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幸福在哪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311359
- 條形碼:9787551311359 ; 978-7-5513-1135-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幸福在哪里 本書特色
史罕明著的《幸福在哪里》是一部散文集。是作者幾十年來對現實生活中的人、事以及各種社會現象的深入思考,理性分析,總結而成的人生智慧。闡述了什么是幸福,幸福感是如何取得的,幸福感和個人現實生活的密不可分。提醒人們,幸福隨處都有,隨處可見。本書是一本能幫助人們建立幸福觀,取得幸福感,對生活的未來充滿夢想,并努力踐夢的書。
幸福在哪里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什么是幸福》、《幸福的公式》、《有一個地方》、《母親的春節》、《父愛》、《我愛我的水中西安》等作品。
幸福在哪里 目錄
什么是幸福
幸福的公式
幸福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第二輯:家庭幸福的故鄉
有一個地方
家
母親的春節
父愛
第三輯:自然幸福的礦藏
我愛我的水中西安
七彩太白人間仙境
桂林荔浦溶洞新景點鑒賞
天堂明珠拙政園
第四輯:生活幸福的牧場
富貴與勤儉
位置與方向
穩定與連續
設計與施工
高貴與恥辱
目的與手段
時間與能力
求人與幫人
選擇與被選擇
過去、現在與未來
身與心
人生三件事
人生的油門、剎車與方向盤
人生的行、界、崗
人生離不開數學
人必須有目標
人應當從低處起步
人要多少錢才算夠
人如計算機
怎樣才能比別人賺錢多
我們自豪,因為我們是“60后”
2014,給中國點贊
特別的付出才能換來特別的收獲
獲得與享受快樂的法則
笑臉
請給批評加點“糖”
看桃知人
年輕人的軟肋在哪里
用打麻將的精神工作
用彎腰對付蔑視
耐心是治急性子病的良方
中國人為什么喜歡大聲說話
不守交規性命堪憂
交規方向限定的人生啟示
交規大小限定的人生啟示
服飾語言
智慧凝結“八大怪”
兩個雞蛋與一條人命(小小說)
時間的特點和規律
第五輯:道德幸福的爹娘
善良是人類共同道德之根
正直是高等級的善良
節儉是美德之源
論孝道
孝順與忤逆
感恩的前提是知恩識恩
心存敬畏,做人做事才能有分寸
什么是尊貴
“干正確的事”與“正確地干事”
*好的前提是合適
三個篩子
三十而立,立什么
用自己的標準衡量別人會得出錯誤結論
請放低身子
朋友是我們的
第三條“命”
每個人至少應當是“三合板”
賠錢生意為何能讓企業老板賣力并感動
“宰相肚里能撐船”解析
“中國好人村”之花為何盛開在王家砭
養生健身不如養心健腦
論自我管理
一堂生動的群眾路線教育課
道德是衡量人性成分的指標體系
理想、目標與計劃
信仰與計劃都是人生的方向標
第六輯:文化幸福的翅膀
用“心”感受中國文化
一朵永不凋謝的花
一首全世界傳播*廣的敘事短詩
《月下獨酌》賞析
話說眼睛
話說比較
話說公平
話說效率
什么叫順其自然
春節應當干啥
拜年的含義
關于名字中文化味變淡的思考
稱謂的變化
人為什么要讀書
書與世界
知識與文化是什么關系
論知識折舊與技能貶值
論精神侏儒
為何中國近千年沒有重大發明
后記
幸福在哪里 節選
《幸福在哪里》: 中國近千年為何沒有重大發明? 筆者認為,以下六個方面影響了中國重大發明的出現。 **,需求不高,從事發明的動力不足。 中國屬于傳統的農業國家,家庭是農業生產的基本單位,靠天吃飯是農業生產的基本特點。生產規模太小,非科技因素影響極大,使用或者不使用發明創造成果對家庭農業生產的結果影響不大。長期在低級落后的生產方式下生產生活,決定了中國人對發明創造需求不高,導致從事發明的內在動力不足。 漢唐之前全世界的發明相對極少,到了唐代、宋代,中國的生產力處于全世界領先水平,缺乏發明創造的驅動力。元朝統治者則認為,鐵蹄可以征服全世界,沒有必要進行發明創造。明朝開國皇帝是農民出身,沒有發明創造的意識。到了清朝,乾隆及之前的幾位皇帝統治時期國力尚可,加之連年征戰,發明的動力不足。乾隆帝之后至清末,至民國時期,中國一直被內憂和外患所困擾,無暇顧及發明創造。 第二,國家和民眾對科技和發明創造的作用認識不到位。 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史,古代帝王的世襲制度下的中國,從國家*高統治者到普通民眾,普遍沒有科技意識,對發明創造的作用認識不到位。 唐朝之前的絕對強大,宋元之際的相對強大,到明朝、清朝屢遭外敵入侵,都是因為世襲皇帝能力越來越衰退。相反,外戚、后宮、宦官三股勢力干政,使內憂加劇,官場腐敗,民不聊生,讓外憂泛濫。物必自腐而后蟲生,外敵人侵讓外患迭起。三重矛盾夾擊之下,國家和政府無力關注發明創造,社會和民眾無心從事發現創造。閉關鎖國、狂妄自大,總以大清帝國和世界強國自居,根本不了解世界經濟政治科技發展狀況,這就是我們老祖先不重視科技和發明創造為子孫后代留下的歷史教訓。 第三,中國主流思想對發明創造有抑制作用。 從漢武帝開始,中國全民崇尚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做人等方面作用巨大,唯獨不利于搞發明創造。 儒家以中庸為*佳狀態,限制非中庸的一切思想和行為。“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等思想深深地影響人們的言行。搞發明創造被認為是不守規矩的極端行為,許多奇思妙想被當成胡思亂想、異想天開,遭到反對、壓制、限制、打擊、取締。發明創造的思想和行為被早早地扼殺在萌芽狀態。 第四,難以產生接力式發明創造團隊。 中國有句古話,叫道不同不相為謀。意思是說,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謀劃,比喻意見和志趣不同的人就無法共事。這里的道包含思想、志趣、性格、愛好等意思。“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更為直白地將人按道分為許多群,如性格內向的一群,性格外向的一群等。 而發明創造恰恰需要性格不同、愛好不同的三類人結成一個團隊,這種團隊在中國儒家的文化背景之下,很難產生。 發明創造首先必須有一個能提出獨特見解和奇思妙想的發明者。 能有重大創新思路的人必須善于鉆研,善于獨立思考,常常有打破砂鍋問到底、愛鉆牛角尖的習慣。這種人思維方式不同于常人。性格內向、孤僻,非常有主見,非常自信。對事很執著,思想很固執,一根筋,認死理。他認定的事,抱定的思想,九頭牛也拉不回來。他能為自己的獨到見解和思路孤注一擲。在外人看來他的大腦有點兒不正常,似有精神病。發明家往往不擅長與人交流合作,喜歡單打獨斗。正因為這樣的特點,中國的發明家很少能被人發現,讓人賞識,能助其一臂之力使其成功。被扼殺在搖籃中的發明和半途而廢的發明家為數不少。 發明創造團隊的第二個成員就是鑒賞者、試制與完善者。 古人云: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鑒賞者就是能識貨的伯樂,一個能將發明家的思路、思想變成現實,變成樣品、產品等別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一個能讓大家認可和接受發明成果的人。能懂得發明家價值的鑒賞家有雙重性格或為多重性格。他是半個發明鑒賞家(他不會發明,只會鑒賞),又是半個實干家,.他既有內向性,有類似于發明家的思維模式和能力,能順利地與發明家打交道。又有外向性格,能動員別人生產,讓發明思想變成樣品、產品,能向大眾推薦樣品和新產品。 中國古代嫦娥奔月的發明思想首先被外國人變成了現實,《西游記》孫悟空七十二變等均屬非常好的發明思想,可惜無人重視,僅當娛樂。 據說陜西某科研單位的技術人員研究出一套新藥劑配方,找了當地許多藥廠聯合開發,結果無人理睬。該配方拿到廣東后,被珠海一家藥店相中,花重金購得該配方權。這就是名噪一時、紅遍全國的“麗珠得樂”“麗珠胃樂”“麗珠腸樂”。 ……
幸福在哪里 作者簡介
史罕明,男,陜西銅川人。現任陜西省公路局黨委委員、總會計師,正高級會計師。現為西安市作家協會會員,陜西交通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交通會計學會常務理事,陜西交通會計學會會長。出版有散文集《巴人雅趣》、學術論文集《公路交通財務會計問題研究》。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