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鳳凰鳥 本書特色
生活的波折與坎坷,沒有消磨掉王淑惠的夢想與激情。農民的身份,教育環境的缺失,沒有阻擋住她對于真善美的追尋。她多次奔波于作協等單位,幾經波折,*終在文化局有關人員、高中教師和熱心人士的幫助與資助下,讓自己的詩篇付梓。在王淑惠看來,詩歌是她生命歷程的一種證明,而她的寫作,仍在繼續。 這本《鳳凰鳥》是王淑惠的小說作品。
鳳凰鳥 內容簡介
記憶的印痕, 是心靈的犁溝。*初的記憶是故鄉的天, 故鄉的地。天是一個不著邊際的大明鏡……
鳳凰鳥 目錄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后記
鳳凰鳥 節選
《鳳凰鳥》: 以詩為業,以美傳真 姜峰 她,出身田間,相貌普通。 穿著灰底紅碎花小褂,寬大的直筒褲,黑色千層底布鞋,一副鄉土味十足的陜西農村婦女裝扮。與新中國幾乎同齡的年紀,幾顆門牙已經宣告“光榮下崗”。長年務農的辛勞,令她兩鬢斑白、青絲成雪。 她,生活清貧但也富有。 臥室里一個上著大鎖、外皮斑駁褪色的老式紅木箱,里面沒有金銀首飾,只有她三十年來在二十多本草稿本上創作出的五千多首詩歌、十四萬字的自傳體小說、二三百篇散文、十幾幅畫,以及她*為珍視的,五年前出版的個人詩集《漏屋水滴》!奥┪菰娙恕保挥谐醵䦟W歷的王淑惠,在記者面前以此自許! 〔粌H高產,周圍人告訴我,王淑惠還有另一項絕活——七步成詩。這會不會是一名農村打油詩人?在位于西安市灞橋區城鄉接合部的家中。記者隨手指燈為題,六十七歲的王淑惠提筆就寫,幾分鐘后寫下一首詩: **次點亮我的心田 土窯里都是你的光明 是你幫我擦亮雙眼 將母親慈愛臉龐看清 我每晚捧著你的光亮 輾轉難眠讀書到深更 是你讓我滿腹詩情 去潤濕每個人的心靈 雖然是沒打腹稿的即興之作,但情真意切。然而,王淑惠的臉上未露喜色,邊寫邊落下淚來。 也許是巧合,一首《燈》,恰恰是她大半生經歷的縮影,觸文而生情。記者翻閱了她的詩作,其中歌詠的意象,全部來源于生活的感悟,俯拾即是的素材,令她下筆如有神,令讀者讀詩如見其人。 她眷戀故鄉、緬懷親情。土窯,說的是老家榆林市綏德縣硯池洼村的窯洞。在那里,王淑惠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光,也*早在課堂上接觸到詩歌之美。在特殊的年代里,她被迫初中肄業返鄉務農,仍想方設法閱讀求知,而陜北的風土民俗、家人的融融親情,成了她始終歌詠的對象! 《嗌俅螇衾镒鵁峥弧 〗忝眯值芮橐忾L 五月的杏子還是那么黃亮 八月的棗子還是那么脆香 圍住那一碗綠豆湯 再讓故鄉水滋潤我肝腸 王淑惠喜愛當眾朗誦詩歌,在記者面前高聲吟誦時,仍不改那濃濃的鄉音。 她向往愛情,追逐繆斯。二十五歲時,錯過升學、求職無望的王淑惠嫁給了銅川的一個煤礦工人。黑戶口、打零工,操持家務、相夫教子之余,她仍筆耕不輟,但對于美的認知卻得不到另一半的理解。作品被丈夫看成是寫給別人的情詩,隨之而來的便是無休止的家暴。丈夫將她所有的文學書籍、筆記、詩稿等付之一炬,也讓十年的不幸婚姻走向盡頭。如今翻閱《漏屋水滴》一書,記者發現,王淑惠收錄其中的一百九十八首詩歌,竟有多半都是在吟詠愛情: 夢里有你,你在哪里 云天萬里,細雨霏霏 夢里有你,在我心里 長依云梯,笑眼瞇瞇 曾經的曲折和遺憾,現在已經幻化成為花甲老人筆下*美麗、*超然的詩句。 她笑對人生,贊嘆生命。改嫁后,王淑惠來到西安市灞橋區席王鄉水溝村,與同樣喜愛文藝的老伴在舊屋里一住就是十五年,頭頂上酒盅大的窟窿不計其數!
鳳凰鳥 作者簡介
王淑惠,本名,王惠,綏德人,1949年臘月生,1967年于子州中學畢業,現居灞橋。曾出版詩集《漏屋水滴》,散文集《生命的顏色》,愛情詩《蘇潘若十四行》《九十九朵玫瑰》即將出版。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