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2015-國際核軍控進展評估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113389
- 條形碼:9787118113389 ; 978-7-118-11338-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5-國際核軍控進展評估 內容簡介
加雷斯·埃文斯、坦尼婭·奧格爾維-懷特、拉梅什·塔庫爾著,智慧主編,余小玲、岳江鋒、翟玉成等譯的《國際核軍控進展評估(2015)》分別考察了“核裁軍、核不擴散、核(武器和材料)安全、以及和平利用核能”四個領域的當前狀況、主要問題,并分析其進展障礙。全面評估世界在消除核武器威脅方面進行的努力以及當前的進展狀況,比較完整地涵蓋了處理核武器問題需要關注的所有領域。本書對國內相關業務機關、科研人員把握國際核軍控與裁軍領域的態勢和未來發展趨勢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2015-國際核軍控進展評估 目錄
**部分 現狀:各問題的進展
**章 核裁軍
1.1 概述
1.2 目標和總體戰略
1.3 裁軍原則
1.3.1 不可逆
1.3.2 透明
1.3.3 核查
1.4 減少**數量
1.4.1 現有核武庫
1.4.2 單邊措施
1.4.3 雙邊進程
1.4.4 多邊進程
1.4.5 朝鮮
1.5 核政策
1.5.1 不首先使用
1.5.2 延伸核威懾
1.5.3 消極安全保證
1.6 核力量態勢
1.6.1 **部署
1.6.2 發射警戒狀態
1.7 平行的安全問題
1.7.1 彈道導彈防御
1.7.2 外空**
1.7.3 生化**
1.7.4 常規**
1.8 調動政治意愿
1.8.1 裁軍教育
1.8.2 民間團體的行動
1.8.3 核**公約
1.8.4 人道主義因素
第二章 核不擴散
2.1 概述
2.2 目標與總體戰略
2.3 《不擴散核**條約》的保障監督與核查
2.3.1 “全面”保障監督機制:傳統的材料衡算
2.3.2 附加議定書:核實不存在未宣布的活動
2.3.3 “**層面”和“一體化”的保障監督:聚焦探測和信息驅動
2.4 《不擴散核**條約》的遵約與執行
2.4.1 總體遵約情況
2.4.2 伊朗
2.4.3 對退約的反應
2.5 **原子能機構(IAEA)的資源
2.6 出口控制
2.6.1 總體情況
2.6.2 核供應國集團
2.7 無核**區
2.7.1 總體情況
2.7.2 中東
2.8 《不擴散核**條約》以外的條約和機制
2.8.1 防擴散安全倡議
2.8.2 導彈擴散
2.9 核試驗
2.10 易裂變材料
第三章 核安保
3.1 概述
3.2 目標和總體戰略
3.3 **核安保架構
3.3.1 1980年《核材料實物保護公約》
3.3.2 2005年《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公約》
3.3.3 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3.3.4 放射源
3.3.5 **合作機制
3.4 **原子能機構的作用
3.4.1 制定導則
3.4.2 咨詢與外部同行評審服務
3.4.3 彌補差距
3.5 **合作
3.5.1 總體情況
3.5.2 信息交流
3.5.3 敏感核信息的安全
3.5.4 運輸安保
3.5.5 打擊非法販賣
3.6 **核安全監管
3.7 民用和軍用敏感核材料
3.8 核取證
3.9 核工業的作用
3.10 核安保和核安全的關聯
3.11 核安保文化
第四章 和平利用核能
4.1 概述
4.2 目標和總體戰略
4.3 核合作
4.3.1 **間合作
4.3.2 **原子能機構在核合作中的作用
4.4 降低核擴散風險
4.4.1 保障監督、技術和**供應政策
4.4.2 核燃料循環多邊化
4.5 核安全和安保承諾
第二部分 具體承諾和建議
A.2010年《不擴散核**條約》審議大會:行動計劃
B.核安全峰會,2010年、2012年和2014年:承諾
C.核不擴散與核裁軍**委員會2009年報告:建議
縮略語
作者及供稿者
**章 核裁軍
1.1 概述
1.2 目標和總體戰略
1.3 裁軍原則
1.3.1 不可逆
1.3.2 透明
1.3.3 核查
1.4 減少**數量
1.4.1 現有核武庫
1.4.2 單邊措施
1.4.3 雙邊進程
1.4.4 多邊進程
1.4.5 朝鮮
1.5 核政策
1.5.1 不首先使用
1.5.2 延伸核威懾
1.5.3 消極安全保證
1.6 核力量態勢
1.6.1 **部署
1.6.2 發射警戒狀態
1.7 平行的安全問題
1.7.1 彈道導彈防御
1.7.2 外空**
1.7.3 生化**
1.7.4 常規**
1.8 調動政治意愿
1.8.1 裁軍教育
1.8.2 民間團體的行動
1.8.3 核**公約
1.8.4 人道主義因素
第二章 核不擴散
2.1 概述
2.2 目標與總體戰略
2.3 《不擴散核**條約》的保障監督與核查
2.3.1 “全面”保障監督機制:傳統的材料衡算
2.3.2 附加議定書:核實不存在未宣布的活動
2.3.3 “**層面”和“一體化”的保障監督:聚焦探測和信息驅動
2.4 《不擴散核**條約》的遵約與執行
2.4.1 總體遵約情況
2.4.2 伊朗
2.4.3 對退約的反應
2.5 **原子能機構(IAEA)的資源
2.6 出口控制
2.6.1 總體情況
2.6.2 核供應國集團
2.7 無核**區
2.7.1 總體情況
2.7.2 中東
2.8 《不擴散核**條約》以外的條約和機制
2.8.1 防擴散安全倡議
2.8.2 導彈擴散
2.9 核試驗
2.10 易裂變材料
第三章 核安保
3.1 概述
3.2 目標和總體戰略
3.3 **核安保架構
3.3.1 1980年《核材料實物保護公約》
3.3.2 2005年《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公約》
3.3.3 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3.3.4 放射源
3.3.5 **合作機制
3.4 **原子能機構的作用
3.4.1 制定導則
3.4.2 咨詢與外部同行評審服務
3.4.3 彌補差距
3.5 **合作
3.5.1 總體情況
3.5.2 信息交流
3.5.3 敏感核信息的安全
3.5.4 運輸安保
3.5.5 打擊非法販賣
3.6 **核安全監管
3.7 民用和軍用敏感核材料
3.8 核取證
3.9 核工業的作用
3.10 核安保和核安全的關聯
3.11 核安保文化
第四章 和平利用核能
4.1 概述
4.2 目標和總體戰略
4.3 核合作
4.3.1 **間合作
4.3.2 **原子能機構在核合作中的作用
4.4 降低核擴散風險
4.4.1 保障監督、技術和**供應政策
4.4.2 核燃料循環多邊化
4.5 核安全和安保承諾
第二部分 具體承諾和建議
A.2010年《不擴散核**條約》審議大會:行動計劃
B.核安全峰會,2010年、2012年和2014年:承諾
C.核不擴散與核裁軍**委員會2009年報告:建議
縮略語
作者及供稿者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