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呼蘭河傳 內容簡介
《呼蘭河傳/民國女作家小說典藏文庫》以簡潔無華的筆法,深沉記錄悲涼望的人生,揭示了那個時代中國人的生存哲學。蕭紅的作品個人風格強烈,文章結構松散,模糊了小說和散文的界限,語言富有樸素的詩意,充分展現了文字的簡單之美。此外,蕭紅的作品迥異于同時代的任何一個作家,她按照天性寫作,深度關注人的境遇和人的命運。
呼蘭河傳 目錄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聲
呼蘭河傳 節選
《民國女作家小說典藏文庫:呼蘭河傳》: **章大風雪的夜里,竟會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來,一推門,競推不開門了。 大地一到了這嚴寒的季節,一切都變了樣,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風之后,呈著一種混沌沌的氣象,而且整天飛著清雪。人們走起路來是快的,嘴里邊的呼吸,一遇到了嚴寒好像冒著煙似的。七匹馬拉著一輛大車,在曠野上成串的一輛挨著一輛的跑,打著燈籠,甩著大鞭子,天空掛著三星。跑了二里路之后,馬就冒汗了。再跑下去,這一批人馬在冰天雪地里邊竟熱氣騰騰的了。一直到太陽出來,進了棧房,那些馬才停止了出汗。但是一停止了出汗,馬毛立刻就上了霜。 人和馬吃飽了之后,他們再跑。這寒帶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不遠又來了一村,過了一鎮,不遠又來了一鎮。這里是什么也看不見,遠望出去是一片白。從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見的。只有憑了認路的人的記憶才知道是走向了什么方向。拉著糧食的七匹馬的大車,是到他們附近的城里去。載來大豆的賣了大豆,載來高粱的賣了高粱。 等回去的時候,他們帶了油、鹽和布匹。 呼蘭河就是這樣的小城,這小城并不怎樣繁華,只有兩條大街,一條從南到北,一條從東到西,而*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華。 十字街上有金銀首飾店、布莊、油鹽店、茶莊、藥店,也有拔牙的洋醫生。那醫生的門前,掛著很大的招牌,那招牌上畫著特別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齒。這廣告在這小城里邊無乃太不相當,使人們看了競不知道那是什么東西。因為油店、布店和鹽店,他們都沒有什么廣告,也不過是鹽店門前寫個“鹽”字,布店門前掛了兩張怕是自古亦有之的兩張布幌子。其余的如藥店的招牌也不過是把那戴著花鏡的伸出手去在小枕頭上號著婦女們的脈管的醫生的名字掛在門外就是了。比方那醫生的名字叫李永春,那藥店也就叫“李永春”。人們憑著記憶,哪怕就是李永春摘掉了他的招牌,人們也都知李永春是在那里。不但城里的人這樣,就是從鄉下來的人也多半都把這城里的街道,和街道上盡是些什么都記熟了。用不著什么廣告,用不著什么招引的方式,要買的比如油鹽、布匹之類,自己走進去就會買。不需要的,你就是掛了多大的牌子人們也是不去買。那牙醫生就是一個例子,那從鄉下來的人們看了這么大的牙齒,真是覺得稀奇古怪,所以那大牌子前邊,停了許多人在看,看也看不出是什么道理來。假若他是正在牙痛,他也絕對的不去讓那用洋法子的醫生給他拔掉,也還是走到李永春藥店去,買二兩黃連,回家去含著算了吧!因為那牌子上的牙齒太大了,有點莫名其妙,怪害怕的。 所以那牙醫生,掛了兩三年招牌,到那里去拔牙的卻是寥寥無幾。 后來那女醫生沒有辦法,大概是生活沒法維持,她兼做了收生婆。 城里除了十字街之外,還有兩條街,一個叫作東二道街,一個叫作西二道街。這兩條街是從南到北的,大概五六里長。這兩條街上沒有什么好記載的,有幾座廟,有幾家燒餅鋪,有幾家糧棧。 ……
呼蘭河傳 作者簡介
蕭紅(1911-1942),原名張迺瑩,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幼年喪母。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的一生,蕭軍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其命運并引發她開始文學創作。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了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東渡日本,并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發表了中篇小說《馬伯樂》和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