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y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yī)內科學·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四五”規(guī)劃教材
公共關系實務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418429
- 條形碼:9787111418429 ; 978-7-111-4184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公共關系實務 內容簡介
《公共關系實務/高等職業(yè)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貫徹了《高等職業(yè)學校專業(yè)教學標準(試行)》的精神,適應社會實踐的發(fā)展變化,反映新知識和新方法,切合職業(yè)教育的實際需要。 《公共關系實務/高等職業(yè)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的編寫以當前國內外公共關系學的新研究成果為基礎,結合當前真實的公關案例,根據公關工作的過程和內容的要求,恰當地設置教學訓練任務,深入淺出地闡述、訓練了公共關系的基本實踐技能。全書構思新穎,內容簡練,案例豐富,符合行業(yè)、崗位需求,針對性、實戰(zhàn)性強,實現了“教、學、做”合一。 《公共關系實務/高等職業(yè)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分為緒論和上、下兩篇。上篇是基礎篇,下篇是專項篇。全書采用教學目標、任務導入、同步思考、小案例、課后訓練等互動式的形式,新穎活潑,案例和實訓任務生動有趣,理論分析、案例點評、任務訓練與公關技能有機統(tǒng)一,可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 《公共關系實務/高等職業(yè)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既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經濟類、管理類、秘書類等相關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各類企事業(yè)單位從事公關工作人員的培訓教材和參考讀物,還可以作為職業(yè)技能鑒定(公關員)資格考試的參考用書。 為方便教學,《公共關系實務/高等職業(yè)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配備了教學資源包,包括PPT電子課件、電子教案、任務導入、同步思考和課后訓練的參考答案與提示。
公共關系實務 目錄
緒論
一、公共關系的定義
二、公共關系的科學界定
三、公共關系的構成要素
四、公共關系的發(fā)展簡史
五、現代公共關系的發(fā)展趨勢
六、公共關系的職能和原則
課后訓練
上篇 基礎篇
模塊一 公關主體管理訓練
任務一 公關主體的構成與運作
任務二 公關從業(yè)人員培訓
課后訓練
模塊二 信息管理訓練
任務一 信息采集訓練
任務二 信息運用訓練
課后訓練
模塊三 公關傳播訓練
任務一 選擇傳播媒介
任務二 網絡公關
任務三 傳播實施技巧
課后訓練
模塊四 公關寫作訓練
任務一 市場調查報告寫作
任務二 演講稿、新聞稿寫作
任務三 廣告文案寫作
任務四 經濟合同寫作
課后訓練
模塊五 公關談判訓練
任務一 公關談判程序訓練
任務二 公關談判技巧訓練
課后訓練
下篇 專項篇
模塊六 外部公眾溝通訓練
任務一 協調顧客關系
任務二 協調媒介關系
任務三 協調政府關系
任務四 協調社區(qū)關系
任務五 協調競爭對手關系
課后訓練
模塊七 內部公眾溝通訓練
任務一 協調員工關系
任務二 協調股東關系
課后訓練
模塊八 公共關系策劃訓練
任務一 公關調查
任務二 制訂方案
任務三 方案實施
任務四 效果評估
課后訓練
模塊九 公關活動訓練
任務一 慶典活動
任務二 展覽會
任務三 社會公益活動
任務四 新聞發(fā)布會
課后訓練
模塊十 危機管理訓練
任務一 公共關系危機預防訓練
任務二 公共關系危機處理程序和技巧訓練
課后訓練
參考文獻
公共關系實務 節(jié)選
《公共關系實務/高等職業(yè)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 一、公關主體構成 (一)公共關系主體的定義 公共關系的基本構成要素是:作為主體的社會組織、作為客體的公眾和將主體與客體連接起來的傳播溝通。由此而知,公共關系的主體是社會組織,公共關系的客體是公眾,溝通傳播則是連接社會組織與公眾或主體與客體的橋梁。 社會組織是人們在共同目標基礎上,按照一定的宗旨、任務和形式建立起來的履行一定職能的社會機構。社會組織是公共關系的主體,是公共關系活動的組織者、承載者、實施者和行為者,是公共關系活動的核心。 同步思考: 某公司總裁以個人名義向某地震災區(qū)捐款,這是不是公共關系活動? (二)公共關系主體的分類 1.根據工作任務,社會組織可以分為公共關系組織和非公共關系組織 (1)公共關系組織是指具備公共關系職能:專注從事公共關系工作的各類組織和部門。可以分為四類: 1)專業(yè)的公共關系公司,如公共關系事務所、公共關系廣告公司、公共關系咨詢服務公司、公共關系策劃公司等。‘ 2)組織內部設置的公共關系部門,如公共關系部、公共關系處、公共關系科等。 3)公共關系團體組織,如公共關系協會、公共關系學會、公共關系教學研究會、公共關系專業(yè)委員會等。 4)發(fā)揮一定公共關系職能的其他各類組織或機構,如宣傳部、外事辦、工會、廣告公司、外聯處、交際處、信訪辦等。 (2)非公共關系組織:除了公共關系組織以外的其他各級、各類組織。 2.根據社會功能,社會組織可以分為經濟組織、文化組織、政治組織和宗教組織 (1)經濟組織是以追求經濟利益為目標的營利性組織。如生產性企業(yè)、商業(yè)企業(yè)、金融企業(yè)等各類經濟組織。 (2)文化組織通過從事文化活動來滿足人們的文化需要。文化組織有學校、科研機構、圖書館等。 (3)政治組織包括政黨組織、國家政權組織、國家武裝力量組織和國家司法機關等。在中國,除了執(zhí)政的中國共產黨以外,還有其他各民主黨派團體。 (4)宗教組織是以某種宗教信仰為宗旨而形成的組織。我國現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組織。 3.根據目標特點,社會組織可以分為營利性組織、非營利性組織 (1)營利性組織。與前面介紹的“經濟組織”相同,以盈利為目的,它是*基本的社會組織單位,也是公共關系研究的主要對象。 (2)非營利性組織。組織的運營不以獲取利潤為目的,而是以社會的整體利益為目標。分為四類: 1)服務性組織:不以營利為目的,以服務對象的利益為目的。如學校、醫(yī)院、社會公用事業(yè)機構等。 2)公共性組織:為整個社會服務的公共組織。如政府、軍隊、消防部門、治安機關等。 3)公益性的團體組織,如基金會、社會志愿者協會、慈善機構等。 4)互利性組織:以組織內部成員間互獲利益為目標的組織。如工會組織、職業(yè)團體(學會、協會、研究會)、宗教團體等。 (三)公共關系主體的特征 社會組織的基本特征表現為: (1)群體性。組織是由一定數量人員組成的群體。組織的成員們相互協作,自愿為組織目標的實現而努力工作。 (2)目的性。擁有共同目標是社會組織建立的條件。 (3)系統(tǒng)性。社會組織具有一定的運作形式和結構。運作形式是指組織內部管理、控制、協調的方法,如規(guī)章、命令、行為規(guī)范等。運作結構是指組織活動組合模式,包括成員分工、相互協作和權利分配。 (4)社會性。組織是社會發(fā)展的產物,一方面受社會環(huán)境的制約,另一方面影響、改變社會環(huán)境。社會組織與社會環(huán)境之間存在廣泛的信息聯系。 (5)獨立性。每一個社會組織都是相對獨立的群體,具備一定的物質基礎,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單獨地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 (6)動態(tài)性。社會組織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系統(tǒng)。包括:①社會組織本身不斷發(fā)展變化,②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發(fā)展變化。 同步思考: 請以自己所就讀的學校為例分析社會組織六方面的特征。 ……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