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海底兩萬里-適合學生閱讀(全譯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8754124
- 條形碼:9787538754124 ; 978-7-5387-5412-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底兩萬里-適合學生閱讀(全譯本) 本書特色
權*完整譯本再現大師經典著作。詳細解讀,權*注釋!
海底兩萬里-適合學生閱讀(全譯本) 內容簡介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作家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敘述了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這部作品于1869年開始在法國連載,1902年被引進中國,為國內的青少年讀者開啟了全新的科幻視野。跟隨凡爾納的妙筆,一次探索未知海底世界的奇妙旅程即將展開。故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發現了類似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他與仆人康塞爾和捕鯨手尼德·蘭不幸落水,游到怪物的脊背上。才發現這怪物不是什么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潛水船名為“鸚鵡”號,在潛水船船長尼摩的邀請下,三個人開始了海底環游世界的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海、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許多危險。*后,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和兩個同伴不告而別,離開了鸚鵡號把他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諸于世。
海底兩萬里-適合學生閱讀(全譯本) 目錄
要點提示?/ 007
海底兩萬里
**部
**章?飛走的暗礁 / 012
第二章?贊成和反對 / 018
第三章?隨您先生的便 / 024
第四章?尼德·蘭 / 029
第五章?漫無目的地搜尋 / 036
第六章?全速前進 / 042
第七章?種類不明的鯨魚 / 052
第八章?動中之動 / 059
第九章?尼德·蘭的憤怒 / 068
第十章?海洋人 / 075
第十一章?“鸚鵡”號 / 084
第十二章?一切都用電 / 093
第十三章?一些數字 / 099
第十四章?黑潮暖流 / 106
第十五章?一封邀請信 / 118
第十六章?在海底平原上散步 / 126
第十七章?海底森林 / 132
第十八章?太平洋下四千里 / 139
第十九章?萬尼科羅群島 / 146
第二十章?托列斯海峽 / 156
第二十一章?陸地上度過的幾天 / 165
第二十二章?尼摩船長的雷 / 177
第二十三章?強制睡眠 / 189
第二十四章?珊瑚公墓 / 197
第二部
**章?印度洋 / 206
第二章?尼摩船長的新提議 / 215
第三章?價值千萬的珍珠 / 223
第四章?紅海 / 233
第五章?阿拉伯海底隧道 / 246
第六章?希臘群島 / 254
第七章?地中海四十八小時 / 266
第八章?維哥灣 / 275
第九章?亞特蘭蒂斯 / 285
第十章?海底煤坑 / 295
第十一章?薩加索海 / 305
第十二章?大頭鯨和長須鯨 / 314
第十三章?大浮冰 / 326
第十四章?南極 / 337
第十五章?是意外還是小插曲 / 350
第十六章?缺氧 / 358
第十七章?從合恩角到亞馬孫河 / 368
第十八章?章魚 / 377
第十九章?墨西哥灣暖流 / 389
第二十章?北緯47?24′,西經17?28′ / 400
第二十一章?大屠殺 / 408
第二十二章?尼摩船長的*后一句話 / 417
第二十三章?尾聲 / 425
考點延展 / 427
思考提高 / 431
海底兩萬里-適合學生閱讀(全譯本) 節選
**部 **章飛走的暗礁 1866年,海上發生過一件神秘、離奇、無法解釋的怪事,相信很多人不會忘記。這件事曾在沿海居民和世界輿論中引起廣泛關注,無論是歐美商人、船長和船主、各國的海軍人員以及各國政府都曾經很注意這件事,一般航海人員對這件事更是激動不已。 這件事的大致情況是這樣的:不久前,有不少大船在海上遇到了一個“龐然大物”,一個非常長的物體,他的形狀很像紡錘(手工紡線或紡麻的工具,多為木質,兩端尖,中間粗),能發出磷光,體積比鯨魚大得多,行動也比鯨魚快 很多。 對于這個東西的出現,許多航海日志所描述的情形大同小異,如這個東西或這個生物的形狀,在它運動時的難以估計的速度,它移動時的驚人力量,它那種像是天生的特殊本領等等。如果說它是鯨魚類動物,那么它的體積實在是大大超過了生物學家曾經加以分類的鯨魚。居維葉(1769—1832,法國生物學家、地質學家)、拉塞佩德(1756—1825,法國生物學家、作家)、杜梅里(1774—1860,法國生物學家、醫生)、卡特法熱(1810—1892,法國生物學家、人類學家)這些生物學家并不承認這種怪物的存在,除非他們親眼看到。我們折中一下來看,也就是丟開這個東西只有二百英尺(長度單位,1英尺約等于0.3048米)長的過低估計,以及它有有一英里(長度單位,1英里約等于1609.34米)寬三英里長的夸張言論,可以肯定地說,假如這個龐大的生物真的存在的話,它的體積就大大超過魚類學家所承認的任何龐大魚類的體積。這東西的存在是不可否認的。那么,出于獵奇的心理,這個怪物在全世界引起巨大的騷動(因受到周圍環境影響和感染,產生的秩序混亂或心理上的不安。騷,sāo)也就不足為怪了。至于說它是子虛烏有(指根本不存在的事物),那么肯定會有很多人反對。 這是有事實證明的,1866年7月20日,隸屬于加爾各答(當時印度的首都。現在是印度第四大城市,孟加拉邦首府)布納希汽船公司的“喜金孫總督”號在澳大利亞海岸東邊五英里處地碰見了這個游動的巨大物體。船長巴克開始以為是一個沒有人知道的暗礁,正想測定它的位置,就在這時,突然,這個巨大物體噴出兩道水柱,嘩的一聲沖射到空中一百五十英尺的高度。可以這么說,除非這座暗礁上面有間歇噴泉,否則,“喜金孫總督”號面前的這個東西,就肯定是還沒有人知道的一種海洋動物,而那兩道水柱正是從它鼻孔中噴出的氣泡。 也就在這一年的7月23日,西印度太平洋汽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巴爾哥郎”號在太平洋上也遇到了同樣的情形。兩次巧遇,時間僅隔三天,地點卻相距七百古海里(長度單位,1古海里相當于5.56公里,即5560米),由此可見,這個奇特的動物具有驚人的速度。 十五天以后,在離上面所說地點兩千多里遠的地方,有兩艘船在大西洋海面上同時看見這個估計有三百五十多英尺長的怪物,這兩艘船連起來,都沒有它長。要知道,*長的鯨(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動物,胎生,用肺呼吸,體型巨大)魚,像常常出現于阿留申群島(位于白令海與太平洋之間,由三百余個小型火山島組成,總面積17666平方公里)的勒庫勒馬克島和翁居里克島附近海面的那些鯨魚,也只不過有五六十米長,比這怪物長的從來就沒人見過。 消息接連不斷地傳來,橫渡大西洋的貝雷爾號的各種觀察記錄,茵曼輪船公司的越提那號與這個怪物的相遇,法國二級軍艦“諾曼底”號軍官們所記的記錄,海軍高級參謀弗茲·詹姆斯在克利德爵士號上所做的精密測算,不僅轟動(有影響力的事物出現,驚動許多人。轟,hōng)沿海居民,也轟動世界輿論(公眾對某事件或話題發表的言論。輿,yú)。在一些國家里,大家都將這件事作為笑料來談,但在嚴肅和踏實的國家里,像英國、美國和德國就不同,它們對這件事就非常關注。 這個怪物在各大城市里家喻戶曉。咖啡館里有人討論它,報刊上有人嘲笑它,舞臺上有人扮演它。謠言正好有了機會,從這怪物身上捏造(假造或編造事實)出各種各樣的奇聞。在一些發行量不多的報刊上,出現了關于這個怪物的各種離奇報道,有說是白鯨,有說是可怕的“莫比·狄克”(美國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的小說《白鯨》里出現的一條可怕的鯨魚),有的說是北極海中龐大的“克拉肯”(這個怪物的觸須可以纏住一只載重五百噸的船而把它拖到深海下面),各種說法,不一而足。有些人引經據典,有些人則夸張地搬出古代的傳說如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臘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和老普林尼(23—79,古羅馬作家,有百科全書式著作《博物志》共三十七卷留存于世)的意見(他們承認這類怪物的存在——原注),或者搬出彭土皮丹主教的挪威童話,保羅·埃紀德的游記,以及哈林頓的航海報告。哈林頓的報告絕對不容置疑,他肯定地說,1857年,他在“嘉斯第蘭”號上看見過一種大蛇,那種蛇以前只在北極探險船“立憲”號經過的海面上出沒過。 于是,在學術團體里和科學報刊中產生了相信者和懷疑者兩派,“怪物問題”刺激著他們,這兩派人爭論了六個月。自以為懂科學的新聞記者和一向自以為見識廣博的文人也開起火來,為此花費了他們不少的墨水,甚至還有幾個人為此流了幾滴血。這些人各執一詞(各方堅持各自的說法,意見無法統一),爭論不休。當時流行的小報爭相刊登關于各種爭論的文章以吸引讀者,這些爭論要么攻擊巴西地理學院、柏林皇家科學院、不列顛學術聯合會或華盛頓斯密孫學院發表的權*論文,要么就駁斥《印度群島報》、摩亞諾神父的《宇宙》雜志、皮德曼的《消息報》里面的討論和法國及其他各國大報刊的科學新聞。懷疑者常引證林奈(1707—1778,瑞典生物學家)的名句“大自然不制造蠢東西”,以此懇求大家不要相信北海的大怪魚、大海蛇、“莫比·狄克”和瘋狂的海員們臆造(憑借主觀的想法而編造)出來的其他怪物的存在,不要因此而否定了大自然。*后,一個以尖刻聞名的諷刺小報的一位非常受歡迎的編輯象征性地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就像希臘神話里的希波呂托斯(希臘神話中的智慧而英勇的皇子)那樣,在大家的笑聲中,給這個怪物一次狠狠的打擊,把它結果了。于是機智戰勝了科學。 在1867年初始,關于這個怪物的問題似乎銷聲匿跡(形容隱匿起來不露面,在公眾視線中消失。匿,nì),不會再起波瀾(形容波濤,也常比喻事態的起伏變化。瀾,lán)了。可就在這個時候,一些新的事件又發生了。而這時問題已經完全變質,不再是等待解決的科學謎題,而是要想盡辦法必須避免的危險。因為這個怪物變成了小島、巖石、暗礁,而且是會游動的、不可捉摸的。 1867年8月5日,蒙特利奧航海公司的“摩拉維安”號在夜間行駛到北緯27?30′、西經72?15′的地方時,它的右舷撞上了一座巖石,奇怪的是,關于那個地方,沒有任何地圖記載過有什么巖石。因為風力的助航和四百匹馬力的推動,“摩拉維安”號的速度達到每小時十三海里。如果不是“摩拉維安”號質地優良,那么,在它被撞之后,一定會把船上二百三十六名從加拿大載來的乘客全部拖入海底。 在那天早晨五點左右,天色剛剛破曉,事情突然發生了,“摩拉維安”號船上的值班海員們立即跑到船的后部,他們非常認真地觀察海面。結果只發現一個六百多米寬的大旋渦,這表明水面應該是受過猛烈的沖擊,此外,他們什么也沒有發現,他們*后只能把事故發生的地點準確地記了下來,然后繼續航行,似乎并沒有受到什么損傷。可是,“摩拉維安”號到底是撞上了暗礁還是撞上了一只沉船,或者是別的什么東西呢?當時的情形已經沒有辦法知道,不過,后來在檢查船底時,發現了被撞斷的一部分 龍骨。 這件事情雖然算得上是非常嚴重,但是,如果三個禮拜后沒有發生相同的事件的話,它很可能被當作一個普通事件而很快被人忘記。接著發生的這件事,只說受害船只的國籍和它所屬公司的名氣,就足以引起強烈而廣泛的轟動。 英國船主庫納爾的名字可謂是無人不知。1840年,這位精明的企業家就創辦了一家郵船公司,開辟了從利物浦到哈利法克斯的航線,當時他只有三條四百馬力、載重一千一百六十二噸的輪動木船。八年之后,這家公司的規模擴大到擁有四艘六百五十馬力、載重一千八百二十噸的大船。過了兩年,又添了兩艘馬力和載重量更大的船。1853年,庫納爾公司繼續取得運營政府郵件的特權,接連添造了“阿拉伯”號、“波斯”號、“中國”號、“斯各脫亞”號、“爪哇”號、“俄羅斯”號等擁有一流航速的快船,這些船除了“大東方”號外,就再也沒有能跟它們相比的了。到了1867年,這家公司已經有十二艘船——其中八艘是輪動式游船,四艘是螺旋槳游船。 這里我之所以要簡單介紹一下,是想讓大家知道這家海運公司的實力和地位。在當時,任何一家航海企業,都沒有這家公司經營得成功。二十六年來,庫納爾公司的船在大西洋上航行了兩千次,沒有一次航行不達目的地,沒有一次延誤,沒有遺失過一封信,沒有損失過一個人或一只船。所以,雖然法國竭力要搶它的生意,但是乘客們還是喜歡搭庫納爾公司的船。*近幾年來官方的統計數據中就可以表明這一點。了解了這家公司的背景之后,他們的一只郵船遭遇到意外事件會引起那么巨大的反響也就沒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1867年4月13日,大海很平靜,微風正適合航行,“斯各脫亞”號在西經15?12′、北緯45?37′的海面上以每小時十三點五海里的速度行駛著。它的螺旋槳在海中轉動,沒有任何異常。這時,它的吃水(船身浸在水里的深度)深度是六米七,排水量是六千六百二十四立方米。 下午四點十六分,乘客們正在大廳中用餐時,“斯各脫亞”號船尾和左舷機輪后面的地方似乎發生了輕微的撞擊。不是“斯各脫亞”號撞上了什么,而是它被什么撞上了。撞它的不是敲擊的鈍器而是鉆孔的利器。這次碰撞十分輕微,要不是管船艙的人員跑到甲板上呼喊“船要沉了,船要沉了!”那么,也許船上就不會有人為此而感到不安。 船上的旅客們開始的時候非常驚慌,但安德生船長很快就讓他們安穩下來。其實,危險還不會即刻發生。再說,“斯各脫亞”號由防水板分為七大間,一兩處有漏洞進水完全能夠頂得住,不會導致特別嚴重的后果。 安德生船長趕緊跑到漏水的艙底下查看。他發現第五間船艙有海水灌入了,且海水灌入的速度十分快,這證明漏洞一定很大。幸虧這間里沒有蒸汽爐,不然的話,爐火早就被淹滅了。 安德生船長立刻下令停船,并且命一名水手潛入水下檢查船身的損壞情況。沒多久,就查清船底有一個直徑兩米的大洞。這樣大的裂口是無法堵住的,于是,“斯各脫亞”號不得不在機輪有一半浸在水里的情況下繼續行駛。當時船離克利亞峽還有三百海里,延誤了三天,“斯各脫亞”號才緩緩駛進了公司的碼頭,而在這三天里,利物浦全城的人都為它惶恐(驚慌而害怕。惶,huáng)不安。 “斯各脫亞”號進入碼頭之后,工程師們開始對它進行深入的檢查。他們所看見的情形令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船身吃水線以下兩米半的地方,有一個等腰三角形的缺口。鋼板上的傷痕十分整齊,即使是鉆孔機也不能鑿得這么準確,造成這個裂口的工具一定不是用普通的鋼鐵制造的。因為它以驚人的力量向前沖擊,在鑿穿了四厘米厚的鐵皮以后,還能做出一種無法解釋的后退動作,使自己全身而退。 *近發生的這件事大致經過就是這樣,這件事又一次引起輿論的轟動。從此之后,凡是由不明原因導致的海難事件,現在全都算在這個怪物的賬上了。這個奇怪的動物于是負起了所有船只沉沒的責任。令人感到遺憾的是,船沉的數目實在太大了,按照統計的年鑒記載,每年損失的船只大概有三千艘左右,說到因下落不明而斷定失蹤的數目也不下于每年兩 百艘! 但是,無論這個怪物是否真的存在,人們都將它當作所有船只失蹤事件的替罪羊。因為它的存在,各大洲之間的海上交通變得日益危險起來,人們明確要求不惜任何代價消滅這個可怕的海上巨鯨怪。 ……
海底兩萬里-適合學生閱讀(全譯本) 作者簡介
儒勒·凡爾納(1828—1905),法國小說家、博物學家。生于法國南特,自幼熱愛冒險。凡爾納11歲時曾離家出走,試圖乘船出海,家人找回了他,讓他保證以后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1848年,凡爾納開始寫作,但一直未獲成功。1862年,他的文學生涯出現轉機,《氣球上的五星期》為他帶來一紙合約:巴黎的一家大出版商答應為其出版一套“奇異旅行”叢書。凡爾納此后的作品,包括《地心游記》《從地球到月球》《海底兩萬里》和《八十天環游地球》等名篇,都是在這一叢書名下出版的。這些作品在歐洲掀起了一股“凡爾納熱”,也使他成為現代科幻小說的鼻祖。時至今日,凡爾納的作品依然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歡迎,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凡爾納是世界上作品被翻譯次數*多的十大作家之一。 譯者簡介:趙健,筆名趙啟東,畢業于北京大學法語語言文學系,主要從事法國文學研究及翻譯,現任教于北京某高校,目前在法國一教育機構做訪問學者。主要譯作有《名人傳》《海底兩萬里》《昆蟲記》《八十天環游地球》(未出版)等。
- >
山海經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