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食管癌中西醫防治-(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928514
- 條形碼:9787518928514 ; 978-7-5189-2851-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食管癌中西醫防治-(第二版) 本書特色
內容簡介本書是筆者根據多年臨床和科研實踐,充分考慮目前臨床醫生、患者的現狀和需求,并參考國內外大量文獻所編撰的關于食管癌中西醫防治的專著。全書內容包括食管的解剖與功能、食管癌的流行病學與控制策略、病因、預防、癌前疾病防治、病理學、臨床表現、輔助檢查、中西醫診斷、各種治療方法、護理等。書中詳細介紹了食管癌的預防措施、食管癌外科手術治療、放療、化療、中醫治療、內鏡治療、生物治療、介入治療、綜合治療、藥膳與食療等,并介紹了吞咽障礙、下咽癌、賁門癌、噎膈等相關知識,供醫務工作者、患者參考。以幫助基層醫務人員和患者家屬正確認識和防治食管癌。本書內容全面翔實,重點突出,理論聯系實際,實用性強,對于提高食管癌的防治水平有重要的作用。本書既是一本醫學專論,又是一本醫學科普讀物,既有科學性,又有實用性,反映了當前國內外防治食管癌的新進展、新成就,也反映了中國傳統醫學在食管癌防治上的優勢。本書適用于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的臨床醫護人員、醫學院校師生,也可供食管疾病患者及家屬,乃至健康公民參考。食管癌中西醫防治(第二版)●●*章食管的解剖和功能前言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全球范圍內食管癌的發病率在惡性腫瘤中居第8位,死亡率為第6位。我國是食管癌*發的國家之一,每年食管癌新發病例超過22萬例,死亡約20萬例,嚴重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提高我國食管癌防治水平是艱巨而緊迫的醫學研究難題。山東省泰安市(尤其肥城市、東平縣、寧陽縣等)是食管癌高發區,我們在臨床工作中,診治的食管癌患者絕大多數是中晚期,治療效果不佳。在醫學書籍中,中西醫防治兼顧、臨床科普兼顧性質的食管癌防治方面的書籍國內尚屬少見。鑒于此,我們組織收集了近年國內外有關中西醫文獻資料,并結合作者多年臨床實踐和篩查經驗,編寫了《食管癌中西醫防治》一書并于2011年由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該書出版后深受讀者的歡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上消化道早癌篩查經驗的積累,許多觀點和內容需要更新,部分作者于2016年6月,在山東省肥城市參加了“癌癥早診早治中國行——山東2016年消化道癌早診早治培訓班”,獲取許多寶貴資料,更新部分內容,撰寫成本書第二版。本書以從事食管癌防治臨床工作一線的基層醫護人員為主,并組織有關專業的學者共同執筆。在編寫內容上努力做到具有先進性和科學性,并能反映醫學的進展;在文字上,力求言簡意賅,定義準確,概念清楚,結構嚴謹,言之有據,為便于普通公民閱讀,并盡量少用外文或代號;由于本書作者多是具有豐富經驗的基層臨床一線醫務工作者,故本書臨床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強。本書主要供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的基層醫務工作者、食管疾病患者參考,也可供廣大醫學生和健康公民參考。科學在發展,知識在更新。人們對食管癌的許多有關問題尚沒有認識和解決,有待于我們去探索。我們相信,隨著人們對食管癌研究的深入,許多問題會迎刃而解,已形成的概念會在發展中得到修正、充實和完善,限于筆者的水平,尚未涉及之處在所難免,本書可能會有不少缺點,希望讀者不吝賜教和指正。
食管癌中西醫防治-(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食管的解剖與功能,食管癌的流行病學與控制策略、病因、預防、癌前疾病防治、病理學、臨床表現、輔助檢查、中西醫診斷、各種治療方法、護理等。書中詳細介紹了食管癌的預措施、食管癌外科手術治療、放療、化療、中醫治療、內鏡治療、生物治療、介入治療、綜合治療、藥膳與食療等,并介紹了吞咽障礙、下咽癌、賁門癌、噎膈等相關知識,供醫務工作者、患者參考。以幫助基層醫務人員和患者家屬正確認識和防治食管癌。
食管癌中西醫防治-(第二版) 目錄
食管癌中西醫防治-(第二版) 作者簡介
陶可勝(1964一),山東嘉祥人。中西醫結合主任醫師,山東省衛生高層次人才專家,首批泰山醫學家,泰山區第二批和第四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泰安市第十一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中醫帶徒導師。現任泰安市中醫二院內科主任兼內鏡室主任,泰山中醫脾胃病研究所副所長。兼任中華醫學會內科學會會員,中國抗癌協會會員,山東省脾胃病學會委員,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會員,山東省中醫學會會員,泰安市消化病學會委員,泰安市消化內鏡學會委員,泰安市呼吸病學會委員,泰安市抗癌協會理事,多家雜志社編委和養生保健醫生。1984年畢業于濟寧醫學院,后參加中醫自考、泰山醫學院臨床醫學、山東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生班學習。具有醫療、中醫、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四個學歷。1986年參加山東省首屆消化內鏡培訓l班,1991年在安徽省武警醫院學習內鏡治療,1996—1997年在山東省立醫院內科研修。1984—2000年在山東肥城礦務局中心醫院工作,2000年至今在泰安市中醫二院工作。擅長消化、呼吸、腫瘤等內科疾病中西醫結合診治,嫻熟操作胃腸鏡和電子支氣管鏡診療。工作三十年來,發表論文100余篇,衛生科普文章30余篇。主編出版了《幽門螺桿菌感染》(2005年第一版,2010年第二版)、《醫用內鏡消毒與維護》、《胃食管反流病中西醫診治》,《幽門螺桿菌感染中西醫診治》、《食管癌中西醫防治》.《陶可勝論文集》等著作。獲省衛生科技進步獎2項、泰安市科技進步獎3項,其中主持“幽門螺桿菌感染中西醫防治研究”課題于2005年獲泰安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幽門螺桿菌感染”2009年獲山東省醫學科技進步推廣三等獎。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3項。1997年獲“泰安市第四屆青年科技獎”,2013年獲“泰安市十大優秀發明人”稱號。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