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1959-2014-孤獨是困獸-當代英國電影中男性形象的建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868943
- 條形碼:9787560868943 ; 978-7-5608-6894-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959-2014-孤獨是困獸-當代英國電影中男性形象的建構 本書特色
《孤獨的困獸:當代英國電影中男性形象的建構(1959-2014)》系統地梳理了20世紀50年代末至今英國電影中男性形象的變遷,并回顧了相關時期英國社會的重大變革和文化運動,力圖深度解析當代英國電影中男性形象的形成和變化背后的社會原因和文化原因。
1959-2014-孤獨是困獸-當代英國電影中男性形象的建構 內容簡介
本書對1959至2014年間的英國電影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以期間英國社會經歷的重大社會變革和文化運動為主要線索,將1950年代末至今的英國社會、文化發展歷程大致分為五個時期,梳理這段時間內英國電影中男性形象特征及變遷,探討這些形象建構的文化根源和社會根源。
1959-2014-孤獨是困獸-當代英國電影中男性形象的建構 目錄
**章 “新浪潮”電影運動時期英國電影中的“憤怒青年”與“享樂青年”
**節 英國“新浪潮”電影運動的源起
一、20世紀60年代的英國社會:消費主義的興起和階級觀念的淡化
二、“新浪潮”電影運動:工人階級回到敘事中心
三、自由電影和“廚房水槽現實主義”
第二節 “憤怒青年”:在對抗中尋找自我
一、對權力的反抗:焦點模糊的憤怒
二、迷失的自我:懷才不遇與無能為力
三、暴力的宣泄:困獸的侵犯性
第三節 “享樂青年”:逃避與探尋
一、逃避日常生活:厭惡工作、追求享樂
二、逃避責任:對傳統男性身份的逃避
三、逃避自我:拒絕繼承父輩身份
第四節 規訓與認同
一、主流意識形態的規訓
二、對傳統價值觀念的認同
第二章 “搖擺倫敦”時期英國電影中的“花花公子”和“迷惘一代”
**節 “搖擺倫敦”時期的英國社會
一、“搖擺倫敦”:充滿刺激與活力的“無階級社會”
二、“搖擺倫敦”時期的英國社會:樂觀與焦慮
三、“搖擺”之后的倫敦社會:茫然和無措
第二節 “搖擺倫敦”電影
一、“搖擺倫敦”電影:繁華的倫敦和自由的青年
二、“新浪潮”電影與“搖擺倫敦”電影
三、“搖擺倫敦”電影中的男性形象:自信樂觀和焦慮不安
第三節 “花花公子”:身份的轉換
一、男權身份的喪失:自省與警惕
二、大眾文化的依戀:身份特權與掌控權
三、享樂主義的泛濫:物質主義與道德危機
第四節 “迷惘一代”:失落和恐懼
一、對真實世界的反思
二、對心理世界的恐懼
三、存在主義的影響
第五節 女性形象的建構
一、被規訓的女性:懲戒與歸位
二、被贊美的女性:尊重男性與自我約束
第三章 反主流文化運動時期英國電影中的“反叛青年”及其亞文化
**節 反主流文化運動時期的英國社會
一、反主流文化運動:為了抵抗而抵抗?
二、反文化與亞文化
第二節 反主流文化運動時期的英國電影
一、反主流文化運動時期的英國電影
二、“反叛青年”:革命性的激進對抗和象征性的文化抵抗
第三節 激進對抗:狂飆突進的反叛運動
一、青年運動:危機與騷動
二、暴力:原始沖動的宣泄和自由意志的放縱
三、矛盾:社會產物的反社會行為
四、校園:反叛意識的滋生與聚集之地
五、被壓抑的人性的釋放
第四節 亞文化:抵抗與收編
一、亞文化:作為圖騰的風格
二、抵抗:態度曖昧的協商
三、收編:遏制與回歸
第四章 撒切爾時期英國電影中的“后工業化男性”和“后父權男性”
**節 撒切爾主義與英國社會
一、撒切爾:“鐵娘子”抑或“女巫”
二、撒切爾主義:進步還是倒退
三、撒切爾時期的英國社會:內憂與外患
第二節 撒切爾時期英國電影中的男性形象
一、撒切爾與英國電影
二、“遲到的1980年代”:現實主義與悲喜劇元素
三、撒切爾時期英國電影男性形象
第三節 “后工業化男性”:“失權”與“無能”
一、“失權”
二、“無能”
第四節 父權的日漸式微:強勢的父權復蘇和多元的新性別身份
一、強勢男權的復蘇
二、性別身份的新思考
三、男性同性社區:危機男性的烏托邦
第五節 女性形象的構建
一、強有力的女性競爭者
二、女性的申訴與反抗
三、女性懲罰者的形象
第五章 “酷不列顛”時期英國電影中的“新精英男性”“孤島男性”和“暴力青年”
**節 “酷不列顛”時期的英國社會
一、新工黨的“第三條道路”與英國社會
二、“酷不列顛”:“搖擺倫敦”卷土重來?
三、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身份認同:內外交困之惑
第二節 “酷不列顛”時期的英國電影
一、英國政府與英國電影:寄予厚望大力扶持
二、英國電影與美國:美國化的英國電影還是英國化的美國電影
三、電影中的英國:理想化的烏托邦國度
四、“酷不列顛”時期英國電影中的男性形象
第三節 “新精英男性”形象:懷舊與反思
一、“遺產電影”:在懷舊中尋求對現實的補償
二、20世紀80年代“遺產電影”中的“精英男性”形象
三、“酷不列顛”時期“遺產電影”中的“新精英男性”形象
四、“新精英男性”形象在現代題材電影中的衍生
第四節 “孤島男性”形象:受創與孤獨
一、“孤島男性”的精神困境:創傷癥侯群
二、“孤島男性”的生存境遇:被危險包圍的孤獨島嶼
第五節 “暴力青年”形象:暴力與權力
一、“小伙子世園”:男性烏托邦
二、以暴制暴:代替法律的暴力
三、暴力的權力和權力的暴力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1959-2014-孤獨是困獸-當代英國電影中男性形象的建構 作者簡介
鞠薇,戲劇影視學博士,現任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講師。倫敦國王學院電影系訪問學者。留英多年,長期專注于英國電影和英國文化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興趣為英國電影及文化研究、華語電影研究、實驗影像研究、電視節目形態研究。同時從事影視短片、實驗影像、電視節目創作實踐。曾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多篇研究論文。聯合主編了英文書籍World Film Location:Shanghai。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