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儺戲劇本集成:20:紹興孟姜女·救母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126756
- 條形碼:9787567126756 ; 978-7-5671-2675-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儺戲劇本集成:20:紹興孟姜女·救母記 本書特色
在中國戲劇的大家庭中,儺戲是極其重要的成員。不僅歷史悠久、種類繁夥、分布較廣、觀眾眾多,還因其所具有的強大的宗教功能,與人們的生活甚至生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一般的戲劇,只有審美與教育的作用,無關人們的生活與生命,故而可演可不演,而儺戲則不是這樣,任何一種儺戲自它形成之日起,就成了一種民俗事象,在規定的時間內,或在與神靈“商約”的時間內,不但必須演出,而且必須觀看,甚至組織者或觀眾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參與“表演”。
中國儺戲劇本集成:20:紹興孟姜女·救母記 內容簡介
在中國戲劇的大家庭中,儺戲是極其重要的成員。不僅歷史悠久、種類繁夥、分布較廣、觀眾眾多,還因其所具有的強大的宗教功能,與人們的生活甚至生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一般的戲劇,只有審美與教育的作用,無關人們的生活與生命,故而可演可不演,而儺戲則不是這樣,任何一種儺戲自它形成之日起,就成了一種民俗事象,在規定的時間內,或在與神靈“商約”的時間內,不但必須演出,而且必須觀看,甚至組織者或觀眾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參與“表演”。
中國儺戲劇本集成:20:紹興孟姜女·救母記 目錄
紹興道士壇班《救母記》概述
孟姜女
**出 九郎仙師
第二出 天師
第三出 趙高保本
第四出 范君瑞保本
第五出 掌朝
第六出 回家
第七出 種瓜
第八出 種姜
第九出 出星君
第十出 開天門
第十一出 出仙女
第十二出 掘姜
第十三出 趙高修本
第十四出 范君瑞修本
第十五出 做壽
第十六出 上吊(男、女吊)
第十七出 成服
第十八出 施食
第十九出 冥判
第二十出 抄家
第二十一出 羅廷國
第二十二出 強盜
第二十三出 采花
第二十四出 成親
第二十五出 趙高差校尉
第二十六出 出考
第二十七出 報信
第二十八出 審堂
第二十九出 魏善
第三十出 挑沙
第三十一出 斬杞
第三十二出 托夢
第三十三出 出土地
第三十四出 寫牌
第三十五出 五方
第三十六出 白神(送夜頭、狗咬)
第三十七出 倒城
第三十八出 拜樓
第三十九出 化大牌
第四十出 天師
附錄一白神
附錄二送夜頭
附錄三梁本孟姜女
救母記
上卷
**出 開宗
第二出 賀正
第三出 男齋
第四出 女齋
第五出 大會
第六出 四景
第七出 假霸
第八出 濟貧
第九出 孝婦
第十出 十勿親
第十一出 瘋婦
第十二出 天門
第十三出 掛號
第十四出 燒香
第十五出 囑子
第十六出 成服
第十七出 焰口
第十八出 地府
下卷
第十九出 思凡
第二十出 落山
第二十一出 相調
第二十二出 勸葷
第二十三出 遺〔遣〕子
第二十四出 偷雞
第二十五出 罵雞
第二十六出 回罵
第二十七出 出拐
第二十八出 舍釵
第二十九出 出吊
第三十出 訓父
第三十一出 勸逆
第三十二出 雷擊
第三十三出 開葷
第三十四出 和合
第三十五出 起兵
第三十六出 遇盜
第三十七出 憶子
第三十八出 拜歸
第三十九出 小團圓
- 主題:紹興道士壇班《救母記》概述15-16頁
舊抄《救母記》系清代紹興敬義堂楊杏方抄本。從卷末所附的一段祭祀文“大清光緒□□歲次甲申〔下缺〕十有三日,弟子等謹以牲醴庶羞之奠,致祭于江川土谷太尉尊神之座前曰:唯神參贊造化,發育萬物。凡我庶民,悉賴生植。時唯孟春,東作方興,謹具牲醴,恭申祈告。伏愿雨旸時若,五谷豐登,官賦足供,民食充盈。神其鑒臨,陟降來歆,尚饗”① 看,敬義堂當是昔日紹興某道士壇班的稱謂,楊杏方為其中的成員。舊抄《救母記》抄于光緒九年(1883)六月。全劇分上下兩卷。上卷自《開宗》至《地府》,凡十八出下卷自《思凡》至《小團圓》,凡二十一出,合計三十九出。近人趙景深先生生前曾收藏此本,趙景深就《思凡》《下山》的來歷答文力的信曰:“我所藏的浙江紹興光緒九年的抄本《救母傳》〔案:“傳”為“記”字之誤〕和浙江新昌的抄本《目連戲》此出,卻是兼采鄭之珍本和青陽腔改本的。這兩個抄本時代雖然都很晚,但我相信這是從明代傳下來的。”② 本劇的情節主干與明代鄭之珍《目連救母勸善戲文》(以下簡稱“鄭本”)上卷大致相同。內容敘述王舍城內傅相好善,齋僧布施,廣行功果,感動上蒼,玉帝命金童玉女持珠幡寶蓋接上天堂,永享快樂。其妻劉氏卻在兄弟劉賈的慫恿下,遣子蘿卜出外經商,自己則在家中私開五葷,詆毀神明。經觀音大士指點并道破天機,蘿卜急速回程,三步一拜,返回家中,諫母重新皈佛。于是母子團圓,俗稱“小團圓”③。 本劇除曲詞、念白等與鄭本頗多不同外,尚有不少穿插性的關目為鄭本所無,計有《大會》《四景》《假霸》《偷雞》《罵雞》《回罵》《出吊》《訓父》《雷擊》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此乃紹興民間于春耕前例演《救母記》以祭祀土谷神的祭文。 ② 趙景深《曲論初探》,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55~161 頁。 ③ 小團圓:是相對“大團圓”而言的。紹興民間的目連大戲均演至目連全家升天受封,于天堂團聚,俗稱“大團圓”。 九出。這些關目大多可以單獨演出,戲劇性很強,屬于觀眾喜聞樂見的民間小戲,其中又以《倫雞》《罵雞》《回罵》《出吊》《訓父》最為精彩。其念白純為紹興方言土語,富有濃郁的鄉士氣息,刻畫世態人情入木三分,當是歷代人民群眾口頭集體創作的結品,正如魯迅所說,“這是真的農民和手業工人的作品”①。此外尚有些關目,如《思凡》《落山》《相調》,內容雖與鄭本相同,但它們的底本卻是不同的。如《思凡》除開頭一曲【娥郎兒】(原本漏寫曲名)與鄭本相同外,其余幾乎與鄭本全異,而與江蘇的陽腔目連戲相近,可見它與鄭本未必出自同一母本。 此抄本由于長期流傳在民間,不僅錯別字、漏字隨處可見,且時常隨便斷句,不經校訂,往往難以卒讀。本書校訂主要依據鄭本,同時參照紹劇本②、新老義和本③、匯編本④。其中凡是鄭本所無的關目,則校以紹劇本,同時參照其他各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門外文談》,《魯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82 頁。 ② 中國戲劇家協會浙江分會、紹興縣紹劇搜集小組于1962年12月內部編印的《浙江戲曲傳統劇目匯編·紹劇(八)救母記》,簡稱“紹劇本”。 ③ 民國三十年(1941)新昌新老義和班手抄之浙江新昌《目連戲總綱》,簡稱“新老義和本”。 ④ 中國戲劇家協會浙江分會、浙江省文化局戲劇處于1958年11月內部編印的《浙江省戲曲傳統劇目匯編》第七十六至七十九集《救母記》,簡稱“匯編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