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中國近海富烴凹陷特征及評價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05064
- 條形碼:9787030505064 ; 978-7-03-050506-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近海富烴凹陷特征及評價 本書特色
本書以構造地質學、層序地層學、地震沉積學、石油地質學、油氣系統、成藏動力學及地質類比等理論為指導,采用地質與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多學科相結合,靜態描述與動態模擬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表征相結合,"點-線-面"相結合的方法,綜合剖析了中國近海富烴凹陷的結構構造、層序與沉積充填、烴源巖及油氣成藏等特征,類比了中國東部陸上已證實的富烴凹陷特征,對比分析了富烴凹陷與貧烴凹陷,總結了控制富烴凹陷形成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具有中國近海特色的富烴凹陷分級評價指標體系及其判識標準,并應用于中國近海潛在富烴凹陷的評價優選之中。
中國近海富烴凹陷特征及評價 內容簡介
本書以構造地質學、層序地層學、地震沉積學、石油地質學、油氣系統、成藏動力學及地質類比等理論為指導,采用地質與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多學科相結合,靜態描述與動態模擬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表征相結合,"點-線-面"相結合的方法,綜合剖析了中國近海富烴凹陷的結構構造、層序與沉積充填、烴源巖及油氣成藏等特征,類比了中國東部陸上已證實的富烴凹陷特征,對比分析了富烴凹陷與貧烴凹陷,總結了控制富烴凹陷形成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具有中國近海特色的富烴凹陷分級評價指標體系及其判識標準,并應用于中國近海潛在富烴凹陷的評價優選之中。
中國近海富烴凹陷特征及評價 目錄
第1章 富烴凹陷結構構造特征及對比 1
1.1 區域動力學背景及機制 1
1.1.1 新生代以來區域板塊主要運動學特征 1
1.1.2 渤海灣盆地的形成演化 4
1.1.3 南海北部大陸邊緣盆地的形成演化 5
1.1.4 中國近海盆地形成機制及其動力學類型 9
1.2 中國近海已證實富烴凹陷結構構造特征 11
1.2.1 遼中凹陷 11
1.2.2 遼西凹陷 18
1.2.3 渤中凹陷 21
1.2.4 黃河口凹陷 26
1.2.5 萊州灣凹陷 34
1.2.6 惠州凹陷 38
1.2.7 番禺4洼 47
1.2.8 恩平凹陷 50
1.2.9 文昌A凹陷 53
1.2.10 潿西南凹陷 56
1.3 中國東部陸上富烴凹陷結構構造特征對比 60
1.3.1 東營凹陷 60
1.3.2 沾化凹陷 68
1.3.3 遼河西部凹陷 73
1.3.4 大民屯凹陷 80
1.4 中國近海貧烴凹陷結構構造特征對比 84
1.4.1 遼東凹陷 84
1.4.2 陽江凹陷 85
1.4.3 陽春凹陷 86
第2章 富烴凹陷層序與沉積充填特征及對比 91
2.1 中國近海富烴凹陷層序地層格架 91
2.1.1 遼中凹陷 91
2.1.2 遼西凹陷 95
2.1.3 渤中凹陷 96
2.1.4 黃河口凹陷 99
2.1.5 萊州灣凹陷 101
2.1.6 惠州凹陷及番禺4洼 104
2.1.7 恩平凹陷 106
2.1.8 文昌A凹陷 108
2.1.9 潿西南凹陷 111
2.2 中國近海富烴凹陷層序發育特征 113
2.2.1 多幕裂陷旋回的層序地層格架 113
2.2.2 層序發育模式 118
2.2.3 層序構型特征 122
2.3 中國近海富烴凹陷沉積充填特征 130
2.3.1 多幕裂陷的構造沉積響應模式 130
2.3.2 中國近海多幕裂陷的物源體系轉換 136
2.3.3 控洼斷裂關聯下的沉積中心遷移規律 144
2.4 大型砂體發育的沉積控制因素 147
2.4.1 母巖風化剝蝕強度 147
2.4.2 物源供給方式 148
2.4.3 有效物源供給方向 150
第3章 富烴凹陷烴源巖特征夏對比 152
3.1 中國近海富烴凹陷烴源巖數量特征 152
3.1.1 遼中凹陷 152
3.1.2 遼西凹陷 152
3.1.3 渤中凹陷 154
3.1.4 黃河口凹陷 155
3.1.5 萊州灣凹陷 156
3.1.6 惠州凹陷 157
3.1.7 恩平凹陷 157
3.1.8 文昌A凹陷 158
3.1.9 潿西南凹陷 158
3.2 中國近海富烴凹陷烴源巖質量特征 159
3.2.1 遼中凹陷 159
3.2.2 遼西凹陷 164
3.2.3 渤中凹陷 168
3.2.4 黃河口凹陷 174
3.2.5 萊州灣凹陷 178
3.2.6 惠州凹陷 181
3.2.7 恩平凹陷 183
3.2.8 文昌A凹陷 190
3.2.9 潿西南凹陷 193
3.3 中國東部陸上富烴凹陷烴源巖特征對比 195
3.3.1 東營凹陷 195
3.3.2 泌陽凹陷 197
3.3.3 遼河西部凹陷 199
3.3.4 大民屯凹陷 201
3.3.5 潛江凹陷 202
3.4 中國東部貧烴凹陷烴源巖特征對比 204
3.4.1 陽江 陽春凹陷 204
3.4.2 南陽凹陷 207
3.4.3 江陵凹陷 209
第4章 富烴凹陷油氣成藏特征及對比 212
4.1 流體動力場特征 212
4.1.1 壓力發育特征 212
4.1.2 溫壓系統特征 234
4.2 儲層-蓋層特征 240
4.2.1 儲層特征 240
4.2.2 蓋層發育特征 244
4.2.3 儲蓋組合特征 246
4.3 熱流體活動特征 250
4.3.1 流體包裹體顯微巖相學特征 250
4.3.2 流體包裹體顯微熒光光譜特征 252
4.3.3 流體包裹體激光拉曼光譜特征 253
4.3.4 流體包裹體均 溫度分布 254
4.3.5 流體充注歷史 256
4.4 輸導-聚集特征 260
4.4.1 輸導體系 260
4.4.2 圈閉及油氣藏類型 265
4.4.3 聚集特征及模式 269
第5章 富烴凹陷評價體系 276
5.1 富烴凹陷判別指標體系 276
5.1.1 富烴凹陷的內涵 276
5.1.2 富烴凹陷的判別指標及標準 278
5.2 富烴凹陷結構構造評價指標 280
5.2.1 盆地演化的動力學過程和結構樣式評價指標 281
5.2.2 沉降速率和主控斷層活動速率評價指標 281
5.2.3 沉降速率/沉積速率評價指標 284
5.2.4 后期斷層活動及其與排烴時間匹配評價指標 284
5.2.5 構造轉換帶和反向調節斷層評價指標 286
5.3 富烴凹陷層序與沉積充填評價指標 286
5.3.1 層序構型評價指標 286
5.3.2 快速沉降封閉型湖泊評價指標 287
5.3.3 火成巖母巖的富營養水系評價指標 290
5.4 富烴凹陷烴源巖評價指標 298
5.4.1 主力烴源巖的埋深下限和厚度評價指標 298
5.4.2 烴源巖數量評價指標 299
5.4.3 烴源巖質量評價指標 302
5.4.4 烴源巖特征綜合評價指標探索 304
5.5 富烴凹陷油氣成藏評價指標 309
5.5.1 成藏動力評價指標 309
5.5.2 成藏組合評價指標 311
5.5.3 熱流體活動評價指標 313
5.5.4 輸導 聚集條件評價指標 319
第6章 富烴凹陷評價技術 326
6.1 富烴凹陷結構構造評價技術 326
6.1.1 斷層生長指數評價技術 327
6.1.2 斷層古落差和活動速率評價技術 328
6.1.3 沉降史模擬的反演法——回剝法 330
6.1.4 水平伸展量和伸展率評價技術 334
6.2 富烴凹陷層序與沉積充填評價技術 336
6.2.1 無井/少井條件下砂體預測技術 336
6.2.2 沉積充填評價技術 342
6.3 富烴凹陷油源對比全二維色譜-飛行時間質譜分析技術 344
6.4 富烴凹陷油氣成藏評價技術 348
6.4.1 油氣藏成藏年代學分析技術 348
6.4.2 油氣成藏主控因素定量分析技術 360
參考文獻 369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推拿
- >
我與地壇