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石頭里藏著一匹馬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099031
- 條形碼:9787203099031 ; 978-7-203-0990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石頭里藏著一匹馬 本書特色
本書為中考熱點作家周海亮十年經典作品集。書中三分之二部分為散文,也收錄了一些曾獲過獎的小小說。題材廣泛,風格多樣,以小見大,寓意深刻。作者不回避現實的殘酷,卻也驚嘆生命的頑強。與其說他筆下的人物是被命運捉弄,不如說是被各種局限性——身外的和自身的局限性所困。作者善于架構情節,設置懸念,時而溫情脈脈,時而深沉冷峻,每一個故事都動人心魄,引人入勝。
石頭里藏著一匹馬 內容簡介
講述人生冷暖,描摹世態人情,剖析人性中*隱秘的部分,文風硬朗,匠心獨運,有象征,有隱喻,有沖突,有張力。笑中帶淚,悲欣交集。
石頭里藏著一匹馬 目錄
石頭里藏著一匹馬 相關資料
媒體評論窮要思變,才能改變
——試析《長凳》
文/物語 初聞周海亮是由于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打死周海亮》,開始,我以為那是小小說里的虛擬人物,后來才知道真有其人。于是,就一直想讀讀周海亮的作品,可是一直沒有機會,直到此次研討會,我終于如愿以償。
我讀周海亮的《長凳》,仿佛回到了幼年時在鄉下的情景,是那樣的熟悉:漲大水,撈浮。
是啊,在那樣的年代里,一條長凳是多么地誘人。聽聽那時流行的順口溜“裁縫的沒衣穿,泥瓦匠住草房,木匠屋里三腳凳!”道出了當時農村普遍的貧窮狀態。
撈浮時“總會有可撈的東西。河的上游連著很多村落。河水里飄來垃圾、南瓜、巨木、甚至家俱,當然,更多的時候,只會飄來一些碎草。碎草被河邊裸露的樹根擋住,就有村婦拿了糞叉,撈半天,捆緊,帶回家,曬干,可以煮五六碗的稀飯。” 村人們不但貧窮而且麻木,他們應當知道,從上游沖下了這些東西意味著那兒發生了什么事。由于麻木,他們也就不去考慮上游被毀的人家會怎么樣,而只考慮自己撈到了什么,可以用于自己家的什么地方。
周海亮在文中寫道:“寶田與三麻同齡,論輩份,寶田管三麻叫‘叔’,但從不叫,親哥倆似的友誼。” 正因為貧窮和親哥倆似的友誼,使得事情變得難處理起來,雖然寶田與三麻有著親哥倆似的友誼,可看著跛腿的兒子,三麻終不忍把凳子拿去給寶田。可鄉下的女人沒文化,是很嘮叨的,寶田的不忍,使三麻的愧疚更甚,因此也就釀成了悲劇。*后,三麻被淹死也是必然的事。
在結尾處,周海亮寫道:“小的時候,在雨后,我也常常和大我十幾歲的堂哥,跑去撈浮。我們撈到了碎草、葫蘆、樹枝、油桶、南瓜、竹簍、八仙桌。我們撈到了很多東西,但我們依然貧窮。”
是啊,特別是這*后一句,我覺得它引導我們去思考:為什么我們會貧窮?其實,貧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安于現狀,不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試圖去改變,這才是悲劇所在。 《長凳》通過一個小小的物件——一條長凳來構成一篇小說,但這個小物件卻在小說中發揮了它的*能量:給我們透視了一個時代——那個貧窮的時代;揭示了那個時代的世道人心,他們的傳統的道德觀和價值觀;表現了人物在貧窮中的無奈和貧窮中的善良,上升到人性的高度。
一件小事,一個小小的物件,構成一篇小小說。因為這個小小的物件和小小的事情蘊含的能量并不小,小小說才有深度,有重量,真正做到了以小見大。
石頭里藏著一匹馬 作者簡介
周海亮 教育部“十一五”語文課題組專家,《讀者》《思維與智慧》《青年文摘》《意林》等多家雜志簽約作家。第七屆小小說金麻雀獎獲得者,冰心兒童文學獎獲得者,中國“最受青少年喜愛的青年作家”之一,中高考熱點作家。已出版三十余部作品。文章多次被選作全國各省市中高考試題和模擬試題,如《雪地烤紅薯》入選2011年江蘇南京中考試卷、《診所里的母親》入選山東青島中考試卷、《父親的秘密》入選2008年福州中考試卷、《如果你足夠優秀》入選2012年山東濟寧中考試卷、《自尊》入選2015年四川眉山市中考試卷、《春光美》2012重慶中考試卷……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