常生
21.左慈
22.于吉
23.介琰
24.徐光
25.葛玄
26.吳猛
27.園客
28.董永
29.鉤弋夫人
30.杜蘭香
31.弦超附智瓊
卷二
32.壽光侯
33.樊英
34.徐登
35.趙日丙
36.徐登清儉
37.東海君
38.邊洪
39.鞠道龍附黃公
40.謝乣
41.天竺胡人
42.扶南王
43.賈佩蘭
44.李少翁
45.營陵道人
46.白頭鵝
47.石子岡
48.夏侯弘
卷三
49.鐘離意
50.段翳
51.臧仲英附許季山
52.喬玄附董彥興
56.管輅(一)
54.管輅(二)
55.管輅(三)
56.管輅(四)
57.淳于智(一)
58.淳于智(二)
59.淳于智(三)
60.淳于智(四)
61.郭璞(一)
62.郭璞(二)
63.郭璞(三)
64.郭璞(四)
65.費孝先
66.隗熠
67.韓友
68.嚴卿
69.華佗(一)
70.華佗(二)
卷四
71.風伯雨師
72.張寬
73.太公望
74.胡母班
75.馮夷
76.河伯婿
77.華山使
78.張璞
79.建康小吏
80.宮亭湖(一)
81.宮亭湖(二)
82.驢鼠
83.青洪君附如愿
84.黃石公祠
85.樊道基附成夫人
86.戴文謀
87.麇竺
88.陰子方
89.蠶神
90.戴侯祠
91.劉圮
卷五
92.蔣山祠(一)
93.蔣山祠(二)
94.蔣山祠(三)
95.蔣山祠(四)
96.蔣山祠(五)
97.丁姑祠
98.趙公明參佐
99.周式
100.張助
101.臨淄出新井
卷六
102.妖怪
103.山徙
104.龜毛兔角
105.馬化狐
106.人化蜮
107.地暴長
108.一婦四十子
109.人產龍
110.彭生
111.蛇斗
112.龍斗
113.蛇繞柱
114.馬生人
115.女子化為男
116.五足牛
117.臨洮長人
118.龍現井中
119.馬生角
120.狗生角
121.人生角
122.狗與彘交
123.白黑烏斗
124.牛足出背
125.趙郭蛇
126.鼠舞門
127.泰山石立
128.蟲葉成文
129.狗冠
130.雌雞化雄
131.范延壽
132.天雨草
133.廢社復興
134.鼠巢
135.犬禍
136.?焚巢
137.雨魚
138.木生人狀
139.馬出角
140.燕生雀
141.三足駒
142.僵樹自立
143.兒啼腹中
144.王母傳書
145.男子化女漢哀帝時
146.人死復生
147.兒生兩頭漢平帝時
148.三足烏
149.德陽殿蛇
150.雨肉
151.梁冀妻
152.牛生雞
153.赤厄三七
154.長短衣裾
155.夫婦相食
156.寺壁黃人
157.木不曲直
158.雌雞欲化
159.兒生兩頭漢靈帝時
160.梁伯夏后
161.草作人狀
162.兩頭共身
163.懷陵雀
164.嘉會挽歌
165.京師謠言
166.桓氏復生
167.建安人妖
168.荊州童謠
169.樹出血
170.燕巢生鷹
171.妖馬
172.燕生巨彀
173.譙周書柱
174.孫權死征
175.孫亮草妖
176.離里山大石
177.陳焦復生
178.孫休服制
卷七
179.開石文字
180.西晉服妖
181.翟器翟食
182.蟛蚑化鼠
183.太康二龍
184.兩足虎
185.死牛頭
186.武庫飛魚
187.方頭屐
188.擷子髻
189.晉世寧舞
190.氈絈頭
191.折楊柳歌
192.遼東馬
193.婦人兵飾
194.鐘出涕
195.一身二體
196.安豐女子
197.臨淄大蛇
198.呂縣流血
199.雷破高襟石
200.烏杖柱掖
201.貴游倮身
202.浮石登岸
203.賤人人禁
204.牛能言
205.敗聚道
206.戟鋒火
207.萬詳婢
208.婢產異物
209.狗作人言
210.蝘鼠
211.徐馥作亂
212.豕生人兩頭
213.生箋單衣
214.無顏恰
215.任喬妻
216.淳于伯
217.牛生子二首
218.地震涌水
219.一足三尾牛
220.駒兩頭
221.太興初女子
222.武昌火
223.絳囊縛紛
224.儀仗生花
225.長柄羽扇
226.武昌大蛇
卷八
227.舜手握褒
228.湯禱雨
229.呂望
230.武王
231.孔子夢
232.赤虹化玉
233.陳倉祠
234.邢史子臣
235.熒惑星
236.戴洋
卷九
237.應嫗
238.馮緄
239.張顥
240.張氏鉤
241.何比干
242.魏舒
243.鵬鳥賦
244.翟宣
245.公孫淵
246.諸葛恪
247.鄧喜
248.賈充
249.庾亮
250.劉寵
卷十
251.和熹鄧后
252.孫堅夫人
253.禾三穗
254.張車子
255.審雨堂
256.火浣衫
257.劉雅
258.張奐妻
259.靈帝夢
260.呂石夢
261.謝郭同夢
262.徐泰夢
卷十一
263.熊渠子
264.魏更贏
265.古冶子
266.三王墓
267.賈雍
268.頭語
269.萇宏
270.酒消患
271.諒輔
272.何敞
273.小黃令
274.白虎墓
275.葛祚碑
276.曾子
277.周暢
278.王祥
279.王延
280.楚僚
281.蠐螬炙
282.蚺蛇膽
283.郭巨
284.劉殷
285.楊伯雍
286.衡農
287.羅威
288.王裒
289.白鳩郎
290.東海孝婦
291.犍為孝女
292.樂羊子妻
……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崇文館.小說館:搜神記(注釋本) 節選
《崇文館·小說館:搜神記(注釋本 無障礙閱讀版)》: 1.神農 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號神農也。 【譯文】 神農氏用赤色的鞭子鞭打各種草木,詳盡掌握它們的無毒性、有毒性、寒熱性、溫涼性等,聞草木的氣味所呈現的特征,進而根據這些經驗來播種各種谷物,所以天下人都尊稱他為“神農”。 2.赤松子 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服冰玉散,以教神農。能人火不燒。至昆侖山,常人西王母石室中,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時,復為雨師,游人問。今之雨師本是焉。 【譯文】 赤松子是神農時候的雨師。他服用長生不老之藥冰玉散,并把它教給了神農。赤松子能夠跳進火里也不會被燒死。到了昆侖山,他經常進西王母所居住的石屋,伴隨著風雨上上下下。炎帝的小女兒跟隨他學道,也得道成仙,與他一起升天了。到了高辛帝的時候,他又成為雨師,游歷人間。當今的雨師把他視為祖師。 3.赤將子 赤將子者,黃帝時人也。不食五谷,而啖百草華。至堯時,為木工。能隨風雨上下。時于市門中賣繳系在箭上用來射擊飛鳥后收回的生絲繩子,故亦謂之繳父。 【譯文】 赤將子搴是黃帝時候的人。他不吃五谷雜糧,而是吃各種草木的花,到堯帝的時候,他做了木工。他能夠伴隨著風雨上上下下。他又經常在集市上賣“繳”這種物品,因此也被稱為“繳父”。 4.寧封子 寧封子,黃帝時人也。世傳為黃帝陶正管理陶器制作的官職名。有異人過之,為其掌火。能出五色煙。久則以教封子。封子積火自燒,而隨煙氣上下。視其灰燼,猶有其骨。時人共葬之寧北山中。故謂之寧封子。 【譯文】 寧封子是黃帝時候的人。世間傳說他是黃帝時的“陶正”。曾經有個神奇的人來見他,幫助他燒制陶器,此人能夠在五色煙火中進出自如。時長久了,神人就把法術教給了封子。封子堆積柴火自焚,也能隨著煙氣上下自如,人們查看燃燒后的灰燼,里面還有封子的骨頭。人們一起把封子的殘骨葬在了寧邑北山中。因此稱他為“寧封子”。 5.僵儉 僵儉者,槐山采藥父也。好食松實。形體生毛,長七寸。兩目更方。能飛行,逐走馬。以松子遺堯,堯不暇服也。松者,簡松也。時受服者,皆三百歲。 【譯文】 僵儉是槐山上的一個采藥老漢。他喜歡吃松子,身體上生長毛發,有七八寸長,雙眼可以變換方向觀察事物。能夠飛行,能追上奔跑的馬匹。他把松子贈送給堯帝,但堯卻沒有時間服用。這種松樹也就是簡松,當時吃過這種松子的人,都能活到三百歲。 6.彭祖 彭祖者,殷時大夫也。姓錢,名鏗。帝顓頊之孫,陸終氏之中子第三個兒子。歷夏而至商末,號七百歲。常食桂芝。歷陽有彭祖仙室。前世云:禱請風雨,莫不輒應。常有兩虎在祠左右。今日祠之訖停止、消失,地則有兩虎跡。 【譯文】 彭祖是殷商時候的大夫。姓錢,名鏗,是顓頊帝的孫子,陸終氏的第三個兒子。他經歷夏朝直到商朝末年,號稱活了七百歲。他經常食用桂芝。歷陽還有彭祖的仙室。前人說:在彭祖的仙室祈求風雨,沒有不馬上應驗的。經常有兩只老虎在他的祠堂左右,如今他的祠堂已不在了,但原地仍有兩只老虎的足跡。 7.師門 師門者,嘯父弟子也。能使火,食桃葩。為孔甲龍師。孔甲不能修其心意,殺而埋之外野。一旦,風雨迎之,山木皆燔。孔甲祠而禱之,未還而死。 【譯文】 師門是嘯父的弟子。他能堆柴自焚成仙,吃的是桃花。他擔任夏帝孔甲的御龍師,孔甲因為他不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就把師門殺了埋在城外荒野。有一天,風雨來迎接師門升天,山上的草木都熊熊燃燒起來。孔甲建立了神祠來禱告他,但還沒回到家就死了。 8.葛由 前周葛由,蜀羌人也。周成王時,好刻木作羊賣之。一旦,乘木羊人蜀中,蜀中王侯貴人追之,上綏山。綏山多桃,在峨眉山西南,高無極也。隨之者不復還,皆得仙道。故里諺日:“得綏山一桃,雖不能仙,亦足以豪豪俠,無拘束,隨心所欲。”山下立祠數十處。 【譯文】 西周的葛由是蜀地的羌人。周成王的時候,他喜歡用木頭雕刻木羊賣掉。有一天,他騎了木羊到蜀中,蜀地的王侯貴族們都追隨他,就一起上了綏山。綏山有很多桃樹,位于峨眉山的西南,高得沒有盡頭。追隨他的人沒有再回來,都得道成了仙。所以民間諺語說:“得到綏山上的一只桃,即使不能成仙,也足以成為無拘束的豪俠。”綏山下數十個地方都為葛由建了祠廟。 9.崔文子 崔文子者,泰山人也,學仙于王子喬。子喬化為白霓,而持藥與文子。文子驚怪,引戈擊霓,中之,因墮其藥。俯而視之,王子喬之履也。置之室中,覆以敝筐。須臾,化為大鳥。開而視之,翻然飛去。 【譯文】 崔文子是泰山人,他跟隨王子喬學仙道。王子喬變幻為白色的霓虹,帶著仙藥送給崔文子。崔文子驚奇,舉起戈投擊白霓,擊中了它,于是仙藥墜落。崔文子俯下身子察看,是王子喬的鞋子。崔文子把鞋子放在屋里,用破筐子覆蓋。一會兒,鞋子變幻成大鳥。崔文子打開筐子去看,這只大鳥繞了幾圈飛走了。 10.冠先 冠先,宋人也,釣魚為業。居睢水旁百余年。得魚,或放,或賣,或自食之。常冠帶。好種荔,食其葩實焉。宋景公問其道,不告,即殺之。后數十年,踞宋城門上,鼓琴,數十日乃去。宋人家家奉祠之。 【譯文】 冠先是宋國人,他以釣魚為職業,住在睢水岸邊一百余年。冠先釣到的魚,有的放生,有的賣掉,有的自己食用。冠先經常戴著帽子,束著衣帶。他喜好種植薜荔,食用薜荔的花兒和果實。宋景公向冠先求教仙道,他不肯說,宋景公就把他殺了。幾十年后,冠先蹲踞在宋國城門上彈琴,幾十天后才離去。宋國人家家都供奉祭祀他。 ……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