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天邊那片棉花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312493
- 條形碼:9787551312493 ; 978-7-5513-124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邊那片棉花云 本書特色
《天邊那片棉花云》是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音樂文學學會會員、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何冠雄47萬字文學作品集,是作者2012年出版長篇小說《天地悠悠》、詩集《飄落心靈的花瓣》兩部作品之后,三年來精心創作的文學作品集結。里面編選了作者的181篇(首)作品,其中散文71篇,中短篇小說29篇,詩歌81首。
天邊那片棉花云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張家山的石頭》、《邂逅一座橋》、《河南考察小記》、《紅河谷游記》、《游云臺山》等作品。
天邊那片棉花云 目錄
**編:散文卷
**輯 游走足跡
張家山的石頭
邂逅一座橋
河南考察小記
紅河谷游記
游云臺山
洛陽之行
神秘與落寞
到秦嶺去
楊凌之夜
新疆印象
大雁塔的記憶
游玉華宮
延安之行
巍巍崇文塔
冬游八仙宮
安吳訪古
云陽采訪記
北京編劇在成陽
恭王府里的端午詩會
京城會友
第二輯 星星感悟
“減負”雜談
人生三味
寬容
思維三議
美即自然
佛思
無題
醉醒之間
“白手起家”的斷想
酒說
秸稈禁燒瑣議
考核雜議
秋日偶思
“5·23”遐思
論身體
“房某”現象的冷思考
天南地北說茯茶
體制內外
第三輯 書卷溢香
重讀《烏衣巷》
被侮辱與被壓迫的人
遲騁歌曲《如夢家園》賞析
千年“涇陽磚” 把盞溢清香
一部陜北高原的百年心靈史詩
感悟與懷想
貝多芬的啟示
感受《巴黎圣母院》的藝術魅力
蒼涼千古一支歌
松風勁骨話人才
讀《金剛經》有感
關于紅軍云陽改編史料中的幾個問題
娜塔莎與瑪拉
第四輯 清泉流聲
父親的小屋
佛緣
觀云
教院培訓散記
懷念與忘卻
讓幸福飛過身后
我們的精神家園
與荒石先生的一次談話
二十年后的聚首
銀杏樹下
母親節我在文廟簽名贈書
到永安醫院看病
長篇小說《天地悠悠》跋
關于小說《天地悠悠》的一點補徐
詩集《飄落心靈的花瓣》后記
小說之外的故事
想起了張田夫先生
為鄭國渠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發展建言
尷尬人遭遇尷尬事
就醫雜記
第二編:小說卷
**輯 微型小說
神手一把抓
二十四個柿子
行政意識
狗娃葬父
數眼睛
時也勢也
父親的抉擇
捉放之間
我在那里等你
恐懼的牛
英雄之死
福兮禍兮
尷尬美容
孝子橋
寸土
冥國汽車
爸爸的新娘
臺上臺下
薛老板
“神井”還是“神經”?
良心雞
權當養了一頭奶牛
一只手表
狼與狗
第二輯 短篇小說
天邊那片棉花云
毛蛋的故事
寒夜
石鎖的那些事
第三輯 中篇小說
荊山
第三編:詩歌卷
**輯 大地情懷
落花時節
雨思
苦難
離去或者停留
跟從我
詩說
月思
月夢
父親的遺囑
句號
無題
假如
太陽的影子
秋日私語
今夜月色
憑吊大師
也許愛
致遠方
你是一首歌
點亮心靈的明燈
哭泣的石頭
欲望之海
麥子與竹子
懷念小草
三月的風
灰蒙蒙的天空下
兵馬俑的思索
房子與愛情
守望
電力工人抒懷
秋天我想對你說
對一種職業的敬重
致永恒的愛
心生一念
心情
我不相信愛情
永不磨滅的光焰
第二輯 心靈囈語
繆斯與青春
第三輯 古風詩草
古風一首
春游釣魚臺
遙想
行乞歌者
邊地懷古
懷想蘇武
花語人生
中秋抒懷
傷別離
圈子謠
第四輯 黃土風情
媽媽做鞋子
拄杖老者
孩子笑了
少年與小鹿
哎喲老天這可怎么得了
好時光
我多愿是你
思念
離家的日子
冬天的記憶
故鄉來的小姑娘
我的農家大嫂
織女情
酸棗情
民歌風
第五輯 歲月如歌
我的涇陽我的家鄉
有一個聲音
黃鶴之歌
牽手
夢中的廈門
我自豪我有個農民爸
涇干中學之歌
天邊的靚妹回來了
十月 我的祖國
菜鄉吹來暖人的風
涇陽水利人之歌
涇陽茯磚茶之歌
茯茶情歌
火紅的菜鄉是涇陽
你有一顆火熱的心
香遍人間涇陽紅
我們是自豪的城管人
流動的風景流動的船
后記
天邊那片棉花云 節選
《天邊那片棉花云》: 2008年秋季的一個周末,我與幾位同事驅車去寶雞市眉縣紅河谷風景區游玩。那天為了趕時間,我們早晨7點鐘就出發了,汽車在西寶高速上風馳電掣般奔跑著,我坐在座位上瞇縫著眼睛養神,不言不語,但我的思緒卻飛出去了很遠,很遠……我咀嚼著*近時期來來去去的很多事,甚至遐想著五顏六色的未來。 人的選擇其實就是個“二律背反”,難能一個蘿卜八頭切。我曾在教育戰線工作十七年,2008年調任涇陽縣委宣傳部工作。對于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工作環境,不消說這里的工作人員之少,辦公場所之逼仄,辦公條件之差完全出乎了我的預料。當時整個部里就八個人,兩臺電腦,也沒有工作車輛。見慣了動輒幾千人、幾百入場面的我,用慣了電腦,也習慣于念別人寫的那些官樣文章,在這里我將轉變成另一種角色,我必須為領導寫稿子,必須嘗試著寫通訊稿,還必須學會喝酒、應酬,尤其是要跟各級各類的媒體打交道。當時我的身體狀況不是很理想,去年底剛做了一個痔瘡手術,后來又莫名其妙地患了神經性皮炎,以至于經常頭上、脖子上、腰上總是出大大小小的皮疹,為此我就去涇干衛生院找那些西安來的專家尋醫問藥,醫生說:“你必須戒煙酒,少熬夜,多休息。”事實上在我的崗位上這三條無一能達到,因此我只有飽受皮膚瘙癢的折磨。好在同事們也很會生活,工作之余常組織些戶外活動,讓枯燥的生活有了嶄新的意義。 這種活動的積極倡導者、組織者就是我的同事任新亮先生,他是一個玩過筆桿子,又有鄉鎮工作經驗的人,待人接物常常有自己的一套,是一個很講求生活情調的人。認識任先生是始于幾年前的一次有趣的合作,當時在任先生的領導下,我與薛文濤、寇曉衛一起創作《涇陽組歌》,我們吃住在縣招待所,先后寫了幾稿都感覺不是很理想,任先生說:“算了,我看把幾位先生也折騰得沒轍了,你們就把*不行的那個稿子留下。” 我狐疑不解,任先生很老到地說:“先給一個,再給一個,顯得我們認真、精心,后邊就好辦了。” 我是因為一首歌曲才在涇陽縣文藝圈有了些小名氣,2005年遲騁先生、聶友先生和梁瑩女士負責承辦縣春晚,邀請我創作一首歌曲,我當時恰好在《咸陽日報》發表了一首詩歌《我的熱土·我的涇陽》,就以·它為藍本改編成了歌詞,改寫中得到了遲騁、高明波兩位詞人的指點,隨后我們請西安的作曲家黨紅巖先生作曲,咸陽市群藝館的歌唱家高平展先生演唱,取得了較好的藝術效果。后來縣上把這首歌曲作為縣歌,在很多大型活動、集會、接待活動中播放,受到了廣泛好評。這一無心插柳的行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改變了我的后半生,使我棄教從文,投身于文化活動。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已過四十的我,似乎對那些繁復的人事還是懵懵懂懂的,在與任新亮先生的接觸中,我發現他是一位愛酒、會玩、能擺平事情的人,他較早地徜徉于山水之間,用鏡頭記載著生活的樂趣。記得有一回我們接待《秦商》劇組,任先生真是神勇,他一人搖骰子獨對七八位京城來的影視人,他的酒量比較大,對方紛紛敗下陣來…… “老漢,夢見周公了,美女來了!”任先生見我悶不作聲,故意大聲說。因我在部里年齡比較大,除了我和老任是60后,并且我長他一歲,其余都是70后,所以老任戲稱我為“老漢”。 “到了嗎?” “都回來了,你還問到了沒有。” “哄鬼去……” “你這人就是典型的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心都不操。” 我們正在斗嘴當兒,忽然有人說:“快看!那個掃地車……” 大家循聲望去,發現了一輛拖拉機,它的后邊設計了一個旋轉機器,上邊極其簡陋地捆綁著幾把掃帚,那些掃把隨著機器的旋轉,咝咝地有節奏地清掃著路面。 “這兒的人真能行,用這么個機器代替人工。” “哈哈,這也算眉縣的一大奇觀!” ……
天邊那片棉花云 作者簡介
何冠雄,男,1965年2月出生,陜西武功人,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機關干部,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音樂文學學會會員、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咸陽市作家協會會員,已出版長篇小說《天地悠悠》、詩集《飄落心靈的花瓣》。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